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用于小月份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5农海珍
农海珍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 百色 533000)
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用于小月份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农海珍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 百色 533000)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小月份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依沙丫啶引产,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引产。分析两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引产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阴道出生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妊娠11~14周引产中,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实用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妊娠;小月份
目前对于中期妊娠引产主要采用于羊膜腔穿刺注入利凡诺治疗,但由于妊娠14周左右,子宫较小,羊水较少,穿刺困难,行插管钳刮感染率较高,风险大[1]。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临床效果已得到公认,但对于终止妊娠11~14周的临床报道并不多见[2]。为研究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安全性,本组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84例妊娠11~1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引产,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4例,为我院要求引产的健康孕妇,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5.6±2.1);孕11~14周,平均孕周(12.5±1.8)周。所有孕妇均无心、肝、肾疾病,排除有药物过敏史患者,排除生殖器炎症与畸形患者,排除阴道出血、体温升高患者,排除引产前使用过其他的终止妊娠药物。术前进行B超确定胎龄为12~16周;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检查正常。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年龄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服药前后两小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首次加量服50mg,以后每次服25mg,每天服2次,服药3d后,第4天晨,对阴道、外阴进行消毒,并在阴道后穹隆处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是否分娩,未分娩者可在间隔3h后,再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 4次,最大剂量不可超过1800μg,未娩出的行钳刮术。对照组采用经腹壁羊膜腔内注射药物依沙丫啶100mg。两组在胎儿娩出后,胎膜未完整娩出,行B超检查后,行清宫术。
1.3 观察指标
在用药后准确记录两组孕妇的服药时间、次数、药量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引产过程中引产时间,产后的出血量,产后腔内残留物和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治疗后48h内排出妊娠产物,或胎儿胎盘娩出后因出血过多行清宫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胎盘及绒毛为完全流产;治疗后,部分妊娠产物排出,需行清宫术,或胎儿胎盘娩出后行清宫术,病理检查提示有胎盘、绒毛残留为不全流产;治疗后48h内未见妊娠产物排出,或治疗后未见组织物排出,阴道出血量较多需行清宫术为失败。终止妊娠成功为完全流产+不全流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引流产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引产成功30例,引产成功率71.4%。观察组引产成功40例,引产成功率95.2%。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完全流产16例,不全流产14例,失败12例。观察组完全流产25例,不全流产15例,失败2例。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比较
对照组阴道出血量(75.3±32.6)mL,阴道出血时间(13.5± 2.6)d。观察组阴道出血量(40.3±21.5)mL,阴道出血时间(5.5± 2.1)d。观察组阴道出血量、阴道出生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1例一过性发冷,1例体温升高,2例阴道少量流血。观察组发生1例恶心、1例头晕乏力。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 论
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孕酮引起孕酮受体的蜕膜组织发生变性、水肿、出血、坏死,使胎盘游离排出。同时可使宫颈的胶原纤维发生降解溶解,起到软化宫颈及扩张宫颈的作用[3]。米索前列醇于阴道后穹隆放置,可诱发宫缩及软化宫颈,可协调缓和宫缩,并使产程中宫缩与宫颈扩张同步进行,加速产程进展,从而发挥引产的效果[4]。
既往对于早、中期妊娠行羊膜穿刺困难,需等待妊娠16周后行引产术或钳刮术,而大月份钳刮术手术难度大,发生子宫穿孔及脏器损伤的概率高于其他节育手术,并发症较多,不易被患者接受。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引产,引产成功率高达95.2%,显著高于依沙丫啶引产。完全流产率达59.5%,显著高于依沙丫啶组。本组在药物治疗后行清宫术或钳刮术治疗,有效减少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短,阴道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示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小月份妊娠引产中,疗效显著,安全有效。本组观察组级对照组引产失败例,分析原因可能为:米非司酮剂量不足,无法有效拮抗靶器官孕酮受体;孕妇孕周小,子宫敏感性较低;宫颈条件较差等。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14周无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禁忌证的孕妇引产中,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实用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曾美苑,朱兰芳,李爱贤.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80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37(9):1100-1103.
[2] 曾秋芳,孙祥熙.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3~14周妊娠98例临床观察[J].解剖与临床,2012,17(3):263-265.
[3] 花琪,程丽村,范晓芳,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6~24周妊娠的随机对照组研究[J].上海医学,2011,34(5):390-391.
[4] 薛艳峰,刘建荣,陈必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32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1):1550-1551.
R714.21
B
1671-8194(2013)21-01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