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2013-01-25王淑贞赵雪萍
王淑贞赵雪萍
(1 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2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王淑贞1赵雪萍2
(1 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2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目的 分析了解消化性溃疡病,针对病症寻求对症有效的抗溃疡药。方法 对消化性溃疡药进行分类阐述,分析它的药物作用、作用原理、作用特点。结果 碱性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抗幽门螺杆菌药对消化性溃疡病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结论 抗溃疡病药是一类能减轻溃疡病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和减少溃疡病复发或并发症的药物。
消化性溃疡;碱性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药;抗幽门螺旋杆菌药。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简称溃疡病。发病率10%~12%,通常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分别称之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本病也可以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胃肠道部位,包括食管下端、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等,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或非甾类抗炎药等致病因素,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的减弱,造成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道的损伤[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的失衡所导致,常见的“攻击因子”有:胃酸、胃蛋白酶、非甾类抗炎药、幽门螺旋杆菌、氧自由基、烟、酒、机械刺激等,“防御因子”有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屏障、前列腺素、上皮生长因子、黏膜血流、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细胞整复和更新等。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典型的溃疡性疼痛常呈节律性和周期性。也可由上腹饱胀、嗳气、反酸、胃灼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等症状。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避免并发症、预防复发。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主要作用是:①降低胃液中胃酸浓度,减少胃蛋白酶活性,从而减少“攻击因子”的作用;②增强胃肠黏膜的保护功能,修复或增强胃的“防御因子”。现就抗溃疡药及临床效果阐述如下:
1 碱性抗酸药
抗酸药是弱碱性的,能够有效的中和胃酸和削弱胃蛋白酶的活性。口服适当剂量的抗酸剂后,胃液的pH值增高。当胃液的pH上升到3.5~4时,胃液内的胃蛋白酶的活性随之降低。胃液酸度降低后,进入十二指肠的胃液更易被碱性的十二指肠液所中和。常用的药物有:①氢氧化铝: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是一种弱碱,抗酸作用强,起效缓慢,作用持久。作用后产生的氧化铝有收敛、止血作用。②碳酸氢钠:其是一种弱酸盐,俗称小苏打,作用强,起效快儿作用短暂。中和胃酸时产生二氧化碳,引起嗳气、腹胀、继发胃酸分泌增加。③碳酸钙:抗酸效果和碳酸氢钠相似,也是一种中和作用强而快的抗酸药,如果服用过量可引起高血钙症,有肾功能障碍者更应谨慎。④三硅酸镁:抗酸作用弱,作用慢而持久,在胃内形成胶状的二氧化硅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⑤氢氧化镁:抗酸作用强,有导泻作用。
1.1 临床疗效
碱性抗酸药对缓解疼痛症状有比较好的效果。口服足量的抗酸药4周后可以促进溃疡面愈合。但是要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必须大剂量多次服用,每日多次服药对患者不便,长期服用抗酸药也易使溃疡病复发,出现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很少单一使用抗酸剂治疗溃疡病。通常使用其他抗溃疡药时,为了加强止痛作用而以抗酸剂作为一种辅助用药。
2 抑制胃酸分泌药
2.1 H2受体阻断剂
H2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壁细胞上的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和夜间胃酸分泌,对胃泌素及M受体激动药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
2.2 西咪替丁
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夜间胃酸和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溃疡病患者能缓解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
2.3 雷尼替丁
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和胃黏膜保护作用与西咪替丁相似,但抗酸作用较强,为西咪替丁的4~10倍,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较西咪替丁弱治疗量不改变血催乳素、雄激素浓度。
2.4 法莫替丁
作用与西咪替丁相似,但抑制胃酸作用较强,约为西咪替丁的40~50倍,为雷尼替丁的7~10倍,不抑制肝药酶,无抗雄性激素作用,也不影响血催乳素浓度。
2.5 临床疗效
H2受体阻断剂对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报告称十二指肠溃疡4周和胃溃疡6周疗程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55%~70%和50%~70%之间。大多数患者服药1周内,上腹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的临床疗效也基本相同。H2受体阻断药的副作用较小,总的发生率低于3%。
3 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抑制H+的分泌,其抑酸作用强而持久,可使胃内pH升高至7,一次用药后大部分胃酸分泌被抑制24h以上,同事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此外体内、外实验证明,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杆菌有抑制作用。
3.1 奥美拉唑
可使正常人及溃疡病患者的基础胃酸分泌及有组胺、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受到明显抑制抑制胃酸作用强,每天40mg,连服8d,24h胃液pH平均升高至5.3抑制胃酸作用持久。动物实验证明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乙醇、应激所致的黏膜损伤有预防保护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奥美拉唑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3.2 兰索拉唑
是第二代质子泵抑制药。抑制胃酸分泌、升高血胃泌素、胃黏膜保护作用及抗幽门螺杆菌作用于奥美拉唑相似,但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及抗幽门螺杆菌作用较奥美拉唑强。口服易吸收,但对胃酸不稳定。
3.3 泮托拉唑与雷贝拉唑
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药。泮托拉唑口服吸收迅速,虽然半衰期短,但一旦算分泌抑制作用完成,可持续很长时间。雷贝拉唑在抗胃酸分泌能力和缓解症状、治愈黏膜损害远优于其他抗酸药。
3.4 临床疗效
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最强而且时间最长的抑酸药,且加大剂量与抑酸作用成正比。抑酸能力,按单次剂量依次为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4 M胆碱受体阻断药
抗胆碱药阻断胃壁细胞上的M3受体,抑制胃酸分泌;也可阻断乙酰胆碱对胃黏膜中的嗜铬细胞、G细胞等上的M受体的激动作用,减少组胺和胃泌素等物质释放,间接减少胃酸的分泌。这类药还有解痉作用。代表药物有:①阿托品和溴化丙胺太林额减少胃酸分泌,解除胃肠痉挛,但不良反应多。②哌仑西平主要阻断M1受体,同时也有M2受体阻断作用,每天服用100~150mg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对唾液腺、平滑肌、和心房M受体亲和力低。能明显缓解溃疡患者的症状。③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丙谷胺与胃泌素竞争胃泌素受体,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同时也促进胃膜黏液合成,增强胃黏膜的黏液-HCO3-盐屏障,从而发挥抗溃疡病作用。
5 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
胃黏膜保护药是通过增强黏膜屏障、增加胃黏膜血流、黏膜细胞的整复和更新、促进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合成以及胃黏膜的其他防御因子包括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等,从多方面作用加强黏膜的修复、促进溃疡愈合。临床常用的药有
5.1 硫糖铝
能黏附于为、十二指肠黏膜表面,增加黏膜表面不动层厚度和黏性、疏水性,与溃疡面的亲和力为正常黏膜的6倍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层。增强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使之聚集于溃疡区,促进溃疡愈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繁殖。
5.2 米索前列腺醇
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对基础胃酸分泌,组胺、五肽胃泌素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同时抑制胃蛋白酶分泌,增强黏液-HCO3-盐屏障,增强黏膜对损伤因子的抵抗力,促进黏膜受损上皮细胞的重建和增殖,增强细胞屏障,增加胃黏膜血流等抗溃疡作用。
6 抗幽门螺杆菌药
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分为两类,一类为抗溃疡病要,如含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硫糖铝等。抗幽门螺杆菌药作用较弱,单用疗效差。第二类为抗菌药,如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克拉霉素等。
总之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慢性病,病程长者可达一、二十年,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只要我们树立信心,正确使用抗溃疡药物,坚持疗程,就一定能减轻溃疡病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和减少溃疡病复发或并发症。
[1] 杨宝峰.药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7.
R573.1
A
1671-8194(2013)21-03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