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种猪魏氏梭菌病的诊疗
2013-01-25王加利
王加利
(天津市东丽区乡镇畜牧兽医站,天津 300300)
后备种猪魏氏梭菌病的诊疗
王加利
(天津市东丽区乡镇畜牧兽医站,天津 300300)
东丽区某猪场后备种猪群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猝死症。从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分析,本病与国内近年报道的A型魏氏梭菌病相似。
1 发病情况
该场共有后备种猪1 500头,先后于10 d内共死亡7头,平均体重约80 kg。主诉:死亡的猪不在同一栋舍内或同一圈栏内,死前没有任何异常症状,采食、饮水、运动均正常,第2 d清晨突然死于圈中,或在采食过程中突然发生倒地、呼吸困难、四肢强烈抽搐,从鼻、口流出少量泡沫样血状物,几分钟内死亡,死后腹部迅速膨胀,体表苍白。
2 剖检变化
以全身实质器官弥漫性出血和胃肠臌气为突出特征。皮肤及可视黏膜苍白,胃肠严重臌气,肛门外翻,尸僵完全。3例病猪见鼻腔流出少量泡沫样红色液体,4例病猪见腹腔积有多量血液,7例病猪的病变主要在消化道,胃肠道浆膜出血呈樱桃红色或暗红色,严重臌气,以空肠、回肠和大肠前段更为严重。肠壁变薄,肠系膜树枝状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肠腔内充盈多量恶臭气体,胃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弥漫性出血和坏死。几乎所有病死猪的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肺脏都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出血,个别脏器有小的梗死灶。
3 微生物学诊断
根据临床情况、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由魏氏梭菌引起的猝死症,为进一步确认,笔者进行了实验室诊断。
3.1 病原形态检查
取肠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100×10倍镜下观察,有大量两端钝圆、有荚膜、短而粗大杆菌,革兰氏阳性,单个散在。
3.2 病原分离
因采自感染局部的病料常有杂菌污染,故先接种于肝片肉汤中,37 ℃培养24 h,使细菌系列增数,然后,80 ℃水浴15 min处理,接种于肉肝汤,37 ℃ 6 h培养,见肉肝汤混浊,产生大量气泡,24 h后出现沉淀,上部液体透明,肝片呈红色。涂片镜检,形状同上。将肉肝汤培养物接种于葡萄糖血清琼脂平板,37 ℃培养48 h,出现带有双层溶血环的菌落。
3.3 生化试验
用菌落进行生化试验,该菌可分解葡萄糖、乳糖、蔗糖、果糖、麦芽糖,产酸产气,但不分解鼠李糖和水杨苷糖;接种于牛乳培养基的试管培养10 h后,呈现“暴烈发酵”现象。
3.4 动物实验
取肉肝汤培养物,腹腔接种小鼠3只,每只0.5 ml,10 h后小白鼠全部死亡。而同等条件下注射生理盐水的3只小鼠未见任何异常。取死亡小鼠腹水涂片、染色、镜检,见可疑分离菌,形态同上。
通过以上实验,可初步诊断此次后备种猪猝死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经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卡那霉素、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百菌净、新霉素均较敏感。
4 防制措施
4.1 防止突然改变饲料和环境
本病的发生常与饲料、环境等应激因素,导致的消化道菌群失调有关。所以,预防本病要防止饲料突然改变,保持环境温度适宜、环境安静,禁止粗暴驱赶猪群。
4.2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日粮营养
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粪尿的处理工作,对猪舍环境定期用百毒杀、碘制剂等消毒。
4.3 添加微量元素
在平衡日粮基础上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硒,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和抗应激能力,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
4.4 添加抗生素
在饲料中添加痢菌净80~100 mg/kg或土霉素0.5%,连喂4~5 d,可达到预防本病的目的。采取以上综合措施后,猪群病情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