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3-01-25冯俊宝白锦保李美文
冯俊宝 白锦保 李美文 刘 山
(1.陕西省志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志丹 717500;
2.陕西省延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延安 716000)
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冯俊宝1白锦保1李美文2刘 山2
(1.陕西省志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志丹 717500;
2.陕西省延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延安 716000)
1 流行病学
2012年4月,延安市动物疫控中心接到志丹县动物疫控中心报告,称该县旦八镇柏叶沟村羊群发生流行疫病,已经死亡近20只,请求协助诊断,笔者前去出诊。
调查表明,该村目前有养羊户19户,存栏羊674只,主要品种为小尾寒羊和陕北白绒山羊。3月下旬,2户开始发病,农户自行去兽药店买药治疗,未见效果。随后病情蔓延至全村羊只,目前已经有18只羊死亡,死亡羊情况有最急性死亡、急性和慢性死亡,其症状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
最急性多见于哺乳羔羊,突然发病,出现寒战、虚弱、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
急性病羊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1℃~42℃,咳嗽,鼻孔常有出血,有时混于黏性分泌物中。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粪便全部变为血水。病羊常在严重腹泻后虚脱而死,病期2~5 d。
慢性病程可达3周。病羊消瘦,不思饮食,流黏脓性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有时颈部和胸下部发生水肿;有角膜炎,腹泻;临死前极度衰弱,体温下降。
2 病理剖检
取最新死亡的羊5只,分别做病理剖检,结果如下:胸前皮下胶样出血性浸润;肺脏有斑点状出血,肺体积肿大,切面外翻,流出粉红色泡沫状液体,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液;肝脏淤血质脆,胆汁充盈。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充血、出血、水肿,胃肠出血性炎症;心外膜点状出血和淤斑,腔内有浑浊液体;其他脏器不同程度水肿、淤血。
3 实验室诊断
采取病死羊心血、肝脏、淋巴结、肠系膜做触片镜检,并接种肉汤增菌镜检,结果均检出两极浓染的小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取典型病变的肺门淋巴结、肝脏、肠系膜淋巴结及心血做抹片和触片,分别用瑞氏染色和革兰氏染色,镜下可明显见到两极着色的小杆菌,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取肺门淋巴结、心脏血、肝脏无菌操作接种血液琼脂、血清琼脂、麦康凯琼脂和肉汤培养基,经37℃、24 h培养后观察,结果:肉汤中轻度浑浊,管底生成黏稠的沉淀物;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在血液琼脂表面生长成圆形、湿润、表面光滑、隆起如露珠样灰白色菌落,菌落不溶血;在血清琼脂表面生长的菌落45°折光下观察有蓝绿色荧光。
根据流行病学状况、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初步确诊为羊巴氏杆菌病。
4 防治措施
4.1 对病羊和假定健康羊进行隔离饲养。其间不得外卖和引入羊只,防止疫情蔓延。
4.2 对病死羊消毒、深埋并做无害化处理加强饲养管理,清除舍内和运动场积粪,对病畜活动的圈舍、场地、接触过的用具用喷雾或清洗消毒;对粪尿等排泄物用20%漂白粉彻底消毒。
4.3 对健康羊及周边羊群采用高免血清或疫苗给羊作紧急免疫接种。
4.4 对发病羊用青霉素3万U/kg、链霉素1.5万U/kg,混合肌注,2次/d,连用3 d。地塞米松4~12 mg,安钠咖0.5~2 g,分别肌注,2次/d,连用3 d。
经采取上述防治措施,除3只重症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他病羊均痊愈,并不再有新病例发生。
5 体会
5.1 2012年,延安地区开春较往年晚近1个月,本次发病,寒冷、潮湿和刺激性气体以及突变的气候是诱因。羊巴氏杆菌是以非致病状态存在于健康羊呼吸道及消化道内,属条件致病菌。冷热交替、潮湿多雨等异常气候造成机体衰弱,病原伺机侵袭感染,内源性感染并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5.2 本病例中,羊发病后畜主胡乱用药,并且药品种类频繁更换;同时未能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等有效防治措施,使该病由原本内源性传染发展至外源性传染并迅速得以传播,导致本病的暴发与流行。
5.3 本地养羊户一直以口蹄疫、羊三联四防、羊痘等防疫为主,忽视羊巴氏杆菌病的免疫接种,这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5.4 本病对青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较为敏感,首次用药须倍量,要用够疗程,切忌给药1~2次不见效,就急于更换药物。配合使用地塞米松、安钠咖、安乃近等药物对制止休克、控制体温及改善循环效果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