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沾益县规模猪场的疫病控制策略

2013-01-25保桂方赵根发李河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规模化猪群传染病

保桂方 赵根发 李河江

(1.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畜禽改良工作站,沾益 655331;

2.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沾益 655331;

3.云南省沾益县播乐乡畜牧兽医站,沾益 655334)

沾益县规模猪场的疫病控制策略

保桂方1赵根发2李河江3

(1.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畜禽改良工作站,沾益 655331;

2.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沾益 655331;

3.云南省沾益县播乐乡畜牧兽医站,沾益 655334)

随着沾益县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疫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猪场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本文通过对沾益县规模化猪场管理问题、疫病流行特点的分析,浅析了疫病控制的综合技术措施。

规模化猪场 疫病控制 技术措施

1 管理存在问题

笔者通过对全县部分规模猪场的调研发现,中、小规模养猪场普遍缺乏科学管理,特别是刚走上规模养殖的猪场,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日常饲养管理不当,有些养猪场还延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饲养管理、疫病监测和预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适应现代养猪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规模猪场的健康发展。部分养猪场技术力量跟不上,猪场雇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很难适应猪场发展需要。还有少数规模化猪场选址不恰当,建筑布局不合理,生产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猪饲养密度高、运动范围小、环境应激因素多,猪体质差,为某些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2 疫病流行特点

从近几年沾益县规模化猪场的疫病发生情况来看,发病特点表现为疫病种类增多,呼吸道疾病突出,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单病因较少,往往是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作用,较少有典型症状和特征性病变。

2.1 疫病流行、传播速度快,多为暴发

规模化猪场生产规模大,猪只数量多,导致疫病在猪群中传播流行的速度增快。规模化猪场实行集约化经营,在生产中逐步运用各种养猪设备对猪群实行高密度饲养。在采用了限位饲养后,每头母猪所占床位仅约1.16 m2,而在传统方式中每头母猪需7~8m2,高密度集约化饲养,使猪只彼此间距离变小,那些在传统养猪业中不易流行的疫病常常爆发流行,如:猪疥螨、猪痢疾。

2.2 混合感染增加,继发感染普遍

规模化猪场饲养密度大、应激多,致使猪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中,既有病毒与病毒、细菌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之间的多重感染较为严重,实际生产中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3重感染情况。混合感染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复杂多样,难诊断,控制难度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猪群患病后的继发感染也是规模化养猪场的常发病,在存在原发性感染情况下,一旦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继发感染,尤其在猪呼吸道疾病中表现最为明显。

2.3 呼吸道疾病加重,新老传染病同时出现

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由于通风不良,猪群的呼吸道疾病比较严重,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类重要传染病。此类传染病主要有猪气喘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感染等,对当地病猪剖检,大多数猪都可见到肺部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如:淤血、充血、水肿等。近年来,一些规模化猪场为了改良种猪,从外地引种时也带来了一些新传染病,导致新的疫病暴发流行,猪病种类越来越多,疫病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并且一些已控制多年的传染病又在当地重新出现。

3 疫病防控综合技术措施

疫病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目前全县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给养猪业带来的严重景响,要提高疫病控制的效果,需要结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疫病流行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构建一个严密而有效的防控体系。

3.1 正确选址,合理布局

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有充分自然隔离条件的地方,交通和供电方便,离公路、河道、村镇、工厂500 m以外的上风口处,尤其应远离其他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场区内布局的结构应该符合防疫要求,生产区和饲料加工区、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猪舍间距10 m以上,排列顺序依次为:公猪舍、母猪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母猪、仔猪、商品猪应分别饲养,病畜隔离舍、兽医室、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和鉴别处理场都应建在下风口,距离不少于200 m。

3.2 建立疫病监测制度,制定合理免疫程序

做好免疫接种前、后的免疫检测,对疫病的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评价免疫注射的质量,大型养猪场必须建立兽医诊断室,应用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血清学和病理学等方法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进行监测,为制定、修改免疫程序及防治提供依据,以确定免疫时机和免疫效果。根据疫情监测结果、疫苗特点及猪场的基本情况制定切合本场实际情况的疫病免疫程序并进行规范的免疫接种,使猪群在整个生产期都得到有效的免疫保护,一个猪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免疫程序是否合理有关。

3.3 科学饲养和管理,保证猪群营养水平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做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猪舍粪便、尿液和污水污物,保持猪舍内清洁干燥,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降温,定期消毒、杀虫、灭鼠。确保猪群能获得足够的饲料营养,按照猪的饲养标准,根据猪的不同饲养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供给全价营养,不但是规模化猪场提高生产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进行疫病控制的重要措施。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质量。

3.4 推广全进全出、早期隔离断奶等先进饲养管理技术

“全进全出”是指未养母猪的猪场生猪出栏和入栏时尽量做到同时进行,是规模化猪场分段管理生产工艺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进猪前,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待完全干燥后新一批猪才能进入,到转群或出售时,每批猪全部转出,不留一头猪。它不但保证生产的计划性,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空舍彻底消毒,阻断疫病的交叉感染、混合感染,有利于猪群的保健和对疫病的控制、扑灭和净化。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一项旨在减少疫病侵袭、提高增重速度的技术措施,仔猪在14~20日龄前断奶,可以切断仔猪和母猪垂直和交叉感染,可阻断多种传染病的传染,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伪狂犬病等。

3.5 建立合理、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

规模化猪场药物预防是指在预防猪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为主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年龄、季节防治猪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药物预防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对规模化猪场的免疫程序有很好的补充作用。面对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复杂局面和压力,猪场管理人员要树立群防群治的保健和预防观念,重视群体的预防和治疗,针对猪场存在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特点,制定一个完善的药物使用方案,根据不同饲养阶段,有选择性地使用药物,对一些主要细菌性疫病,应在疫病发生之前给药预防,特别是对怀孕、哺乳和保育期的猪要进行保健预防。目前,我国现代集约化猪场普遍提倡采用重点阶段及脉冲式给药的预防保健用药方案,实现治疗兽医向保健兽医的转变。

[1] 赵永庆等.中南六省(区)“发展优质猪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2002.

[2] 王庆镐,等.家畜环境卫生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规模化猪群传染病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猪群中暑咋预防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