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与防制

2013-01-25张寒光许云飞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菌素肠炎猪场

张寒光 许云飞

(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兽医站;

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兽医站,常州 213100)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与防制

张寒光1许云飞2

(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兽医站;

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兽医站,常州 213100)

猪增生性肠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出血型、慢性型和亚临床型。猪增生性肠炎是最近几年养猪业中常发病,本病的死亡率比较低,没有引起养殖户注意,但本病会因生长缓慢、猪的出栏时间延长和胴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繁殖问题等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生猪产业的重大世界性疾病。

1 病原体

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胞内劳森菌,其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细菌多呈弯曲形、逗点形、S形或直的杆菌。无鞭毛,无菌毛,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可在5℃~15℃环境中存活至少1~2周。细菌的纯培养物对四铵类消毒剂和含碘消毒剂敏感。在感染动物中,细菌主要存在于肠上皮细胞的胞质内,也可见于粪便中。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对易感猪接种胞内劳森氏菌或含有此细菌的病变黏膜可以复制出。接种后8~10 d,首次出现胞内菌和病理变化。对猪接种慢性病猪的病变黏膜,可发生坏死性或急性出血性腹泻。病猪粪便中含有坏死脱落的肠壁细胞,且含有大量病原菌,病原菌随粪便排出体外。

2.2 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猪,在仓鼠、雪貂、狐狸、大鼠、马鹿、鸵鸟、兔等动物也有感染报道。猪以白色品种猪,特别是长白、大白品种猪及白色品种猪杂交的商品猪易感性较强。一般2月龄以内及1年以上的猪不易发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育成猪,发病率为5%~25%,偶尔高达40%。死亡率一般为10%,有时达40%~50%。

3 发病机理

细菌首先与细胞膜结合,然后通过形成液胞迅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这样迅速的定居(3 h内),细菌即在细胞浆中活跃并游离增殖(并不与细胞膜连接)。在细胞增生的基础上,由于机体的代偿和修复作用,使病变重叠发生,随着表面纤维化反应的延伸及向纵深发展,炎性变化范围凝结成坏死,形成坏死性肠炎病变。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发生主要由单核白细胞特别是CD8细胞所形成的渗出层,有些猪随后可能发生肉芽性组织增生,导致纤维性组织渗出和肌肉肥大,从而形成局限性回肠炎病变。

4 临床症状

4.1 急性型

多发于4~12周龄,严重腹泻,出现沥青样黑色粪便,后期转为黄色稀粪或血样粪便并发生突然死亡,也有突然死亡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

4.2 慢性型

慢性型最常见,多发生于6~12周龄的生长猪,10%~15%的猪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同一猪栏内不时出现几头腹泻的猪,粪便松软而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样灰色或黄色,内含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大部分慢性感染猪可在发病4~10周后突然恢复正常,生长速度加快,但与正常猪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饲料转化率降低6%~25%。病程长者可出现皮肤苍白,有的母猪出现发情延后现象。

5 病理变化

可见回肠、结肠及盲肠的肠管胀满,外径变粗,切开肠腔可见肠粘膜增厚。病变常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5.1 坏死性肠炎

典型病变为病变部位常有炎性分泌物,形成有被膜的坏死灶。肠黏膜增厚,紧粘有灰黄色干酪样物。组织切片可见由纤维蛋白沉积和变性炎性细胞引起的凝固性坏死。病程较长者,可见肉芽组织。

5.2 局限性回肠炎

典型病变为肠腔缩小,下部小肠变硬,俗称“软肠管”,肠管的感染部位位于末端。打开肠管,可见线条状溃疡,相邻的黏膜呈岛状或带状突出。肉芽组织突起,外膜肌肉肥大是最典型特征。

5.3 急性出血增生性肠炎

常发生于回肠末段和结肠。表现为感染肠增厚,有一定程度的肿大和浆膜水肿,肠腔中有血块而无血液或食物。肠道感染部位黏膜有少量粗糙的损伤,出血点、溃疡或糜烂很少见。组织学检查证实,增生黏膜内有退化性和出血性变化。感染肠道的黏膜和腺窝内堆有细胞碎片和大量劳森氏菌。

6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可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但由于该菌在人工培养基中不生长,常规方法不适合于活体检查。因此确诊需依靠更加灵敏特异的病原检测方法。

6.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可以应用于活体的粪便检测,也可用于剖检后组织样品的检测,检测连续生产模式猪场的粪便,通常在6~10周龄阳性率较高。

6.2 免疫组化试验(IHC)

比PCR的结果更可靠,敏感性比银染高。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免疫荧光法、核酸探针杂交法等。

6.3 硝酸银染色技术

可以清楚显示细胞内劳森菌,由于细胞内劳森菌很小,故必需以较高的放大率小心检查感染的肠腺窝。

7 防制

本病宜从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及抗生素治疗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7.1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有条件的猪场可考虑实行多地饲养、早期隔离断奶(SEW)等现代饲养技术。

7.2 加强环境卫生消毒

严格的消毒措施,可减少细菌的存活或传播。碘或季铵盐类消毒剂是有效的。严格冲洗、消毒,保证一定的空栏时间,可有效控制该病。除此之外,要加强灭鼠措施,搞好粪便管理。尤其哺乳期间应尽量减少仔猪接触母猪粪便的机会。

7.3 免疫接种

口服接种无毒活疫苗,或肌肉注射灭活疫苗。口服活菌苗,要求接苗前后7 d不能使用抗生素。使用回肠炎疫苗,可用于执行清除计划,方法是接种疫苗生效后,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敏感的抗生素,然后再移到无PPE的地点以建立无回肠炎的猪场。

7.4 药物防制

多种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猪增生性肠炎有效。泰妙菌素(枝原净)是对细胞内劳森菌最有效的抗菌素,泰妙菌素能进入肠道上皮细胞并蓄积在细胞质(细胞内劳森菌寄生的地方),直接作用于细菌呼吸作用的核糖体而导致细菌的死亡。此外,红霉素、青霉素、硫黏菌素、威里霉素、盐酸万尼菌素、泰农等均有一定疗效。各猪场可根据实际发病情况,采用间歇给药方法。另外,也可采用饲料添加剂的方法防制本病,如选用泰农(或泰妙菌素)按每吨饲料110 g的剂量添加,连用21 d。林可霉素在饲料中添加21 mg/kg及壮观霉素添加42 mg/kg,连用7~14 d等,均可有效防制本病。药物治疗对病猪肌肉注射枝原净10 mg/kg体重,每天2次,连用2~3 d;也可用枝原净饮水60 mg/L,连用5 d。慢性病例可用枝原净50 mg/L,连用15 d。用药时机当猪场流行回肠炎时,最适当用药时机是立刻于感染后用药,这样可以通过自然感染的机会以发展自体免疫。使用血液及粪便检测可精确检出猪只抗体水平或排毒时间,从而找出最适当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机。

[1] 黄杰河,于桂阳,郑春芳.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的诊治[J].中国动物保健,2012,(3):15.

猜你喜欢

菌素肠炎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巧用鸡蛋清治猪肠炎
大鼠急性肠炎模型制备方法的建立与探讨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