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延迟出栏原因及对策

2013-01-25张书亮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饲料原料哺乳猪只

张书亮

(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畜牧兽医站,天津 301800)

生猪延迟出栏原因及对策

张书亮

(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畜牧兽医站,天津 301800)

生产过程中,育肥猪不能在有效生长天数内达到预期体重而延长育肥期,导致饲养成本增加,减少养殖利润。

1 延迟出栏原因

1.1 品种

一般来说,良种猪出栏快,育肥期短,而本地猪或土洋结合育肥猪生长速度要慢一些,良种猪正常条件下在150~160日龄均能达到出栏体重100 kg,而非良种猪由于性成熟、体成熟比较早,过早地沉积脂肪,后期生长速度减慢,不能按时出栏。

1.2 营养

不同生长阶段的育肥猪所需营养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据猪只的生长时期来确定饲料的营养。饲料质量低劣、营养不全、营养失调或吸收率低的饲料都会导致猪不能达到预期日增重。长期供给低蛋白质、钙磷比例失调、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不足或营养被破坏的饲料都会引起猪营养不良,生长速度减缓、降低、停滞甚至呈现负增长。

1.3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不严格执行所定制度,都会造成母猪产弱仔、哺乳仔猪不健壮、育肥猪不健康,影响生长。

1.4 疫病防控

由于猪病种类和混合感染现象增多,养殖场出于对猪只的保健防病的目的,采取经常性投药,而导致猪群的抗药性增强,体内有益菌减少,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例如,磺胺类、呋喃类、红霉素类等影响钙质的吸收,引起体质弱,增长速度慢。

1.5 其他

季节因素、过多的应激、水源不足等。

2 防治

2.1 选好猪种

瘦肉型猪比兼用型和脂肪型猪对饲料的利用率高,而且增重快,育肥期短。尤其是父本,影响全场效益,优良的父本要表现出良好的产肉性能,饲料利用率、日增重、屠宰率、瘦肉率高,腿臀肌肉发达,背膘薄和性欲好等生产性能;母本的选择要表现出良好的繁殖性能,产仔多、泌乳力强,分娩指数高。

2.2 营养供给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选择营养全面的饲料原料,并清楚每种饲料原料所能提供的营养物质和每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来配制适宜、合理的日粮。优质的饲料原料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抗营养因子含量低。而优质的饲料营养则必需满足猪的生长需要,粗纤维水平适当,适口性好,保证消化良好,不便秘,不排稀粪,能够生产出优质的胴体,而且成本低。

2.3 日常管理

提高转群整齐度和转群窝重。猪场母猪1~2胎、3~5胎、6胎以后之间比例以3:6:1较为合理,这种比例有利于提高猪场的产活仔数、强仔数、成活率,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怀孕后期和哺乳期增大采食量,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力;哺乳仔猪尽快诱食、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断奶重。

根据猪只来源、品种、强弱、体重大小等合理分群,减少应激,遵循“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及时调教,尽快养成3点定位,保持合理群体规模和饲养密度,做好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温、合理的通风换气、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等工作,为猪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加强消毒工作,在转入育肥猪前猪舍彻底冲洗消毒,空栏7 d,转入后要坚持每7 d消毒1次,消毒药每7 d更换1次,降低猪舍内细菌病毒的含量。搞好防疫和驱虫工作,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仔猪在70日龄前要进行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气喘病、水肿病、蓝耳病等疾病的免疫接种。

2.4 饲料配方

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饲料配方,比如在夏季可降低玉米的含量,而在冬季则相反。猪只打架、惊吓、温度过高或过低、饲料和饮水不足等影响猪只生长的应激尽量避免。

虽然育肥期是养殖场的最后一环,但其潜在因素对育肥猪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在猪的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都要提高认识,不能麻痹,否则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饲料原料哺乳猪只
会哺乳的树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欧委会批准8种转基因农作物为食品和饲料原料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