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013-01-25丁朝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养殖业兽药耐药性

丁朝宽

(云南省文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文山 666000)

浅谈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丁朝宽

(云南省文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文山 666000)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肉、蛋、乳、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类对动物性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需要大幅度、快速地提高动物性食品的产量。这一过程中,伴随着饲料工业与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由于集约化的养殖与管理之间的不协调,为了达到既能促进生长又能防病治病的目的,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兽药尤其是抗生素被应用于畜禽生产的许多环节。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带来的负面作用和严重的后果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1 养殖业抗生素使用的现状

工业饲料一般被认为是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添加药物的载体。饲料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够起到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饲料转化效率,预防疾病等作用。养殖业之所以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主要源于动物防治疾病的需要及提高养殖效益。面对比市场风险更为严峻的传染性疾病风险,一些养殖户不得不为畜禽下猛药,凭经验饲养、凭感觉用药,很容易造成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t,其中有9.7万t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抗生素的滥用在球的养殖行业都非常普遍,国内更为严重。借1位大型猪场负责人的话就是“离开抗生素,猪鸡简直没法养”。笔者一直从事饲料兽药检测,见证了几乎90%的饲料都添加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使用情况。夸张地讲,鸡、猪几乎是将抗生素当饭吃,而在饲养过程中,“青霉素医生”治疗疾病时不合理用药对抗生素使用推波助澜。

2 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

2.1 病菌产生耐药性,出现“超级细菌”

细菌耐药性是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出现的,一种新药投入使用2年一般就会出现相应的耐药细菌,但抗生素的滥用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并且使一种细菌能够抵抗多种抗生素,这样就出现了“超级细菌”。动物身上“超级细菌”的出现与养殖企业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了大剂量的抗生素有关。部分渔业、禽类、畜牧养殖企业为了追求效益,长期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这些动物身上的细菌经过多种抗生素的长期选择,出现了极强的耐药性,有时,体型大的动物一生吃的抗生素比人还要多。养殖业滥用抗生素不仅会通过食物链作用到人体,据报道,广州市妇婴医院曾抢救过1名体重仅650 g、25个孕周的早产儿。头孢一代,无效!头孢二代,无效!头孢三代四代,仍然无效!再上“顶级抗生素”:泰能、马斯平、复兴达……通通无效!后来的细菌药敏检测显示,这个新生儿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新生儿耐药或来自母亲。孕妇在吃大量抗生素残留肉蛋禽时,很可能将这些抗生素摄入。动物产品中残留抗生素,已经成为耐药菌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新的‘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

2.2 引起动物免疫机能下降,死亡增多

养殖户过度依赖抗生素药物,未能形成良好的健康养殖意识,抗生素药物长期大量使用,破坏了动物肠道微生物系统,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抗毒力和抗外界感染的能力特别差,从而造成疾病继发频发,最终养殖效益也没法提升。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使用越多,动物的免疫力越差,下次就得用更大剂量,或更高级的抗生素才有用。以青霉素作为案例来说,它刚投入使用的时候,1 d用100、200个U就很有效了,后来使用剂量明显上升,再后来,即使剂量上升药效也很差。目前,即使是治疗普通的呼吸道炎症,1袋注射用生理盐水(250 ml)中需加入青霉素剂量为1 000万个U——用量上升了数10万倍。不是青霉素质量差,是病原体变化了。

2.3 畜产品药物残留,“有抗食品”威胁人类的健康

养殖业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如同一颗隐形炸弹。肉产品、蛋奶、禽畜、水产品……抗生素正在从各条食物链源源不断侵入人类肌体。动物产品残留抗生素的量一般极低,对机体的直接毒性也很小,但长期食用后,可在体内蓄积,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专家提醒说,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有抗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可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过敏性症状及其他不良反应;长期食用“有抗食品”,消费者的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能诱导人类耐药性增强,将来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

3 应对措施

我国抗生素滥用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缺陷、监管不力。正是鉴于“有抗食品”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已成立了慎用抗生素联盟,其成员包括90多个国家,各国采取严厉的手段限制使用抗生素。据悉,瑞典1986年成为首个在动物饲料中部分禁用AGP(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国家。自2006年1月1日起,欧盟全面执行此项禁用。美国、日本及我国都出台了相似的法律法规,限制或者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而我国还一直悬而未决。

3.1 借鉴国外经验,全面禁止抗生素在养殖业中使用

关于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我国有严格法规:只有30多种人畜不共用的抗生素,可作为促生长剂添加入饲料;且对不同动物不同生理阶段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以及停药期都有严格规定。我国应该从“法”的角度早日将全面禁止动物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提上日程,我们可以仿效做得最好的国家,世界最大猪肉出口国——丹麦,丹麦从1995年至今,先后出台越来越严格的动物使用抗生素禁令,让动物逐步远离了抗生素。

3.2 加强监管,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滥用程度上看,主要集中在乡村的家禽养殖和散养户,他们用药知识相对贫乏,过量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兽医执业水平问题和养殖者的用药安全教育和监管列入日式日程。过量使用会导致家禽出栏前,抗生素没有完全代谢。以养猪户为例,猪病了后,他们很少去找兽医,只是相互之间沟通下信息,别人用多少药自己就用多少药。药的来源更乱,一半的养殖户都是从个体户手上去购药,很少从乡一级防疫部门等正规渠道购买。兽药应该有严格的监管,但这个环节特别乱。在很多地方,农村商店对于兽药的进入门槛特别低,只要是药就拿过来销售,控制不严,而抗生素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更是一纸空文。

3.3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

在动物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要借鉴欧盟的做法,不断完善各类药物和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的相关管理规定。同时,健全食品生产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控体系,对动物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和产地追溯制,对滥用抗生素的养殖者和销售药物残留超标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依法严惩。积极探索禽畜产品兽药残留市场准入和检测机制。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但对这些兽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方法还没完全建立,兽药残留检测设备昂贵,检测一个样本费用约1 000元左右,缺乏快速筛选和确认方法,制约了抗生素药物残留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以云南为例,目前全省全面开展兽药残留检测的仅省级实验室,其他地州尚无检测能力,监测的面可想而知。同时,进入禽兽体内的抗生素种类复杂、繁多,一些标准已明显滞后。应尽快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在抗生素药物残留监测方法的研究、仪器、技术力量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尽早研制出快速、准确、简便、廉价的检测方法,以满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

3.4 养防并举,减少抗生素使用,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加大对饲用抗生素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危机,但是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寻找安全、有效、无有害残留的抗生素替代品才是化解滥用抗生素危机的真正出路。为克服现代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与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我国一些专家与养殖企业一直在探索运用中草药解决抗生素污染问题。广东汕头东江畜牧有限公司在养殖行业提出动物“未病先防——健康养殖”的新理念,制定出可操作性强且实用价值高的“治未病”动物保健技术体系。北京大兴区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模式”,用北京洪天力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的“天然植物免疫增强剂”替代抗生素,既解决了猪肉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又提高了出栏率,改善了猪肉品质。与化学合成物相比,天然物用于饲料添加剂的优势主要有:一是其营养既可促进肌肉生长,又能调控肉的品质,避免了只注重提高畜禽鱼的生长速度而忽略肉质改善的缺陷;二是天然物添加剂在畜禽鱼体内发挥有效作用后可被分解,没有毒害与残留;三是不产生抗药性,可长期使用。我国著名畜牧学专家张子仪院士提出,对待畜禽疫病,要在“防重于治”的基础上强调“养重于防”或“养防并举”,增加动物自身的抗逆能力,在“养”字上狠下功夫,这可能才是真正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保障动物性安全的真谛。 陈其广认为,在改善动物养殖环境的同时,深入发掘利用天然物中草药的优势,改变目前过度依赖化学物质与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和兽(禽、鱼)药局面,创造中国特色的生态养殖新模式,可以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1] 李培仓.抗生素滥用对养殖业的危害及控制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09,(6):23-24.

[2] 周军,李红斌,李睿鸿.滥用抗生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1,(6):44-47.

猜你喜欢

养殖业兽药耐药性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兽药GSP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