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2013-01-25洪雪桂
洪雪桂
湖北省黄梅县二医院,湖北 黄梅 435500
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手术方法很多。自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我院通过对27例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5~63岁,平均41.6岁。住院时间最长33天,最短14天,平均住院18天。
1.2 方法 患者均行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均未用石膏外固定。
1.3 疗效判定 优:膝关节活动度大于135°,活动后膝关节无任何不适,患肢肌力正常,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良:患肢膝关节活动度90°左右,活动后稍有酸痛,肌力较健侧弱,恢复一般工作和生活;差:患肢膝关节活动度小于45°,活动后肿痛且肌力明显减弱,不能参加一般工作。
2 结果
术后随诊27例,其中,优 25例 (93%),良 2例(7%),差0例。本组经术后康复护理,尤其在进行了功能锻炼指导后,复查X线片示骨道愈合,膝关节无退变,术后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3 护理
3.1 术前康复教育 术前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强调早期功能锻炼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做好治疗前的解释工作,使其消除功能锻炼可能导致骨折移位或延缓愈合的顾虑,争取病人积极配合[1]。
3.2 术后康复护理 ①心理护理:临床常遇到两种不利于病人功能康复的心理状态,一是病人谨慎小心,怕痛和出现意外而不敢活动,担心活动后致手术失败。二是病人急于求成,有较强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欲望,不注意锻炼方法而过早活动及负重,锻炼过度。责任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医生向患者讲解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及常见的并发症与功能锻炼在康复期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来配合医疗护理活动[2]。②起始康复阶段:麻醉消退后即可活动足趾、踝关节。嘱患者最大限度有节奏地伸屈踝关节。术后1~7天可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提高股四头肌力量,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对膝关节疾病患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待患膝疼痛缓解后还可陆续开展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运动等训练。练习患肢的同时还应该进行健肢的锻炼,以免长时间不动而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关节畸形,影响关节功能。③中期康复阶段:术后中期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最佳时期。指导患者进行伤肢膝关节的主动伸屈锻炼。术后1~2周膝关节功能恢复,可用CPM做被动膝关节功能锻炼。发展肌力的方法是除继续之前的练习外,鼓励患者直腿抬高同时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④后期康复阶段:此期髌骨骨折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膝关节活动范围已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自信心增强,嘱病人继续进行肌力与膝关节的活动训练。同时鼓励病人在弹性护膝的保护下扶拐行走,平均用力,先轻后重逐步负重行走,拆线后逐渐加大步行量[3]。⑤出院指导:出院前,根据患者个人情况为其制订详细具体的康复锻炼计划,并逐项进行检查指导。嘱咐患者出院后防止意外,如果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及时与医生联系或来院复查。患者要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此外,还要调节饮食,加强营养。
4 讨论
康复护理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护理预防方法、评定和处理的学科。正确、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髌骨骨折患者开展早期分阶段、规范化功能锻炼可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利于消肿,缓解疼痛,对于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股四头肌收缩时,不但可刺激肌肉微循环血管扩张,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力量;而且还有利于组织水肿和膝关节积液的消退,从而利于骨折端良好对位对线[4]。同时,运动能加速血运,增加关节内滑液分泌,改善软骨营养,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此外,有规律运动和负重有利于维持骨质代谢平衡,使骨皮质增厚,减轻骨组织脱钙,增强骨的支撑和承重能力,预防骨质疏松[5]。
康复训练的实施原则必须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主动为主,被动为辅,要求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各关节肌肉活动训练时病人自己伸屈为主,他人辅助为辅。在康复护理中,护士要掌握骨折病人功能康复知识,对每个病人针对性地实施康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在实施过程中要关心、体贴病人,帮助病人及家属确立正确的康复意识,说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
[1]吕茜茜.早期持续被动锻炼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41-42.
[2]李文红.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学刊,2008,3(6):72.
[3]关晓伟,刘爱国.CPM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医药与保健,2009,17(6):88-89.
[4]李金秋.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的护理与康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115.
[5]李树贞,赵曦光主编.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