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听神经瘤术后护理132例
2013-01-25杨玉霞韦少杰
杨玉霞 李 艳 韦少杰
(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 外科,山东 淄博 255213)
巨大听神经瘤术后护理132例
杨玉霞 李 艳 韦少杰
(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 外科,山东 淄博 255213)
目的 总结巨大听神经瘤手术后的护理经验,探讨术后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32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的术后监护及护理经验,总结出巨大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的最佳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严密的监护、精心的护理和恰当的治疗,所有患者得到了顺利的康复。结论 巨大听神经瘤往往对脑干及周围神经压迫严重,术后容易出现颅神经受损症状,术后严密的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细致的护理可大大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获得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
听神经瘤;护理
巨大听神经瘤是是指直径>5cm的听神经瘤,由于肿瘤体积大,往往脑干和周围神经受压严重,临床症状表现严重,常伴有剧烈的头痛及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当出现脑积水及脑疝时,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手术是治疗巨大听神经瘤的首选方法,术后的精心监护和护理是患者能够顺利康复的关键因素,近10年我院共对132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行手术治疗,收到了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2例,男68例,女64例。年龄17-66岁,平均37.6岁。本组患者术前CT及MR可见桥脑小脑角区占位,并可明显见到内听道扩大,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听神经瘤,肿瘤直径5.0~8.1cm。手术方式均为同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2 结 果
术前表现为听力下降122例,周围性面瘫56例,吞咽呛咳38例,头痛及恶心呕吐83例 。术后肿瘤全切除86例,大部切除35例,部分切除11例。术后出现一侧听力丧失46例,新增周围性面瘫33例,新增吞咽呛咳8例,本组患者术后无脑疝发生,亦无死亡病例出现。
3 护 理
3.1 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瞳孔、意识改变,要求至少每30分钟测量一次。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因后颅凹容积有限,代偿空间小,当术后水肿较重或出现术后血肿时很易出现枕骨大孔疝,从而使脑干受压出现呼吸、心率、血压及意识变化,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所以生命体征的监护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术后24~72h为脑水肿的高峰期,应常规给予甘露醇及激素脱水治疗,一般为静脉点滴q6h,若术后意识恢复后突然或逐渐出现意识变坏、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力弱及躁动者,提示颅内血肿,应立即行头颅CT检查,如出血量较大应及时行开颅手术治疗,挽救生命。本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术后血肿而出现呼吸骤停,发现后及时行气管插管并行手术治疗而取得了好的治疗效果。
3.2 体位。麻醉未清醒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如有呕吐现象应及时予以吸除,避免误吸入呼吸道。清醒后头部抬高15°~30°。对肿瘤体积较大、切除后遗留残腔较大的患者,应采取健侧卧位,术后24h禁止头部翻动,以防脑干突然移位而引起呼吸心跳骤停,即使24h后甚至数日后翻身时头部仍需小心,仍要十分轻巧、缓慢,注意保持头部与身体同时转动。
3.3 呼吸道管理。由于巨大听神经瘤对脑干压迫严重,容易影响呼吸中枢,加上麻醉药物的残存,造成术后呼吸肌力量减弱,为了安全所有患者带着气管插管进入ICU病房,护理上要给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定时湿化气道,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待患者意识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咳嗽反射有力时及时拔除气管插管。如果患者因神经受损出现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咳嗽无力的情况,不要过早拔除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要加强翻身、拍背、吸痰护理,定时进行雾化吸入,避免出现坠积性肺炎。
3.4 引流管护理。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后一般常规放置引流管,目的是引流血性脑脊液和局部渗血,防止颅内血肿形成。引流袋的高度应适宜,仰卧时以耳屏为基线,侧卧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引流管的最高点应在基线上12~18cm,最高不应超过20cm,因为过高会导致引流不充分,造成颅内高压;过低会导致引流过度,造成颅内低压,使患者感到头疼等不适,有时还会造成桥静脉断裂,导致远隔部位的颅内血肿。护理上我们注意保持引流管的固定和通畅,防止脱漏,并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发现引流液过红、过浓,呈新鲜出血或引流量过多时,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伤口局部有无隆起,敷料被血浸透时在无菌条件下及时更换。
3.5 颅神经损伤的护理。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术前常出现面神经及三叉受压症状(如眼睑闭合不全、眼球干燥等症状),并且术后常有加重趋势。在护理中轻者滴眼药水,涂抹眼药膏并加眼罩覆盖,重者暂时缝合眼睑,以免角膜暴露出现角膜炎及角膜溃疡。面瘫患者进食时注意不要出现烫伤,进食后注意清洁口腔,以免食物残留出现口腔炎,并静脉给予神经营养药物静脉滴注,同时肌肉注射VitB1及VitB12。当患者术后出现呛咳及吞咽困难时,进食前应指导患者进行饮水实验,以判断患者吞咽困难的程度,避免照成误吸或窒息,轻度吞咽困难可给予软烂、有粘性、不易松散、易消化的食物,进食时如病情允许可将身体后倾30度,轻度颈屈位,可减少误吸,偏瘫患者健侧卧位,颈部稍向前倾斜,易引起吞咽反射,减少梨状窝内食物残留。如进食流质食物仍困难,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避免排痰不畅、误吸、呛咳合并肺部感染等,同时鼻饲后逐步进食,待进食无困难后停止鼻饲,咳痰反射恢复后再闭合气管切开,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营养的补充及神经功能的逐渐恢复[1]。
3.6 心理护理。由于脑神经的修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有时可达数月之久,术前神经功能正常的患者往往无法忍受神经受损导致的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听力障碍等症状,容易造成患者情绪低落,丧失对治疗的信心,所以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应告知患者多数损害可通过治疗及一系列锻炼得以纠正,重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配合治疗,尽早康复。
4 小 结
听神经瘤位于桥脑小脑角区,此区域有多组颅神经走行,手术风险大容易出现并发症[2],面神经受损会出现面瘫,三叉神经受损出现角膜溃疡,舌咽神经受损会出现吞咽呛咳,迷走神经受损会出现声音嘶哑,脑干受损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患者及家属压力很大,护士需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更要精心护理患者,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1] 张丽,高艳秋,赵爱林.巨大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后伴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46例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B):55.
[2] 焦迎斌,丰育功.桥脑小脑角区血管神经构成[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2):93-94.
R473.73
B
1671-8194(2013)19-03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