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
2013-01-25许美枝
许美枝
(长葛市中医院外科,河南 长葛 461500)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
许美枝
(长葛市中医院外科,河南 长葛 461500)
目的 讨论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我科7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7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71例好转出院,5例转院治疗,2例死亡。结论 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病房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胰岛素护理以及其他相关护理措施,提高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护理
肝脏是人体维持血糖代谢平衡的重要器官,无论是急慢性肝炎,还是肝硬化均有可能因实质性肝病变导致糖代谢紊乱而诱发糖尿病的发生,临床肝硬化患者一般血糖升高[1]。本研究对7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以肝源性糖尿病收住入院患者的临床病历,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9月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本研究78例肝源性糖尿病,其中男67例,女11例;年龄在38~76岁不等,平均(46.2±8.6)岁;肝硬化病程在3~21年不等,平均(6.6±3.7)年;糖尿病病史在6个月~15年不等,平均(4.9±1.6)年;不明原因肝硬化5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l3例,原发性肝癌15例,肝炎后肝硬化35例;空腹血糖在11.1mmol/L以下者13例,在(11.2~13.9)mmol/L者46例,在14.0mmol/L以上者19例;临床表现为肝性脑病者3例,胸水者5例,乏力、纳差者9例,恶心、呕吐者10例,消化道出血者15例,黄疸者29例,腹水31例,腹胀者32例;所有患者“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无一例发生糖尿病神经及血管并发症。所有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通过对症治疗肝硬化和糖尿病,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研究78例患者住院时间在11d~8个月不等,平均(4.4±1.0)个月,71例好转出院,5例转院治疗,2例死亡。
2 护理措施
2.1 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嘱咐家属和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的救治环境,包括住院部、被褥领取处、收费处、医师办公室和护士站等,向患者介绍同病房的患友、主管医师和主管护理人员等,方便患者和家属熟悉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使患者有一种“如家”的感觉,进而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树立彼此的信任感[2]。住院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宣传册、幻灯片或者面对面的讲解等措施,以亲切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通俗的语言积极主动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肝硬化和糖尿病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常规治疗措施和手段,注意事项以及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的相关措施,以达到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三方共同努力治疗疾病的目的。
2.2 病房护理
护理人员要适当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光线柔和和地面干燥。根据病房环境和患者的适应能力,适当调整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室温以15℃左右为宜,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每周定时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定期用含氯消毒剂对病房的床单元、卫生间、阳台等进行擦拭。另外,有电视的病房可以为患者准备健康教育影片,使其了解相关健康教育的知识。
2.3 基础护理
患者入院后,常规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治疗前进行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每日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尤其是在禁食、限餐、迟餐及夜间有无低血糖的症状,若怀疑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应及时报告当班医师采取有效措施。护理人员要准确记录24h尿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质量,尤其要注意观察呕血、便血、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脾气性格的改变,情绪反常等,警惕酮症酸中毒、肝昏迷等症状发生。
2.4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稳定患者情绪,护理人员应该视患者如亲人,耐心、富有同情心地倾听患者的主诉,以理智和真诚来感化对方,保持患者情绪和心态平稳,树立治疗信心。传统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节精神情志的作用,所以肝性糖尿病患者因疾病本身、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者患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家庭、学历、工作环境等情况,以温和的语言、关切的眼神、微笑的服务与患者开展交流,主要以聆听为主。同时,护理人员要动员家属和患者的朋友、同时等一同接受健康教育,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和治疗中能够得到家庭的支持与关怀,在工作中能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与帮组,从而增强治疗的信心,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早日康复。
2.5 饮食护理
原则上,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要认识并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既要严格控制饮食以稳定血糖水平,进而改善糖尿病症状,又要增加营养,改善肝病导致的低蛋白症。饮食控制是最常规的基础治疗,建议给予患者以低脂、低糖和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为原则,既强调少量多餐,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可多吃新鲜蔬菜和低糖水果[3]。另外,饮食量及时间分配要严格与胰岛索的治疗相配合,通过细致观察,了解患者饮食控制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2.6 胰岛素的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包括合理选择笔芯、如何安装胰岛素泵、正确排除注射器内气体、科学调节剂量、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注射方法等,尤其是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和密切观察血糖值等[4]。
2.7 其他护理
采取同时保肝和降糖措施的护理;适宜的运动锻炼有利于更好控制血糖等适宜运动疗法的护理;注意瘙痒患者的皮肤护理等措施。
3 结 论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深受糖尿病和肝病的双重困扰,无论从治疗上还是心理上,患者身心比较脆弱。本研究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病房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胰岛素护理以及其他相关护理措施,强化了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缩短了住院病程,从而提高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8.
[2] 沈勤.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58.
[3] 黄祥成,郑永波.肝硬化病人的营养支持[J].新医学,2003,34(5):284.
[4] 董文兰.肝病患者的饮食与营养疗法[J].当代医学,2009,15(9):75.
R473.5
B
1671-8194(2013)19-03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