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3600例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调查分析

2013-01-25孙红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9期
关键词:头孢病历不合理

孙红燕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某院3600例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调查分析

孙红燕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分析评价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即抽取我院2011年住院病历每月300份,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抽取病历3600份,应用抗菌药物病历1840份。其中合理应用病历1142份,占62.06%;基本合理521份,占28.32%;不合理177份,占9.62%。结论 我院部分科室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临床医疗质量水平。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加强监管

为了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目标,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我院专门成立了抗菌药物应用督导小组。采用每周定期对各科检查一次与每月不定期抽查科室相结合的方式,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实行监督、检查。现将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1年每月300份出院病历共3600份,其中男1931例,女1669例,年龄1天~91岁。对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2 方法

结合药动学、药效学、联合用药评价、选药评价4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共计100分[1]。采用得分制原则,<60分为不合理,60~80分为基本合理,>80分为合理。设计调查表,进行病例分析,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简称《指导原则》)和《临床用药须知》[3]等相关规定结合药品使用说明书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4]。

2 结 果

3600份病例中,有1839份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用率为51.08%,低于国家规定抗菌药物使用标准60%。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送检率44.92%,高于国家要求的30%。抽查病历中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数最多达5种,应用疗程最长达29天以上。其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185例,占64.44%;基本合理477例,占25.94%;不合理177例,占9.62%。

3 分 析

3.1 选药面太窄我院有部分医生是凭经验用药,多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及氟罗沙星、莫西沙星等。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易诱发耐药菌株的产生。

3.2 围术期用药疗程长不合理。如,某患者,女,59岁,患双侧甲状腺瘤,术后应用头孢孟多2.0g,ivgtt q12h,预防感染,连续用药8天。本手术属于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指导原则》建议清洁手术: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此病例术后无需应用抗菌药物,其术后用药疗程过长,且选药档次高。

3.3 用药档次高。我院应用抗菌药物时,个别存在选用档次高或越级应用情况。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美洛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霉素等。应加大对高档抗菌药物适应证的监管力度和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实施力度。

3.4 给药次数不合理。药物的半衰期决定了药物的给药次数。合理的给药次数才能保证药物在患者体内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疗效,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某患者,男性,53岁,右足丹毒,应用青霉素钠针800万 iv.gtt qd,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此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应当1d多次给药,此病历用药次数不合理。此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克林霉素等都应1d多次给药。

3.5 选用药物不合理。如某患者,女性,69岁,左腹股沟斜疝,术后应用氨曲南针。氨曲南为一种单酰胺环类的新型β-内酰胺抗生素,抗菌谱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而斜疝主要是革兰阳性菌感染所致,不能选用氨曲南来治疗,故此病历选药不合理。

3.6 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对于感冒、发热的患者,无指征显示为细菌感染时,大多为病毒感染,此类患者无需应用抗菌药物,而我院有一部分此类患者的病历在显示无指标的情况下应用了抗菌药物,故为无指征用药。

3.7 联合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应根据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作用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联合。某患者,女性,肠梗阻,术后应用克林霉素针+头孢替安针治疗,二者联合应用,其中克林霉素为速效抑菌剂,头孢替安为速效杀菌剂,两者作用拮抗会导致抗菌效果减弱,故此联合用药不合理。

3.8 给药剂量不合理。抗菌药物的有效剂量即能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给药剂量并非越大越好,超过最大剂量后不仅起不到增加治疗效果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某患者,女性,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曲松针3.0g iv.gtt q12h,根据说明书要求头孢曲松每日最大应用剂量为4g,而本病例一日应用剂量为6.0g,故为超剂量不合理用药。

3.9 重复用药。如某男患儿,48d,肺炎,应用头孢地嗪+青霉素抗感染,二药均为增殖期杀菌剂且头孢地嗪抗菌谱广,对于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和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没有必要联用,故为重复用药[5]。

4 讨 论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尤其是中、重度感染,为了明确致病菌,在应用抗菌药物前收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非常必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6]。特别是在外科领域中抗菌药物应该如何预防应用,我院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选药方面,对于主要是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外科手术切口部位感染,应首先考虑选用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的1代头孢菌素或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作用的二代头孢菌素,不能盲目的将抗菌谱广的3代头孢菌素作为首选。因此,随着对《指导原则》的贯彻实施,我院多次举办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讲座,对临床医师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特别是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知(卫医政[2011]56号)下发后,我院认真贯彻,外科Ⅰ类切口(甲状腺、乳腺、斜疝)围术期已不用抗菌药物,使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更趋合理,确保临床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提高了我院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1] 梁新亮,李敏.抗生素合理应用临床督导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7):426.

[2] 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宣贯手册[M].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86.

[3]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200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19.

[4] 王志清,王小平,王淑梅,等.我院3114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5):341

[5] 吴荔嘉,林碧英. 2009~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4):28-29.

[6] 曾庆俊,马海萍.临床抗感染药治疗需注意的问题[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1):1829-1831.

R978.1

B

1671-8194(2013)19-0205-02

猜你喜欢

头孢病历不合理
强迫症病历簿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用头孢唑林钠控制羔羊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