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外伤730例临床分析
2013-01-25农达宇
农达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口腔科,广西 贵港 537307)
口腔颌面部外伤730例临床分析
农达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口腔科,广西 贵港 537307)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730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受伤原因、年龄、性别)及治疗方法,并对有关治疗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对730例颌面部外伤病例采取清创缝合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颌骨骨折均根据病情采用外固定法、内固定法、联合固定法达到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的目的。结果 经过治疗,73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经X线显示,骨折对位良好,且伤口I期愈合者达713例,占97.6%。结论 对于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均应在早期进行清创缝合并应尽量保留组织,骨折患者,应早期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与外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更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颌面部外伤;急救;清创缝合
颌面部外伤是头面部最常见的损伤,在口腔急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现将我科2006年~2012年住院治疗的730例颌面部外伤早期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性别与年龄
男575例,占75.3%,女155例,占24.7 %,男女比例为3.7∶1;就诊年龄最小3个月,岁,最大81岁,其中16~39岁530例,占72.6%。
1.2 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532例,占72.9%钝、锐器打击伤112,占15.3%,高空跌坠伤78例,占10.7%,犬咬伤8例,占1%。
1.3 损伤类型
单纯软组织损伤 487例(66.7 %),以颧面、唇部损伤最多,占45%;骨组织损伤243例,占33.3%, 以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占62.5%;其次为上颌骨骨折,占25.3%;颧骨弓骨折,占8.7 %;其它为3.5%。目前复合性骨折增多。
1.4 方法
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对730例颌面部外伤病例采取清创缝合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颌骨骨折均根据病情采用外固定法、内固定法、联合固定法达到恢复面部外形和正常咬合关系的目的[1]。
2 结 果
经过治疗,730例颌面部外伤伴颌骨骨折患者的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经X线显示,骨折对位良好,且伤口I期愈合者达713例,占97.6%。
3 讨 论
颌面部是人体的外露部分,易遭受意外损伤。随着交通事业的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多样化,交通事故已上升为口腔颌面外伤的主要原因,本组资料中,与杨海东和王宇飞等[2-3]的报道基本类似。
在接诊颌面外伤患者时,要有整体观念,首先要仔细询问病史,检查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及神经定位症状[4],对于昏迷的伤员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阻塞性窒息的要及时采用强力吸引清除防止误吸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5]。对于严重外伤大出血为合并有上颌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者,应立即进行止血或手术[6],并快速补充血容量,以防失血性休克发生。对颌骨骨折患者,在全身情况好的应予及时复位固定,对合并有颅脑损伤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可先行清创缝合关闭组织伤口,简单固定,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尽早地进行骨折复位固定[7]。
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及时的清创术对于患者伤后面容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清创时,应格外细致彻底,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并按整形外、科标准缝合[8]。根据创口大小置皮片或负压引流24~36h;6~7d拆线。术后效果满意。
骨组织损伤的处理:治疗关键是明确骨折部位,给予准确的复位与固定,恢复面形及咬合关系。主要采取以下方法:①保守治疗,包括牙弓夹板的颌间结扎牵引、颅颌绷带等,以近期单纯骨折手法复位或颌间牵引可达到良好咬合关系的。②开放手术,即切开复位后用钛板行坚固内固定,进行解剖复位,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术后行颌间牵引数天,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③颧骨、颧弓骨折移位不明显,不影响功能者未予处理。对塌陷性颧骨颧弓骨折伴有张口受限者,行手术复位。
牙损伤的处理:原则上保存牙齿,如外伤脱落的完整牙齿应予再植。骨折线旁的牙齿,如牙周无明显感染,虽松动Ⅰ-Ⅱ度也应保留,并予固定。
儿童外伤的治疗应结合外伤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患儿的年龄,牙齿发育阶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9],以利于患儿的发育及身心健康。完全脱出的乳牙一般不再植。,低幼龄儿童多数为唇齿联合伤,由于唇部血管丰富,可能出血明显,可采用洁净物品给予加压止血,不宜洗涤创面及其它处理,对于松动或脱落的牙齿,尽可能小心处理,避免患儿吸入气管。
口腔颌面部外伤治疗的效果取决于外伤的严重程度、采用的治疗方案外,还与术后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细致的口腔护理、合理的饮食密切相关,必要时给予输血输液等全身支持疗法,促使患者愈合。
[1] 李涛.口腔颌面部外伤23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2, 12(10):55-56.
[2] 杨海东.436例口腔颌面外伤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6):796-799.
[3] 王宇飞,唐维平,钟庐云.口腔颌面部外伤162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7):76-78.
[4] 兰雪松,韩泽民.车祸致颌面部创伤980例临床分析及急救处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9):807-808.
[5] 田超,王璐璐,王新涛.口腔颌面部外伤281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14-115.
[6] 吴滨.颌面部外伤大出血19例的救治体会[J].广西医学,2008,30(9):1417-1418.
[7] 赵洪波.颌面外伤518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4):371-372.
[8] 高志军,梁文祥,许明仙,等.减少颌面部外伤畸形的急诊处理方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7):83.
[9] 时清,陈玫.儿童牙外伤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 4(1):10-15.
R782
B
1671-8194(2013)19-0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