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0例分析
2013-01-25练光旭毛德军蔡福君
练光旭 毛德军 蔡福君
(峨眉山市中医院,四川 峨眉山 614200)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0例分析
练光旭 毛德军 蔡福君
(峨眉山市中医院,四川 峨眉山 614200)
目的 分析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特点以及运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对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部分患者20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同定。术后定期随访并评定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0.6个月。骨折均已愈合,功能评定采用Neer评分,优15例.良3例,差2例,总优良率90%。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老年;锁定钢板;内固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65~79岁,平均71.6岁。受伤原因:摔伤17例,车祸伤3例。其中2例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或骨折。Neer分型:2例二部分骨折,l3例三部分骨折,5例四部分骨折。受伤与手术间隔时间为5~7 d,平均5.2 d。
1.2 手术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暴露骨折端,注意保护旋肱血管、关节囊以及肩袖组织,采用间接复位,注意减少骨膜剥离,经C型X线机检查提示骨折端复位良好后,再用骨膜剥离器在肱骨前外侧行骨膜外剥离,把锁定钢板从肱骨近端插入,调整钢板顶点,使其处于肱骨结节间沟后0.5cm、大结节顶点下0.5cm处[1]。经缝合孔用克氏针暂时固定钢板,再用钻头导向器在头侧进行预钻孔,用锁定螺丝钉3~4枚锁定,注意保护关节内软骨面,切勿穿破,用锁定螺丝钉3枚对肱骨干部分进行固定,若骨折为三部分或四部分,则固定时采用锁定螺丝钉。再用穿引出的缝线在位于锁定钢板近端边缘上的缝合孔进行缝合,固定肩袖完毕,骨折复位及内同定用C臂机透视满意后,将克氏针拔除,关闭伤口。对伴有骨缺损和肱骨头空虚可用自体骨或人工骨填充。植骨以内侧骨折区为主。
1.3 术后处理
术后使用1代抗生素1~3天。术后3d内即进行钟摆样运动锻炼。6周内注意不应做过度拉伸锻炼,否则骨折端可能发生移位。6周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进行主动活动锻炼,若患者骨折断端已发现有骨性愈合征象,可指导患者初步进行患肩力量练习。经X线显示骨折愈合后,则开始主动活动锻炼,如抗阻力锻炼。
1.4 疗效判断标准
术后采用Neer评定法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该评分满分为100分,包含疼痛、功能使用情况、活动范围、解剖复位四个方面,分别占35分、30分、25分和10分;评分介于90~100分之间为优,介于80~89分之间为良,介于70~79分之间为中,小于70分为差。
2 结 果
根据Neer标准,术后X片提示骨折解剖复位17例,3例接近解剖复位。本组20例获随访10~l6个月,平均随访10.6个月。所有患者均愈合,愈合时间介于12~16周之间,平均愈合时间为(13±0.96)周。采用Neer评分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示15例优秀,3例良好,2例较差,总优良率是90.0%。本组20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折断、肱骨头坏死、骨化性肌炎、肩关节撞击症发生等。
3 讨 论
3.1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特点及认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由于存在骨质疏松,老年人群即使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进行手术固定时,骨质疏松越严重,其复位越困难,固定效果越差,手术切开复位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2]。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应首选闭合复位,复位要轻柔;②进行切开复位时,应首先考虑间接复位,可通过撬拨方式进行;③尽量少的剥离骨片;④应以髓内钉、多钉、锁定接骨板系统固定为主;⑤避免使用单钉、粗大螺钉同时固定,尽量减小内固定材料和骨质之间的压力。目前,对于Neer分型为两部分骨折和三部分骨折的患者,多认为在可靠外固定或内固定的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但对于Neer分型为四部分的骨折复杂骨折,尚无公认的首选手术方案[3]。既往多主张对肱骨近端的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但关节置换术后易于发生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假体松动、异位骨化等问题,且具有使用寿命限制,肩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欠佳,偶有患者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现象。有研究显示,在关节面塌陷前不负重的关节可以通过爬行替代完成骨长入,且成骨长入完全,肩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受肱骨头坏死吸收程度影响大,肱骨头部分吸收或缩小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仍较好,肩关节功能仅在肱骨头完全坏死吸收时较差。因此,许多学者主张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仍应采用坚强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
3.2 锁定内固定方法的优势
老年人群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与老年患者多存在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骨折时多存缺损或为粉碎性骨折,采用普通钢板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差[4]。LPHP属于解剖型接骨板,其成角稳定,适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固定,有以下几个优点:①成角稳定:在骨折情况复杂,特别是存在骨质疏松时,具有成角稳定作用的锁定螺钉把持力好,相对于普通钢板,其抗拔除力强;②良好的通用性:近端的螺孔多且方向各异,用于肱骨近端各种骨折即使是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固定,其固定效果较好。③解剖型设计:独特的螺钉设计确保最佳的应力分散;④钢板近端边缘设计有缝合孔,可通过该孔对小骨块(如大小结节等)进行缝合,从而达到加强固定的目的;⑤内固定支架:锁定钢板针对肱骨近端的解剖结构,接骨板不需要与骨膜紧密接触就能为骨折提供稳定的固定,具有更强的抗扭转力,尤其对骨质疏松骨折的要求;⑥减少对肱骨头的血供及软组织破坏。上述优点使它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的效果较好。术后不需要再次行外固定,且固定强度大,可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发生率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5]。
总而言之,临床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血运破坏少、能够提供早期功能锻炼的理想治疗方法。
[1] 杨铁毅,张岩,刘树义,等.锁定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5):402.
[2] 张伟滨,万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原则[J].上海医学,2008,31(4):231-233.
[3] 姜春岩,王满宜,荣国威.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2003,53(9):12-16.
[4] 熊进,施鸿飞,王守丰,等.应用内固定系统锁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6(10):1585-1587.
[5] 安智全,王烨明,曾炳芳.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2005,7(9):820-822.
R683.42
B
1671-8194(2013)19-0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