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面部官窍望诊理论探讨
2013-01-24张玉辉
杜 松,张玉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因和证候的专著。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分类,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是书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体现了当时已经很先进的临床诊疗水平。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还是一部记载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著作,从该书所载的病证等方面内容来看,当时的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对诊法的应用已经达到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本文试总结《诸病源候论》中有关面部官窍望诊法理论内容,包括目诊、耳诊、口诊、唇诊、齿诊、鼻诊等,以丰富中医面部望诊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追溯其发展脉络。
1 目诊
《诸病源候论》认为,“目,是腑脏之精华,肝之外候。”书中有关目诊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目诊的理论内容,促进了目诊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中医眼科学的发展,其理论内容非常的广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1 目诊理论内容更加丰富
《诸病源候论》认为,“目为肝之外候”,在继承和发挥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的目诊理论内容的同时,进一步的对其丰富和发挥,其理论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首先,望目色方面有眼青黄、瞳子青、眼赤、眼黄、目黑、目赤等记载,其内容较张仲景时更为丰富。如《诸病源候论·卷之十二·黄病诸候》中提到:“其人身热,眼青黄,视其瞳子青,脉亦青,面色青者是,其由脾移热于肝,肝色青也”等,其中瞳子青、眼青黄等都是首次出现的目色诊理论名词,说明目诊理论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贴近临床实际。卷之二十八·目风赤候中提到了目睑赤,这是首次明确地描述了望眼睑之色以判断病因,结束了此前《内经》中笼统地说“目赤”究竟指的是白睛之色或者眼睑之色的争论。
其次,望目之形态方面,目之外形中,有关于对眼睑状态的判断,如睑赤烂、睑内结肿等,另论述一种眼睑肿的病变“目封塞”时指出,“肿而睑合不开,故谓之封塞”,是为“风邪毒瓦斯客于睑肤之间,结聚成肿”所致;有关于目之白睛的诊断,如卷二十八·目飞血候,记载“目飞血”则为“血脉生于白睛之上”,因为“经脉之血气虚,而为风热所乘”所故,又如“眼中白肤上自有细赤脉如发,其趣至黑瞳子上者”、“睛上生疮”等记载。
目之动态方面,有目欲脱、目裹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目裹浮肿等论述。如《诸病源候论·卷之二·风热候》中提到:“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卷二十一在论及水肿时说,其状:目裹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同卷论及二十四水候时有“目裹浮肿,颈脉急动,不得眠卧”的描述。
再次,有关目之功能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具体,如目不能平视、目精不转、高视、目茫茫、见风泪出、目失明、目偏视等。《诸病源候论·卷之一·风口候》中在描述风邪入中所导致的口眼歪斜时提到:“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诸病源候论·卷之一·风惊悸候》中提到:“其状,目精不转,而不能呼。”说明此时对疾病症状的把握更为全面精确,目诊诊断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论及目之分泌物方面,有见风泪出、目自然泪出、目眵的记载。如《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八·目风赤候》提到:“目者,肝之窍,风热在内乘肝,其气外冲于目,故见风泪出,目睑赤。”目泪出不止候中提到:“夫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泪出。”并且论述了目眵的形成为“腑脏有热,气熏于肝,冲发于目睑,使液道热涩,滞结成眵”(《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八·目眵候》)。
同时,《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很多有关眼科的病名,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如在卷之二十八·目青盲候中,论述了青盲之病:“青盲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同时进一步阐述了青盲有翳的证候表现为“生翳似蝇翅,覆瞳子上,故为青盲翳”。再如“雀目”,卷二十八·雀目候中论到:“人有昼而睛明,至瞑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这也是有关“夜盲症”的较早记载。其他如睢目、眇目、蜡目、肥目等都描述准确,且详细介绍了病理机转和病情特征,可见当时的目诊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最后,论目之感觉方面,仅论述目痛则有目眶痛、两目疼、目中系痛等多种记载,其他如两目如火、头眩目暗、眼暗等。如《诸病源候论·卷之四·虚劳失精候》提到:“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其病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眶痛,发落。”卷之二十三·诸注候中说风注病人,皮肉掣振,或游易不定,一年之后,头发堕落,颈项掣痛,骨立解鸣,两目疼,鼻中酸切,牙齿虫蚀;大风病人则“或脑转肉裂,目中系痛,不欲闻人语声”,对症状描述的详尽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再如《诸病源候论·卷之八·坏伤寒候》说:“荣卫相搏,烦心发热,两目如火,鼻干面正赤,舌燥齿黄焦,大渴,故过经成坏病。”卷之二十·痰结实候说:“故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
1.2 首次明确论述有关眼科专病的内容。
《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到生疮翳、白膜、肉及赤白膜等内容。如论及生疮翳,《诸病源候论·卷之九·热病毒攻眼候》中说:“肝开窍于目,肝气虚,热毒乘虚则上冲于目,重者生疮翳及赤白膜也。”明确其症出现的病理机转为肝气虚,热乘虚上冲于目,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同时提出了变生肤翳的概念。如卷之二十八·目肤翳候中说,“若风邪痰气乘于腑脏,腑脏之气,虚实不调,故气冲于目,久不散,变生肤翳。肤翳者,明眼睛上有物如蝇翅者即是。”进一步解释说,肤翳即是指视物时眼前有如蝇翅状物体,也是较早的有关飞蚊症的记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临床水平,并且指出本病是由于风邪痰气乘于腑脏、气冲于目而导致的。后世《外台秘要》等著作都对《诸病源候论》的内容有所沿用,说明其深远的影响力。
1.3 将目诊应用于其他科疾病的诊断之中
《诸病源候论》将目诊应用于其他科疾病的诊断之中。如论及白癞病(皮肤及肉色变白,严重溃烂,难以治愈的一种皮肤病)时,指出,此病“目视不明”、“视无所见”,并且在目之外观上,提出“目生白珠当瞳子”。如《诸病源候论·卷之二·白癞候》中言,“凡癞病,语声嘶破,目视不明,四肢顽痹,支节火燃,心里懊热,手足俱缓,背膂至急,肉如遭劈,身体手足隐疹起,往往正白在肉里,鼻有肉,目生白珠当瞳子,视无所见,此名白癞。”
1.4 《诸病源候论》中目诊之临床意义
《诸病源候论》中的目诊较之《黄帝内经》和张仲景时期更进一步,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详尽,且临床应用的适应面也明显拓宽,除了通过目诊可以测知病位、病性、病势以外,其突出表现在通过目诊以判断脏腑精气的盛衰方面,甚至出现脏腑辨证的雏形。如其中卷二十八·目茫茫候中,在论述目不能远视时提到,其病机是因为“肝气不足,兼胸膈风痰劳热”,则“目不能远视”,进一步描述说视物如同“茫茫漠漠”。但如果出现“目茫茫”,或不喜见火,或“视见蜚蝇黄黑”,其病机则为“心气虚”。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对目的感觉的诊断,可知脏腑精气的盛衰,这跟后来发展起来的“五轮”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中医诊法理论的发展,乃至中医眼科学、内科学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2 口诊
《诸病源候论》中口诊内容涉及口疮,包括燕口疮、肥疮;口之形态,如口僻;口之功能,如口吐白沫、口噤等。内容虽不多,但还是有很深远的临床意义的,其中有关燕口肥疮等病名至今仍为临床沿用,口噤、口僻等也成为临床常见的典型症状。
3 鼻诊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鼻诊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主要包括望鼻之色泽,如鼻下两边赤;望鼻之润燥,如鼻干、鼻右孔干等;望鼻之形态,如鼻柱坏、鼻柱崩倒等;论鼻之感觉,如鼻右孔干痛、鼻中酸切、鼻不知香臭、鼻痛等;望鼻之分泌物,如鼻衄、鼻涕、鼻大衄等,并提出赤鼻、疳鼻的病名,其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临床意义也很深远。后世对鼻诊理论的发展多由此开端。
4 唇诊
《诸病源候论》中对唇诊的论述与《黄帝内经》相比,其中有突出意义的是增加了诸诊合参的内容。如《诸病源候论·卷之一·中风候》中提到“唇青面黄”,《诸病源候论·卷之十二·黄病诸候》中提到“唇黑眼黄,舌下脉黑”,《诸病源候论·卷之十七·久水谷痢候》中提到“齿龈紫黑,唇白齿龈生疮”等证候,由此可见早在《诸病源候论》时期,望唇诊病已经配合了其他面部诊法,应用于如中风、痢疾、发黄等多种诊断之中,这对后世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此外,是书还记载了很多有关唇病的专有名词,如《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紧唇候》中所记载的“紧唇”、“沈唇”:“其支脉入络于脾。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月累年,谓之紧唇,亦名沈唇。”并在《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兔缺候》载有:“人有,似兔唇,故谓之兔缺。”首次记载了兔唇儿的“唇缺”现象。
5 齿诊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于齿色、齿龈色、齿的感觉、齿及齿龈形态等方面的论述,较之前的论述有很大的进步。比如齿色,中风候中有“齿黄赤”,虚劳骨蒸候中有“齿黑”,坏伤寒候中有“齿黄焦”的记载。其中,中风候还以此来判断其病预后不良,为不治。如“若齿黄赤,鬓发直,面土色者,不可复治”。而坏伤寒候中则说,“荣卫相搏,烦心发热,两目如火,鼻干面正赤,舌燥齿黄焦,大渴,故过经成坏病”。是为通过齿焦来判断疾病病邪性质、津液丧失与否的标志,应该说是后世温病学诊法中“查舌验齿”的萌芽。另外,牙齿历蠹候中还有“牙齿黯黑”的记载,并且明确了其病因病机是“风冷乘其经脉,则髓骨血损,不能荣润于牙齿”所致,命名为“历蠹”。再比如论及齿龈,久水谷痢候中有“齿龈紫黑”的记载,另外还提到了“齿龈生疮”、“齿龈肿”、“齿龈血出”、“齿龈落而脓出”、“龈肿脓汁出”等等,其中有些为口腔科专有症状,而有一些则可以望齿诊病。伤寒湿候中有“齿龈无色”的记载,认为“病之候,齿龈无色,舌上尽白,甚者唇里有疮,四肢沉重,忽忽喜眠,如此皆为虫食其肛”。可以看出,面部望诊在此处共有舌诊、唇诊、齿诊等多种诊法被应用,可见当时诊法合参的思想和临床应用的水平。
另外,《诸病源候论》中多处提到望牙齿之形态,如寒食散发候中提到“齿牙摇痛”,牙齿虫候提到的“牙齿根有孔”,齿挺候中的“齿根露而挺出”,齿落不生候中的“齿损落”,齿音离候中的“齿则疏”等等,极大地丰富了齿诊和中医口腔科的理论内容。
综上所述,除耳诊内容较少以外,从《诸病源候论》对病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面部目、口、鼻、唇、齿等都有详细丰富的诊法理论内容记载,对望诊法理论的充实和发展以及与临床的紧密联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