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临床120例治疗体会
2013-01-24程春艳
程春艳
急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炎症。内镜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浅溃疡等一过性的急性病变。选取临床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将120例急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120例急性胃炎患者, 其中男性55例, 女65例;年龄25~76岁, 平均46岁;病程15~36 d。上腹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 可伴有腹泻、发热, 严重者呕血、黑粪、休克、脱水和酸中毒等。
1.2 方法 去除病因避免过量饮酒、终止NSAID、去除应激因素。酌情短期禁食或流质饮食, 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出血性溃疡的患者, 予以禁食、补液、抑酸。必要时予以输血并监测生命指征的变化, 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可予以内镜下止血, 并予以黏膜保护剂。保留胃管, 既可以经胃管给药, 又可以观察有无再出血及治疗效果。
2 结果
经治疗120例患者均痊愈, 其中显效78例, 显效率65%, 有效42例, 有效率35%。
3 讨论
急性单纯性胃炎起病较急, 常有不洁饮食史, 服药史或大量酗酒史。食进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 h发病。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 伴发肠炎时可有腹泻、发热。查体可有上腹部或脐周轻度压痛, 肠鸣音亢进。血中白细胞轻度增高。粪便中可有黏液、少量红细胞和门细胞。便培养可检出病原菌。内镜可有急性胃炎表现, 主要表现为片状浅表性炎症、胃黏膜充血、灶性细胞坏死。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有典型的发病原因。上腹不适, 疼痛、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出血常呈少量、间歇性, 可自止, 也可发生较大量出血引起呕血和(或)黑粪, 出现贫血, 甚至失血性休克。内镜检查出血24~48 h内急诊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灶。急性化脓性胃炎, 全身细菌性感染, 突发上腹痛、恶心、呕吐, 呕吐物中可见脓样物质或含坏死脱落的胃组织, 伴寒战、高热, 出现急腹症的表现。急性腐蚀性胃炎, 误服或故意吞服腐蚀剂。有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 甚至呕血和(或)黑粪[1]。查体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压痛。内镜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浅溃疡等一过性的急性病变。
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诉的患者, 不能满足单纯急性胃炎的诊断, 注意和急性阑尾炎的鉴别。对有严重原发病而有高度引起胃黏膜病变的患者, 可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由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者, 应立即终止服药, 并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治疗预防。如患者必须服用这类药物, 则宜同时给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嗜酒者应戒酒。硫糖铝和米索前列醇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亦有效。脱水严重者, 首选口服盐补液, 静脉补液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防止加重低钾血症。急性应激能强烈刺激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 导致血管强烈收缩, 少数发生急性溃疡, 烧伤所致者为Curling溃疡,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者称为Cushing溃疡, 强调治疗原发病, 解除应激, 同时使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甲氰米胍、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妥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等)能较强地抑制胃酸分泌, 为胃黏膜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控制出血和糜烂有较好效果。抗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氢氧化铝、硫糖铝等亦为常用首选药物。前列腺素能抑制胃酸分泌, 并有细胞保护作用[2]。急性胃炎并发大量出血者,在应用酸分泌抑制剂的同时, 插胃管用冰水洗胃或在冰水中加去甲肾上腺素, 或胃管内注入碳酸氢钠, 使胃内pH保持在6以上。凝血酶是有效的局部止血药, 并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大剂量时止血作用显著。常规的止血剂, 如安络血、止血敏等可应用, 但效果不如抑酸剂。内镜检查有明显黏膜活动出血者, 可在直视下止血。全身性疾病的胃肠道表现, 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消化症状对症处理。
一般内科治疗效果好, 但合并严重疾病如DIC、败血症的病死率较高。多发性出血、内镜止血困难的可行全胃切除术。溃疡穿孔为急诊手术的适应证。多发巨大溃疡伴幽门狭窄的患者可行择期手术。手术、烧伤、外伤、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下可以应用H2受体阻滞剂进行预防。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79-380.
[2]成虹,胡伏莲,王蔚虹. 108株幽门螺杆菌(Hp)菌株的耐药分析及其对Hp根除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