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治疗布氏杆菌病37例临床观察
2013-01-24香虹
香 虹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蒙医医院,内蒙古 011300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各型布鲁氏菌在各种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家畜及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传播途径主要有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经消化道传染、经呼吸道传染等。苍蝇携带也可传播本病,但重要性不大。人类普遍对本病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家畜流产季节为多。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 (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人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轻重不一。潜伏期一般为1至3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期 (指患病3个月以内)、亚急性期 (指患病3个月到1年)和慢性期 (病程长于1年以上者)。笔者近几年采用传统蒙成药治疗37例布氏杆菌病患者,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7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21~55岁;病程18天至3年;发热为主者2例,关节疼痛为主者27例,多汗、乏力、失眠为主者19例,脾脏肿大者7例;急性期者2例,亚急性期者9,慢性期者26例。
2 治疗方法
早晨:五味润僵汤 (珠格勒热古鲁格其—5味汤),4g,煎服;中午:二十五味驴血丸 (额勒吉根其苏—25),2g,用白开水送服;晚:十五味云凤散 (古古勒嘎日迪—15),2g,用白开水送服;伴有发热者加服二十五味冰片散(嘎布日—25),2g;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一个疗程为28天,共服1至2个疗程。
3 治疗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没有任何改善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经1至2疗程治疗,在 37例中,治愈 14例,占37.8%;有效19例,占51.3%;无效4例,占10.9%。总有效率为89.2%。
5 典型病例
患者嘎日迪,男,28岁,兽医,由于在牧区实施牲畜免疫预防疫苗接种时不慎刺伤手,一周后出现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疼痛等症状,于2008年7月8日来我院就诊。当时查 T:39℃,P:90次/分,R:21次/分,BP:110/70mmHg,一般状态差,痛苦面容,神清语明,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及其附属器官未见异常,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对称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未见肋间隙增宽及狭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规律,5次/分。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检,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四肢活动尚可,无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略减弱,余 (—)。十二对颅神经反射灵敏,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1012/L,余 (—),布氏杆菌抗体测定:PAT(+),SAT:1:200(+++)。临床诊断为:布氏杆菌病。给予早晨服用五味润僵汤,4g,煎服;中午:二十五味驴血丸,2g,用白开水送服;晚:十五味云凤散,2g,加用二十五味冰片散,2g,用白开水送服;并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经5天的治疗上述症状明显好转,15天后上述症状消失,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布氏杆菌抗体均为阴性,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
6 讨论
布氏杆菌病属蒙医“粘症”范畴,多与黄水病合并为患。起因主要由粘虫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汗腺、伤口侵入人体,致使三根失调,功能失常,并使血与黄水交搏,从而热邪炽盛,耗损正精,逐发此病。传统蒙成药五味润僵汤,二十五味驴血丸,十五味云凤散,二十五味冰片散等具有医治疫热、毒热、粘热、黄水病等功效。故应用以上蒙成药治疗布氏杆菌病得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