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辨证治疗经验
2013-01-23管淑娟祝晓丽
管淑娟 祝晓丽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孔村卫生院,250400)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常伴胸闷、气短、健忘、失眠等症状。心悸患者一般都有较长病程,久病伤正,因其病在心系,故易出现心气虚损症候,临床错综复杂,总不越虚实两途,正虚者,气血为是也,邪实者,痰瘀为患。现将本人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体质辨证
体质的识别主要是根据患者体型、肤色、脉象、舌象等比较客观的体征,结合患者平时好发的症状来判断。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具有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和不同的反应状。张景岳言:“当识因人因证之辨,盖人者本也;证者,标也。证随人见,成效所由。故当以人为先,因证次之。”这说明不同的体质是产生证型的物质基础。体质为本,证候为标,因此辨体质是第一位的。本人认为心悸患者虚证多是桂枝体质的人。桂枝体质的人多易出汗,汗后疲乏无力,易头昏晕厥,易胸闷气促,恶风,对寒冷敏感,关节疼。自觉腹部有上冲感或搏动感,心动悸,易惊,烘热,失眠,唇淡红或暗,舌体柔软淡红或暗淡、舌面润,苔薄白,脉象常浮大、轻按即得,按之柔软,脉多缓或迟。心悸患者,特别是心气虚患者,多是在桂枝汤化气和阴阳的基础上加味而来。
调和营卫
《难经·十四难》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黄帝内经》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难经集注》云:“心者,营卫之本。”可见心系疾患与营卫不和密切相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共同发挥濡养作用,卫气虚不能温分肉,肥腠理,脏腑肌腠四末失于温煦,则见乏力,手足不温,营卫气虚,心脉失于温养则悸动不安,自觉心中空虚无主,营阴亏虚,虚火内生,引起心悸心烦。调和营卫桂枝汤类方化裁。桂枝辛散温通,温通经脉,振奋阳气,通达营卫,配伍白芍滋阴敛阴,养血和营,两者合用,一散一收,可温通血脉,滋阴和营。
益心,温补心阳
心主血脉,赖阳气温煦而行之,故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冠心病多因年老体弱,脏腑功能衰退,气血亏虚而致,病机关键气血阴阳失调,正邪相搏,心气虚是发病基础,进一步发展,则有气损及阴或气损及阳两种可能,临床出现心气阴虚和心阳气虚两种症候,心气亏虚日久则心阳不足,气虚则血行瘀滞,终致血虚阴亏。治疗当养血益气,血足气充心自健,气旺血濡病自除,温补为先,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方用生脉散加味、炙甘草汤加减。
安神
李用粹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去则舍空。”临床无论何种类型的心脏病,心虚舍空,失眠惊悸是常见病症,心神失守,必暗耗心血,又是心病久治不愈之肇端,故安心神是治疗心脏病的重要环节,常用药如生龙齿、桂圆肉、夜交藤、合欢皮、炒酸枣仁、远志、琥珀等。
注重升提宗气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其动应衣,宗气泻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虚里动甚,急促难耐,喘息如绝,由宗气不守所致,宗气为积于胸中之大气,“贯心脉以助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从而推动心肺功能的正常发挥,心主血行血,得宗气之协调,才可搏运正常,宗气为病,虚多实少,往往出现心动异常、血行缓慢、肢体倦怠等临床表现。宗气虚不能职司其位而下陷,若遇劳累等因素,则诸气失之统摄。心气虚,胸阳不振,心血不运,则胸中憋闷,心悸,气短。宗气下陷,鼓动无力,则心悸,乏力,脉细弱。在整体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补益升提之品,补脾益肺,培补宗气,多选黄芪,补气而升清,选葛根生发脾胃清阳,柴胡升少阳之气,升麻升胃中之气。清阳之气上升,浊阴自然下降。
祛邪
血瘀心脉,痰饮内停是心脏病的常见两个类型,其本为虚,因虚致实。气有一息之不通,血有一息之不行。气郁血瘀,症以痛为主,常伴胸闷,憋气,心悸少寐,舌暗或有瘀点,脉沉细涩。方用柴胡疏肝散以解郁行气,活血祛瘀。上焦阳虚,痰浊之邪上乘,心气受阻,血瘀心经,证见胸闷,憋气,咳嗽咳痰,心悸胸痛,头晕,面色暗滞,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舌质紫暗,脉弦细。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以化痰通脉,痰浊一化,心阳豁达,百脉皆通。以上诸法,务求一通,祛邪勿忘扶正,化瘀行气之药多具香燥之性,易耗气伤阴不宜久用,久用必佐当归、白芍、沙参等益阴之品。
验案举例
患者,男,68岁。发作性心悸2年,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先后服用硝酸异山梨酯胶囊、稳心颗粒等药,效不显。时感心悸,全身乏力,平日健忘,情绪抑郁,烦躁,眼睑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口唇紫,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患者心气虚之象明显。药用:黄芪20g,黄精15g,红参10g,桂枝6g,薤白10g,麦冬10g,白芍10g,茯苓10g,白术10g,车前子15g,当归6g,川芎20g,丹参15g,酸枣仁20g,黄连6g。12剂药后诸证皆愈,随访近半年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