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固定联合应用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3-01-23王小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4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B型骨盆

王小辉

(铁岭市中心医院外二科,辽宁 铁岭 112000)

内外固定联合应用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小辉

(铁岭市中心医院外二科,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观察研究内外固定联合应用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内固定术组)24例和观察组(内外固定联合应用组)24例,然后将两组中不同Tile分型的Matta评估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Tile分型的Matta评估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内外固定联合应用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并发症控制也相对较佳。

内外固定联合应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应用效果

骨盆骨折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一类骨折,其致残率与致死率均相对较高,因此临床对其治疗的重视程度较高,同时对其治疗方法的研究报道也较多,以往临床中较为常用的内固定治疗方式效果仍有提升的空间[1],近些年来临床中出现的内外固定联合应用的方式效果日益受到肯定,争议也存在。本文中我们就内外固定联合应用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内固定术组)24例和观察组(内外固定联合应用组)24例。对照组的24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53.4±6.3)岁,Tile分型:B型11例,C型13例;致伤原因:车祸20例,其他原因4例。观察组的2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53.3±6.5)岁,Tile分型:B型11例,C型13例;致伤原因:车祸21例,其他原因3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Tile分型与致伤原因构成数据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内固定术治疗,麻醉后首先于耻骨联合上做一个横切口,分离各层肌肉及肌纤维,分离及行有效保护后再将骨盆上的突起,然后以钢板进行有效内固定,最后进行其他后期处理等。观察组则以内外固定联合应用的方式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以前路钢板与重建钢板对骨折进行有效复位及固定,然后再以外固定架对残余移位进行有效调整处理,再根据实际情况打入克氏针,以螺纹钉固定,将外固定器进行调整及固定。然后将两组中不同Tile分型的Matta评估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以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且无不适感,同时活动及其他功能均正常为优,以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存在轻微不适感,同时活动及其他功能虽未达到正常,但接近正常为良,以患者治疗后存在中度不适感,且存在一定的活动受限等情况为可,以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为差[2]。优+良为总优良。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处理数据为软件SPSS15.0,其中的计数资料(性别、Tile分型与致伤原因构成、不同Tile分型的Matta评估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计量资料(年龄)分别进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中不同Tile分型的Matta评估优良率比较

对照组中Tile分型B型者中:优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总优良9例,总优良率为81.82%,C型:优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总优良11例,总优良率为84.62%;所有患者:优12例,良8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20例,总优良率为83.33%。观察组中Tile分型B型者中:优8例,良2例,可1例,差0例,总优良10例,总优良率为90.91%,C型:优8例,良5例,可0例,差0例,总优良13例,总优良率为100.00%;所有患者: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0例,总优良23例,总优良率为95.83%。观察组中Tile分型B型、C型及所有患者的总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中共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1例周围组织损伤,共发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为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骨盆骨折是各类骨折中较为严重的一类,而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又是其中相对严重的一类,有研究显示,此类患者的病死率高达10%左右[3-4],危害较大,因此对其进行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多,而以往临床多以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相对较佳,但是提升的空间仍相对较大,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改进,因此近些年来临床中出现较多以内外联合应用治疗本病的研究,效果日益受到肯定的同时,临床报道研究的差异也存在,故本文中我们就内外固定联合应用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研究,结果显示,其较单纯内固定术患者表现出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不同Tile分型患者的Matta评估优良率均相对更高,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却相对更低,从而肯定了其治疗的综合效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内外固定联合应用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并发症控制也相对较佳。

[1] 杨劲松,刘衡,佟言,等.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J].甘肃医药,2012,31(9):686-687.

[2] 刘连涛,任栋,王鹏程.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外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4):485-489.

[3] Wu CL,Tseng IC,Huang JW,et al.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 Biomed J,2013,36(2):77-83.

[4] 张奉琪,王慧娟,张奇,等.内外同时固定治疗重度不稳定骨盆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2):133-135.

R683.3

B

1671-8194(2013)24-0118-02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B型骨盆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验 血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不同密度梯度的多层流体界面上的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