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产后风1例
2013-01-23李龙芬邵中兴
李龙芬,邵中兴
(湖北鄂州市中心医院,湖北鄂州436000)
患者,女,36岁,就诊日期2011年4月16日,自诉10年前产后感受风寒,加之劳累,出现全身恶寒,背部冷痛以肩腰足跟为甚,平时自汗乏力,夏季少汗,恶寒彻骨,天气变冷及经期加重,睡眠不佳,纳差,间断服中药及针灸理疗治疗,效果欠佳。30岁后月经周期不正常,经色淡,量少。近3月来因治疗中断,症状加重,遂来我院门诊治疗。既往史:盆腔右阔韧带肌瘤手术3年。舌质稍暗,苔白,脉沉弦。辅助检查:血沉、抗“O”均正常。中医诊断:痹症(冲任损伤,气血不足,寒湿内侵)。治则:温经散寒、益气活血、调补脾肾。治疗方法:采用针刺、穴位注射、隔姜灸联合治疗。
针刺取穴:百会、风池、颈夹脊、大椎、膈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下脘、气海、大横、中极、子宫、关元、天枢、中脘、内关、合谷、血海、梁丘、风市、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三阴交、复溜、太溪、照海。患者采取俯卧或仰卧位,穴位定位参考新世纪规划教材第2版《针灸学》,穴位常规消毒后,进行针刺,百会穴平刺进针,风池用直刺,颈夹脊及背俞穴均向脊柱斜刺,四肢及腹部穴位均直刺。以上穴位均行平补平泻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40 min,每10 min行针1次,加强针感,每日1次。
穴位注射取穴风池、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风市、膈俞、阳陵泉、绝骨,每天选取2~3个穴位,交替针刺,选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7号注射针头,抽取野木瓜注射液(广东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1243)4 ml,对所取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按针刺手法取穴进针,患者有针感后,回抽无血方可推药,每穴1~1.5 ml,出针后按压针孔,隔日1次,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隔姜灸取穴:肺俞、脾俞、肾俞、命门、中脘、关元、天枢。每日选3~5穴,选用姜汁丰富的老姜,切成厚0.5 cm,直径3~5 cm的薄片,在其中央多处刺穿成孔,上置艾炷,放在所选穴位皮肤上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提起,随后放下再灸,反复进行,每次灸3~6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患者躯干腰背穴位和腹部穴位隔日轮换取穴,治疗当日仰卧位取腹部穴位针刺,其背俞穴采用隔姜灸治疗,注射穴位选腹部和肢体穴位;次日须俯卧位取躯干腰背穴位针刺,其腹部穴位采用隔姜灸治疗,穴位注射选腰背及肢体穴位。头项部及四肢穴位每日取3~5穴,以上交替体位治疗连续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精神好转,食欲较前转佳,自汗减轻,5个疗程后,肢体关节冷痛减缓,月经量较以前稍增多,全身恶寒程度减轻,为求进一步巩固治疗,继续针刺。8个疗程后,食欲正常,注意少摄食生冷瓜果,全身恶寒、关节冷痛症状消失,结束治疗。嘱以后生活环境尽量避风寒,至今未复发。
按:产后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产后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原因,构成骨盆的关节及身体的所有部分处于松散状态,筋骨腠理闭合,使风寒包入体内,以全身肌肉关节的疼痛、怕风、怕冷为主要表现,但受累关节和肌肉无红肿。部分病人多伴有头痛、头晕、怕风、眼眶疼痛、眼睛干涩多泪,也有的病人关节和肌肉处有钻风感。
中医对于此病的辨证重在辨其疼痛的性质。肢体酸痛、麻木者,多属虚症;疼痛按之加重者,多为瘀证;疼痛游走不定者,为风;冷痛喜热敷而痛减者,多寒;重著而痛者,多湿。产后身痛治疗与一般风湿身痛不同,因产后气血俱虚,虽挟外邪,亦当重在养血益气为主,兼祛外邪。《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云:“此证多血虚,宜滋养,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则养血为主。”本例证属冲任损伤,气血不足,寒湿内侵。取百会穴升阳益气,风市、风池疏风通络,针刺肺俞、脾俞、胃俞、肾俞条畅脏腑气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采用腹针治疗,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和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方中中脘、下脘同属胃脘,合用有理中焦、调升降的功能,气海、关元培肾固本,四穴合用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故名为引气归元。天枢、大横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的作用,腹针的应用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从而使经络通畅、气血调达、筋脉得养。内关、膈俞行气活血,阳陵泉、三阴交合用健脾渗湿、调理肝肾。野木瓜注射液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穴位注射疗法除了具有针灸疗法的作用以外,还有药物的化学刺激和药理作用参与其中,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滞留于穴内,使针刺感应得以更强的发挥和延续,药物在作用神经系统和经络系统的同时,还在局部以弥散、渗透的方式进入血液和淋巴组织等细胞外液,又通过血液和淋巴液将药物带入更深的组织中,药物分解后,直接进入细胞内促进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强化针刺效能及药液对机体的作用。
背部督脉主一身之阳,调整人体正气,背部灸的方法可以调动体内的元阴元阳,疏通经络,增强人本身的真气动力,病情才能痊愈。艾灸中脘、关元调动体内阳气升发,引阳扶正是治疗之本。艾叶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具有温经通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