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患者伴发继发性反应性精神病1例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继发性精神病

李 飞

(辽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99)

肝硬化患者伴发继发性反应性精神病1例

李 飞

(辽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99)

肝硬化;继发性反应性精神病;心理治疗

近年来慢性肝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但导致继发性反应性精神病的临床少见,笔者遇到1例,特加以报道。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5岁,以“间断抽搐、意识障碍、昏迷” 反复发作4d由市中心医院转来我院。既往无精神病史,也无家族史。

笔者接诊时患者神志不清,对时间、空间概念不清,人物概念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双手轻微抖动。查体:T:36.2℃、P:119次/min、R:29次/min、Bp:145/86mmHg。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球结膜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不齐,腹软,腹移动性浊音阳性。入院后化验检查结果:TBIL:82µmol/L,ALT:65u/L,AST:98u/L,GGT:107u/L,HCV RNA:阳性,血氨、电解质正常;彩超提示:肝硬化、腹水,脾厚。给予:降颅压、抗昏迷、镇静、保肝对症治疗,症状减轻。

入院后,患者每隔3h左右,出现烦躁,谵语,神志不清,抽搐,面部和上肢明显,呼吸急促,最高:心率达到236次/分,血压达到165/135mmHg。给予安定静推,症状缓解,见患者大汗淋漓。入院后第3日23:20,患者抽搐发作时,笔者握住患者的手穴位按摩,谈话安慰,心理疏导,患者逐渐放松,入睡,可暂时不用镇静药物。于入院后第4日7:30,患者出现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给予“安定”,抽搐缓解,2h左右,反复发作。申请上级医院会诊。

中国医大二院教授会诊: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排除肝性脑病、狂犬病、排除中枢神经器质性病变,排除代谢病。通过语言诱导、良性刺激症状可缓解,恶性刺激可加重,患者畏疾忌医,惜命,既往工作、生活存在精神紧张、压力大的情况,认为是反应性精神病。治疗:减少陪护,给患者良性刺激,避免恶性刺激。给予“安定、水合氯醛”交替镇静。入院后第6天,神志恢复正常,回答问题正确。

住院47d后出院,病情明显好转,精神状态良好,腹水消失,查体无阳性体征,化验指标均明显好转。最后诊断:①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②继发性反应性精神病。

患者出院后,笔者经常电话随访患者1年多,患者未再出现精神异常情况。病情稳定。

2 讨 论

反应性精神病是由于剧烈或持续的精神紧张性刺激直接引起的,其临床表现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致病因素一旦消除或环境改变,并经适当的治疗,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反应性精神病的预后是良好的,且一般不再复发。

该病例早期明确诊断十分困难,需要与肝性脑病、中枢神经器质性病变、代谢病等多种疾病鉴别,如不慎重,易处理不当。因此,对肝病患者精神表现,要认真分析,要与多种疾病鉴别,慎重处理。

病毒性肝炎中往往存在抑郁和焦虑症状,国内权威机构一项保守统计显示,超过70%的慢性肝病患者都存在各种心理障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情感性精神障碍可使躯体疾病患者的躯体疾病恶化或加重,康复延迟,并增加社会功能缺陷和自杀的危险性。免疫系统与大脑功能存在相互关系,精神状态可能改变免疫功能并导致躯体疾病。故重视对伴有抑郁的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治疗,可能会有益于调节免疫功能紊乱,延缓肝硬化的进展[1]。

笔者经过多年的医疗临床工作,体会到语言是肝炎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给患者以启发、开导、劝说、鼓励,并以科学的道理,解除患者精神负担和顾虑,并区别不同类型,寓说理、疏导、同情、安慰、暗示等方法于治疗之中,以解除患者紧张、郁闷、恐惧等心理状态,使患者心理稳定,对治疗充满希望。

[1] 张建良,殷科珊.肝硬化病人伴发抑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J].世界感染杂志,2008,12(8-6):436-437.

R575.2;R749

:B

:1671-8194(2013)06-0288-01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继发性精神病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完形填空专练(五)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精神病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