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

2013-01-23千艳红赵巧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5期
关键词:踝肱患肢肢体

千艳红 张 玮 赵巧云

(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普外二区,河南 焦作 45400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

千艳红 张 玮 赵巧云

(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普外二区,河南 焦作 454002)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 59 例(73 条肢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9 条肢体采用介入治疗,24 条肢体采用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 72 条肢体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患肢皮温升高,静息痛消失,1 条肢体无显著变化,术前踝肱指数(0.43±0.15),术后踝肱指数(0.84±0.19),术后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7,P < 0.05)。本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改善下肢缺血,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治疗;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腹主动脉 末端到下肢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从而发生肢体急慢性缺血综合征[1]。是导致肢体缺血的主要因素,又是老年致残关键因素[2]。笔者对我院59例(73条肢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腔内介入手术治疗或腔内外联合疗法,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9例,共73条肢体,男性43例,女性16例,年龄56~89岁,平均年龄(72.6± 7.7)岁,病程7d~10a,平均病程(4.2±0.8)年。所有患者均出现严重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足趾坏死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DSA、CTA或MRI检查确诊。其中单纯髂动脉病变12条肢体,单纯股ā动脉病变21条肢体,单纯小腿动脉病变10条肢体、髂动脉+股ā动脉病变9条肢体、股腘动脉+小腿动脉病变15条肢体、髂动脉股ā动脉+小腿动脉病变6条肢体。主要的内科合并症有高血压44例,冠心病35例、高血脂32例、糖尿病23例、脑梗死6例。根据Fantain临床分期:2期4例,3期37例,4期18例。

1.2 方法

本组49条肢体采用介入治疗,24条肢体采用介入联合手术治疗,其中9条肢体为介入联合搭桥治疗,14条肢体为介入联合取栓、内膜剥脱治疗,介入联合手术治疗均为1期完成。

1.2.1 术前护理

①常规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全身动脉性疾病,是外周血管的表现,大部分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常常伴有心肺功能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因此,术前既要进行常规检查,又要加强心肺功能检查,将血糖、血压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稳定后进行治疗。②心理护理: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下肢疼痛、活动受限及对疾病相关知识匮乏等因素,会对术后效果不佳出现担心、焦虑、紧张等心理。护士需加强健康教育,耐心与患者多沟通,告知患者不良心理可使机体体抗力降低,影响术后恢复,耐心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医生临床经验、技术水平及手术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顾虑,树立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③疼痛护理:静息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疼痛的加剧及缓解可直接反映病情轻重。对患者的肢体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肢体疼痛严重,遵医嘱使用曲马多或派替叮,镇痛药物应用后,可有效控制疼痛症状,从而缓解肢体局部缺血程度。④严格禁烟:尼古丁、一氧化碳是强烈的缩血管物质,是造成下肢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尼古丁吸入人体后能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血压升高,且可直接作用在动脉壁上,导致动脉内膜受损,诱发血小板聚集与脂质浸润,加快血液凝固直至高凝状态,又可减慢血流速度,加大血液粘稠度,肢体血流缓慢使大量血小板聚集而造成动脉血管栓塞[3]。因此,向患者解释吸烟的危害性,严格督促应禁止吸烟且远离吸烟环境,防止被动吸烟。

1.2.2 术后护理

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应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动脉血气分析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人工血管旁路术后血压监测为1次/h,遵医嘱补充充足的血容量,避免低血压时血流缓慢造成人工血管吻合口出现血栓。②患肢护理:密切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情况,监测患肢的颜色、温度、足背与胫后动脉搏动、感觉、运动功能、毛细血管充盈度、是否肿胀、疼痛等情况。注意患者进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后患肢肿痛、压痛等是否出现进行性加剧现象,避免发生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4]。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术侧肢需平放24h,且采用沙袋压迫穿刺点6h~8h,对穿刺处是否出血、皮下血肿等进行密切观察。患肢不适合热敷,防止局部皮温升高,加大耗氧量,使缺血症状更加严重。如果患者下肢留置导管,要保持导管通畅,并妥善固定,避免导管脱落与阻塞。若导管引出皮肤处,应给予0.05%碘伏进行消毒,1次/d,并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出现局部切口感染与导管菌血症。③用药护理:由于体内植入人工血管与支架等异物,会使血液中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沉积于异物内,而形成血栓,因此,术后24h内常规应给予抗凝药物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1次/12h,持续给药5d后改用华法林2.5~5mg,1次/d,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同时给药2~3d。给药期间应定期对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进行密切监测,1次/d,并对患肢皮肤、黏膜、牙龈是否发生出血及穿刺、切口处是否发生渗血等情况进行观察。④早期活动护理:术后应早期指导患者功能训练,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与舒张的交替运动训练,因为肌肉挤压运动可加快静脉回流,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使术后生活质量提高[5]。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给予合理的卧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取平卧位,抬高患肢45°,坚持2~3min,再将双足下垂床边3min左右,半卧2~3min,并经行踝部与足趾训练,重复训练5次~10次,3次/d,可有效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对肢体功能恢复有较大帮助。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t检验,计量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检验。

2 结 果

本组59例(73条肢体),其中72条肢体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患肢皮温升高,静息痛消失,1条肢体无显著变化,术前踝肱指数(0.43 ±0.15),术后踝肱指数(0.84±0.19),术后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术前,相互比较,t=4.5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再加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动脉硬化闭塞症已逐渐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其好发于双下肢,致残率较高,所以,治疗显得尤为重要[6]。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及缺血坏死等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临床症状。其康复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治疗过程,术前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如有突发病症或并发症等,及时进行处理,术后严密监测患肢皮温与血运恢复状况,加强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总之,合理有效的护理对促进患肢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韩丽芳.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8(1):74-75.

[2]陈锋华,刘威.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9(15):314-315 .

[3]徐小芹.老年患者急性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33):183-184.

[4]马瑟琴,张玲.血管内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62-63.

[5]全忠英,过 永勤,吴晓 俊.人 造 血管旁路移植 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0例的术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1):25-26.

[6]王晶晶,胡芳.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6):72-73.

R473.6

:B

:1671-8194(2013)05-0314-02

猜你喜欢

踝肱患肢肢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踝肱指数与冠心病发病率研究
老人腿不好,及时量“脚踝血压”
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