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寰枢关节错缝失眠的相关研究进展

2013-01-23唐艺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2期
关键词:寰枢颈性颈椎病

唐艺洪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寰枢关节错缝失眠的相关研究进展

唐艺洪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目的 为了解目前对寰枢关节错缝失眠研究现状。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1990年至2012年的文献,对目前报道的寰枢关节错缝和颈性失眠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以往颈椎病及颈性失眠的治疗中,多注重下颈段而忽略上颈段的寰枢关节,对寰枢关节错缝失眠关注较少,治疗手段有局限性。结论 提示今后的研究中重视寰枢关节及其相关疾病研究并探讨规范的多样化治疗方法。

寰枢关节错缝;失眠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颈椎病引起的失眠称“颈性失眠”[1]。寰枢关节错缝失眠是颈性失眠的一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寰枢关节错缝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目前寰枢关节失眠的研究现状,现将近20年来与关节错缝及颈性失眠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寰枢关节错缝相关研究

1.1 寰枢关节错缝生理病理

黄永[2]研究发现:颈部运动的关键在于寰枢关节,周卫等[3]通过对上颈段解剖的观察,寰枢关节X线平片的分析说明:①枢椎到寰椎横突之间的椎动脉形状变化较大,有直柱状,C型或L型,而且头颈运动时,整个颈椎中上颈椎活动接近50%,而枕骨与寰椎几乎是一起活动,所以上颈椎的错位主要发生在寰枢关节。②第l、2、3颈神经后支在其中有几处最容易受到挤压和刺激:一是枕下神经在枕下三角穿出空隙窄小;二是枕下神经从寰椎后弓下缘和枢椎椎板上缘之间穿出后,紧贴头下斜肌并围绕它转半圈后,向上向内活动。寰枢的错缝和头下斜肌的痉挛直接会影响枕大神经,这也是临床上产生枕、头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③枢椎共有10块肌肉附着。其中两侧的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颈半棘肌自枢椎棘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使枢椎成为上颈段旋转活动的中心点,这些肌肉单侧收缩使头颈旋转,两侧收缩使头部后伸,所以两侧肌肉协作是保证头颈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平时过于受力或者风寒的刺激、姿势不当等原因都会引起颈部肌肉的紧张、痉挛或者劳损、松弛,加上寰枢外侧关节的衰退等因素,从而造成了寰枢关节错缝不协调的病理基础。因此寰枢关节错缝的发生, 与其独特的解剖生理结构有密切关系。然而在以往颈椎病治疗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下颈段而忽略了稳定性差更容易受损的寰枢关节。

1.2 寰枢关节错缝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眩晕(83.7%)、头或枕部疼痛(53.3%)、恶心呕吐(51.5%)、失眠或困倦、视力疲劳、耳鸣、颈痛等。少有病人还存有面部麻木、胃肠不适、胸闷气短、四肢麻胀等症状。在相关报道中,以眩晕为多见,头或枕部疼痛次之。失眠只有唐艺洪[4]在龙氏手法复位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导致颈性失眠60例中有报道。

1.3 治疗方法

王跃龙[5]坐卧位不同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24例,治愈率达100%。易立明[6]用手法并中药治疗寰枢关节错缝18例,治疗时间l9个月,结果优11例,占61%;良5例,占28%;进步例,占11%。陈宏伟等[7]电针结合推拿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79例结果:79例寰枢关节素乱症患者,治愈45例(57%),显效27例(34.2%),好转6例(7.6%),无效1例(1.2%),总有效率为98.8%。智兆军[8]龙氏正骨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失稳引发的眩晕234例经1~3个疗程的治疗,234例患者治愈率为100%。赵金风等[9]角度牵引、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79例,10d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隔5d,最短3d,最长4个疗程。结果治愈57例,占72.1%,好转19例,占24%,无效3例,占3.8%。唐艺洪[4]用龙氏手法复位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导致颈性失眠6O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从上述文献发现,治疗寰枢关节错缝仍以手法为多,结合中药、针灸、牵引等治疗手段为辅。

2 颈性失眠的相关研究

俞中平抽查150例颈部疾病患者中,出现失眠者101例,发生率占67.3%。对101例失眠患者作手法松解治疗后探讨颈性失眠的机理可能有:①颈椎影响脑干供血不足,从而影响睡眠质量;②颈颅部肌筋膜张力增高影响颅内血供,导致包括脑干在内的颅内脏器的供血不足,引发包括失眠在内的各种症状。治疗上通过按压松解颈颅部肌筋膜,改善颅脑血供,治疗失眠等症效果明显。周智毅等对颈性失眠病理特点和中医治疗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研究。中医治疗颈性失眠主要有:①穴位按摩治疗: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摇正法、短杠杆微调法。②针灸治疗:黄敏刺五加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颈性失眠62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1年后随访20例,复发1例,复发率5%。粟漩等把101例颈性失眠患者分成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双侧颈夹脊穴,药物治疗口服舒乐安定片、芬必得片,结果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而远期疗效针刺组明显优于药物组。针刺穴位,不仅可以纠正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改善血流速度,提高脑血流量,而且这一疗效具有持续性和积累性。韦立新针刺配合中药烫熨治疗颈性失眠56例,结果治愈23例,占41.07%;好转29例,占51.79%;无效4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在颈性失眠相关研究中,针对于最不稳定的寰枢关节错缝失眠也仅有唐艺洪一篇报道。在颈性失眠的治疗中,也主要以手法及针灸经络和夹脊俞穴位为主,采用特定的经筋结点治疗国内未有相关报道。

3 小 结

综上所述,寰枢关节具有特定的生理结构和病理特征,稳定性差,头部旋转运动的90%发生在寰枢关节,是颈部最容易损伤的部位。从上述的文献中发现,在以往颈椎病及颈性失眠的治疗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下颈段而忽略了稳定性差更容易受损的寰枢关节。在对寰枢关节错缝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眩晕”、“头或枕部疼痛”、“恶心”等,对“失眠”的关注则较少,国内只有唐艺洪有一篇报道。在对寰枢关节错缝及颈性失眠的治疗中,多采用手法和针灸治疗,针灸主要选经络和夹脊俞穴,而采用特定的经筋结点治疗国内未有相关报道,治疗上有局限性。提示今后的颈椎的相关研究中对寰枢关节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寰枢关节除了引起眩晕、头或枕部疼痛、恶心等症状外,也是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治疗上宜探讨规范的多样化治疗方法。

[1] 李梅.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51-52.

[2] 黄永.牵引加旋转复位扳法为主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47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12(8):56-57.

[3] 周卫,蒋位庄,李星,等.寰枢关节错缝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1996,87(8):482-484.

[4] 唐艺洪.龙氏手法复位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导致颈性失眠60例[J].河北中医,2010,32(9):1371-1372.

[5] 王跃龙.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24例[J].针灸推拿,2006,15(1):30.

[6] 易立明.手法并中药治疗寰枢关节错缝18例[J].中医正骨,2000,12(3):37-38.

[7] 陈宏伟,姚杰良,唐永春.电针结合推拿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79例[J].四川中医,2006,24(2):97-98.

[8] 智兆军.龙氏正骨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失稳引发的眩晕234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11):878-879.

R681.5

A

1671-8194(2013)22-0078-02

猜你喜欢

寰枢颈性颈椎病
寰枢关节的解剖与功能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31例临床诊治观察
基于筋骨理论探讨“筋出槽,骨错缝”与青少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关系*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