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MRI与CT特点分析
2013-01-23戴世杰
杨 朋 戴世杰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吉林 梅河口 135000)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MRI与CT特点分析
杨 朋 戴世杰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吉林 梅河口 135000)
目的 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 MRI与 CT 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 2009 年 7月至 2012 年 7 月间我院收治的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患者病例 32 例,回顾性分析其 MRI、CT 检查结果,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的临床特点。结果 32 例患者中,CT 征象呈现出明显的囊状膨胀、硬化改变、磨玻璃样;MRI征象呈现出膨胀样改变、自然孔道发生明显变形,组织成分不同其 MRI表现也存在差异。结论 采取 MRI与 CT 检查对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术后评价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关注。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MRI;CT;诊断;治疗
临床上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为不明原因的一种骨病变,在3~15岁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临床上一般将其分成单骨型、多骨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征这三种分型。该病症的病变发展相对缓慢,对于多骨型而言,有2/3的患者在10岁之前未见明显临床症状,对于单骨型患者一般是在20~30岁之后才能够表现出一些典型的临床症状。有一部分患者会无任何症状,在发生脑外伤后行X线平片、CT检查等过程中偶然确诊。多数情况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会对全身各骨造成累及,颅骨为好发部位[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MRI与CT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患者病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13例,女19例,年龄13~57岁,平均(27.6±12.4)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有19例患者存在明显的面部畸形,病变部位局限性隆起并合并有局部疼痛症状,有4例患者眼球突出,并有3例患者的视力明显降低,1例患者的听力下降,并有1例患者存在鼻塞症状,无明显症状5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均行MRI、CT检查,而后统计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MRI、CT对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进行检查的临床特点。
1.2.2 检查方法
CT检查:所用仪器为64排CT,购自美国GE公司,检查过程中保持患者平卧位,扫描范围在眼外眦到头顶之间,相关扫描参数为:管电流量150mAs,管电压120kV,检查野250mm,准直32mm×0.625mm,螺距0.969∶1,矩阵512×512,重建间隔5mm,层厚5mm,螺距0.625∶1,扫描时间为3~5s。首先对患者展开平扫,得轴位像,而后将薄层图像在AW4.2工作站展开图像后处理,以多平面重组法(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对冠状位、矢状位、VR像进行重建[2]。
MRI检查:所用仪器为3.0T超导型磁共振仪,购自美国GE公司,采取头部8通道线圈对患者展开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在行2例平扫之后展开增强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扫描。序列为SE T1WI,FSE T2WI,T2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相关参数:层间距1.5mm,层厚5mm,视野230mm×230mm,扫描矩阵384×512。增强扫描为Gd-DTPA0.1mmol/kg,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后,采取GEAW4.4P工作站对图像展开分析并进行数据记录[3]。
2 结 果
2.1 诊断结果
研究中32例患者中单骨型6例,包括额骨2例,顶骨2例以及枕骨2例;有26例患者表现为多骨型,包括上颌骨5例、额骨5例、蝶骨5例,下颌骨4例、眼眶4例、顶骨4例、颞骨2例、颧骨2例、枕骨2例、鼻骨1例、筛骨1例、犁骨1例。本组32例患者中有19例病变跨越中线对双侧颅面骨造成累及。
2.2 CT与MRI影像表现
CT表现:累及骨表现出明显的弥漫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膨胀、畸形、骨质增厚,32例患者的CT表现:①本组有9例患者呈现囊状膨胀样改变,包括3例单囊和6例多囊,CT征象为圆形或者是不规则形膨胀性破坏区,边缘多数存在硬化,内部存在斑点状钙化、骨化影,存在比较清晰的边界。②本组有4例患者呈现为硬化改变,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发生均匀一致性增高,且皮髓分界发生明显消失。③本组有6例患者呈现磨玻璃样改变,主要为颅面骨膨胀性改变中的密度均匀增高并表现出明显的磨玻璃样。④本组有13例患者表现出混合型,呈现出一种类型为主且多种类型并存的状态。
MRI表现:病变对骨质造成累及,且发生增厚现象,不具有较为清晰的皮髓分界,改变以膨胀样为主,自然孔道发生显著变形,孔道内血管走形发生明显扭曲,不同的组织成分其MRI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表现出长、等T1、T2信号,具有比较清晰的边界,在本组32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在T1上表现出等、低混杂信号,在T2上表现出低信号,并有3例患者表现出明显的高信号,间内存在无信号骨化以及钙化影;DWI表现出稍高信号或者是无信号征象,有3例患者在增强后表现出比较显著的不均匀强化。
3 讨 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CT和MRI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进行检查时的征象特征主要表现出病变部位骨质呈现明显的膨胀样改变,对周围自然孔道、裂隙及软组织产生累及,并且会表现出跨越颅缝生长同时累及多骨[4]。本组患者的CT包括有:①囊样改变。②磨玻璃样改变。③硬化改变。一般情况下CT表现以一种类型为主,且呈现多种类型并存的状态,各种征象能够发生相互间转化。病变不同的骨样组织、纤维组织、骨小梁成分比例会使得MRI信号表现发生明显差异,所以能够利用MRI信号表现来对病理成分进行准确的判断。若是主要为纤维骨样组织时,MRI会表现出T1WI中、低信号,T2WI高、较高信号,在进行增强后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化[5]。在病变表现出主要为纤维组织时,MRI会呈现出T1WI、T2WI低信号饿征象,增有研究指出,T2WI信号高、低同骨小梁以及骨样组织成分的多少存在显著关系,DWI同骨髓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大多数情况下会表现出明显的强化。若是病灶中存在大量骨小梁和少量的纤维组织,MRI则会表现出明显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并且表现出膨胀样改变,周围存在骨硬化缘,周围软组织发生比较显著的肿胀,目前在临床上该类型比较常见[6]。
[1]张家亮,赵尚峰,刘浩成,等.视神经管减压术在颅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3):404-407.
[2]余永桂.不常见影像学表现腰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1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8):143-144.
[3]舒思远,张成国,喻登明,等.胸腔内生性肋骨骨化纤维瘤误诊为软骨瘤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1):1051.
[4]高鹏宇,张华文,张军胜.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比较影像学诊断(附13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5):286-288.
[5]杜海峰,孙百胜,姜辉,等.CT和MRI检查诊断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六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7):667-668.
[6]肖铮,孙勇,顾亚律,等.锁骨嗜酸性肉芽肿伴骨纤维组织增生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6):479-480.
R445
:B
:1671-8194(2013)08-01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