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在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探究

2013-01-23阮文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降钙素感染性病毒性

阮文清

(湖南省隆回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邵阳 422200)

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在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探究

阮文清

(湖南省隆回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邵阳 422200)

目的 探讨分析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以及疾病的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有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108 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的当天,使用药物治疗之前行血常规、血清降钙素原以及细菌血培养的检查。并对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以及病毒性感染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如果以 PCT ≥ 1.0 ng/mL 为阳性阈值,则有 13 例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是阴性的,占 20.63%,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中,有 31 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是阴性的,占 88.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在检测细菌感染方面的敏感度为 79.37%,特异性是 88.57%。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能够比较有效地反应患者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进展的情况,对患者感染的诊断以及疾病的预后判断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临床上的诊断、治疗以及疾病的预后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降钙素原;感染性疾病;诊断及预后

降钙素原是一种主要由人体的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当人体受到细菌、真菌等感染的时候,体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会升高。临床上对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可以帮助对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由于血清降钙素原对细菌性感染以及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1]。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以及相关产生的菌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等,成为临床上的难题[2]。通过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帮助患者早期获得康复,防止疾病的恶化。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作为临床上新的诊断指标,正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对我院感染性患者的降钙素原进行定量检测的研究,探讨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对感染性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08例,所有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性疾病。10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69,男女比例大约为1∶1.77。患者年龄最小为19岁,年龄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41.39±10.34)岁。所有的108例患者都在收治住院的第1天,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之前,就行降钙素原、血常规以及血细菌培养检查。待检查结果回报后,将108例患者按照检查结果分为病毒性感染组和细菌性感染组。其中病毒性感染组有35例患者,细菌性感染组有63例患者。

1.2 仪器和试剂

应用希森美康的XT2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血常规分析。采用Roche公司的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所用的试剂同样是Roche公司所产的。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血培养进行细菌鉴定。

1.3 降钙素原的结果判定

按照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分为以下四个等级,分别为:<0.1ng/mL、0.1~0.5ng/mL、0.5-2.0ng/mL以及≥2.0ng/mL。降钙素原的正常参考值是0.05ng/mL以下。本组研究采用PCT≥1.0ng/mL作为阳性阈值。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两组数据的对比计数采用χ2检验进行验证。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根据所有患者检验检查的结果,如果应用PCT≥1.0 ng/mL作为阳性阈值,在细菌感染组的63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是阴性的,占20.63%。这些患者都是临床上局部的感染或者是较为轻症的感染。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结果介于0.1~0.5 ng/mL的患者有36例,占57.14%,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结果介于0.5~2.0 ng/mL的患者有12例,占19.05%,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结果≥2.0 ng/mL的患者有2例,占3.17%。在病毒感染组的35例患者中,以PCT≥1.0 ng/mL作为阳性阈值,则有31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是阴性的,占88.57%,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结果介于0.1~0.5 ng/mL的患者有2例,占5.71%,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结果介于0.5~2.0 ng/mL的患者有1例,占2.86%,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结果≥2.0 ng/mL的患者有1例,占2.86%。两组数据比较,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在检测细菌感染方面的敏感度为79.37%,检测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是88.57%。

3 讨 论

由于临床上存在不规范的用药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等情况的存在,导致血液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3]。对于老年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打击往往是十分沉重的。对于血液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细菌血液培养仍然被认为是金标准。但是一次细菌血培养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结果回报。临床上,如果等待细菌血培养的结果回报,则可能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血清降钙素原作为一种新型的感染性炎症的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已经逐渐得到临床上的认可[4]。由于对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能够比较简便、快速地诊断感染性疾病,成为近期临床上的研究热点。相关的基础研究表明,降钙素原主要是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并分泌,平时在健康人的血清里面的含量非常少,很难检测出来。当患者出现细菌感染时,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会出现明显的上升,并且随着患者感染情况的变化,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会相应的出现变化。通过本组研究的结果说明,当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在0.1 ng/mL以下时,患者主要是发生病毒性的感染或者是轻微的或者局部的细菌感染。而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在0.1 ng/mL以上时,患者常常是发生了严重的病毒性感染或者是细菌性的感染。如果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在0.2 ng/mL以上时,则患者主要出现的是严重的细菌性感染。本组研究中的108例患者中,局部的感染或者是较为轻症的感染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和病毒性感染的患者的数据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为严重的细菌性感染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都是在0.1 ng/mL以上,和病毒性感染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我们认为,血清降钙素原能够比较有效地反应患者感染性疾病的病情及其病情进展的情况,对患者感染的诊断以及疾病的预后判断都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对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疾病的预后方面,均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李妍淳,胡志东.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0,37(4):262-264.

[2]陈社安,李炜煊,麦爱芬,等.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 (4):416-417.

[3]王凯飞,沈定霞,刘朝军,等.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结果的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3):243-246.

[4]徐爱蕾,王为.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学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242-244.

R446

:B

:1671-8194(2013)08-0094-02

猜你喜欢

降钙素感染性病毒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7》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早期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