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配血标本检测及临床输血中的价值

2013-01-23许丽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3期
关键词:抗人微柱交叉

许丽影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观察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配血标本检测及临床输血中的价值

许丽影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配血标本检测及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14例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传统抗人球法以及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试验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配血法的不完全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配血法(P<0.05);微柱凝胶法抗体筛查的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法(P<0.05);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法与传统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的直接抗人球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具有试验结果准确、试验结果敏感、试验标本量少、试验结果保存时间长、试验过程易于标准化、试验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微柱凝胶技术;临床配血;标本检测;临床输血

输血治疗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治疗方法。血型鉴定的准确性以及交叉配血结果的准确性是安全输血的保证,可以有效的避免溶血反应的发生[1]。传统的配血方法为凝聚胺法,同时凝聚胺法也作为不完全抗体鉴定的主要方法。而抗人球法目前被认为是不完全抗体鉴定和配血的金标准方法,笔者分别使用凝聚胺法、传统抗人球法以及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14例标本均为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接受治疗并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5例,女性患者289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34.78±10.69)岁。其中112例患者具有妊娠史、235例患者具有输血史、25例患者具有交叉配血不合史。

1.2 试剂和仪器

检测试剂:检测使用的抗A、抗B、抗D血型定型试剂、ABO、RhD血型定型试剂卡(单克隆抗体)以及血型不完全抗体检测卡(抗人球蛋白交配血卡)由长春博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广谱抗人球蛋白、聚凝胺、谱细胞、筛检细胞等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

检测仪器:采血使用含有EDTA-K2抗凝剂的负压真空采血管,离心机为血清学专用离心机和微柱凝胶卡专用离心机。

1.3 实验方法

交叉配血:所有614例患者均同时使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具体操作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抗体筛查:对具有妊娠史、输血史、交叉配血不合史的372例患者均同时使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试验,具体操作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使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不相合的患者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采用传统抗人球蛋白试管法以及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法进行试验,具体操作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交叉配血

614例进行交叉配血的患者中,18例患者的微柱凝胶配血结果出现主侧或者次侧凝集,交叉配血不合率为2.93%;7例患者的凝聚胺配血结果出现主侧或者次侧凝集,交叉配血不合率为1.14%。微柱凝胶配血法的不完全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配血法(P<0.05)。

2.2 抗体筛查

372例进行抗体筛查的患者中,19例患者的微柱凝胶法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抗体筛查阳性率为5.11%;8例患者的凝聚胺法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抗体筛查阳性率为2.15%。微柱凝胶法抗体筛查的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法(P<0.05)。

2.3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18例交叉配血结果不合的患者中,9例患者传统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为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50.00%;10例患者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法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为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55.56%。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法与传统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的直接抗人球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输血治疗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试验、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试验以及血液免疫学检查等,所有试验的原理均为抗原-抗体。传统的试验方法主要有盐水法以及抗人球蛋白法等。盐水法的操作比较简单,但对于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极低;抗人球蛋白法是输血中最经典的金标准法,但试验过程的操作比较复杂,试验时间比较长,对操作者的要求也比较高,从而限制了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2]。

凝聚胺法是临床上使用的新型试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试验原理是通过低离子介质降低标本介质的离子强度,从而使用红细胞间的距离减小,促进血清中的抗体与红细胞发生特异性的结合[3]。但凝聚胺法具一定的局限性,其试验结果受到冷凝集素以及血浆蛋白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对于Kell血型系统中的抗K抗体无法检出,在临床应用中,易导致特殊血型被漏检[4]。

微柱凝胶技术的本质是抗人球蛋白试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十分常用的红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在微柱凝胶卡中,含有具有大分子密度梯度的溶液以及抗人球蛋白试验,不必对红细胞进行洗涤即可以进行微柱凝胶试验,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试验的敏感度,并且微柱凝胶法还可以检测出其他传统方法无法检出的凝集强度比较弱的抗体[5]。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的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相比,对试验人员的要求比较低,并且试验操作比较简单,试验时间比较短,试验操作易于标准化,试验结果判读简单并易于保存,是一种适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红细胞血清学检测技术[6]。

本组研究中,微柱凝胶配血法的不完全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配血法;微柱凝胶法抗体筛查的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法与传统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的直接抗人球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研究中,18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中,有17例患者的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说明不完全抗体的存在是导致交叉配血不相合的主要原因。患者具有妊娠史、输血史、反复输血史是产生不规则抗体的高发因素,本组372例具有妊娠史、输血史、反复输血史的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达到5.11%,因此,在输血治疗前,对于具有妊娠史、输血史、反复输血史的患者,在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要更加仔细,以防止漏检的发生。

综上所述,微柱凝胶技术具有试验结果准确、试验结果敏感、试验标本量少、试验结果保存时间长、试验过程易于标准化、试验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Leitch K,Forrest A,Mitchell R.A preliminary tiral of the gel test for blood group serology[J].Br J Biomed Sci,1993,50(4):64-69.

[2] Labgston MM,Procter JL,Cipoloue KM,et al. Evaluation of the ger system for ABO grouping and D typing[J].Transfusion,1999, 39(3):300-304.

[3] 马曙轩,刘景汉,李锡金,等.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22(2):145-146.

[4] 田爱民,王玉洁.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法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2004,22(3):21-23.

[5] 徐光明,周炳能.两种方法在临床配血工作中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3):361-362.

[6] 郭勇,向尹,石小彬.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J].四川医学,2010,31(8):1176-1178.

R457.1

B

1671-8194(2013)33-0066-02

猜你喜欢

抗人微柱交叉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行业标准的研究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用于交叉配血的价值对比
基于空气紊流的中空底孔微柱阵列设计及强化散热数值研究
交叉配血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的结果及差异比较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集成微柱阵列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验证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