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学角度论述书法的养生保健作用
2013-01-23章进
章 进
(海安县中医院,江苏 海安226600)
中医学与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的两株瑰丽奇葩。中医学使人身体健康,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书法除实用价值外还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笔者习书50余年,从医42 a,悬壶研墨,医墨相辉,虽然缺乏入木三分的功力,但从未间断临池学书的志向,深切体悟到书法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自我保健的养生之道,对延缓和抗衰老有重要作用。兹不揣谫陋,从中医学角度研究与探讨书法的养生保健作用。
1 和于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中医学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指导万物的纲领,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本源,是事物产生、消亡的根本。自然界万物发生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显露于外的形象,无不高度概括于阴阳之中。阴阳学说可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归纳药物的性能、指导防病养生等。《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如此,字亦如此。清初中医学家、书画家傅山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亦古。”点如人之眉目,横如人之肩臂,竖如人之筋骨,撇捺如人之手足,挑钩如人之步履。书法之妙,在于技法。技法是一种手段,在于笔墨的变化。唐代虞世南《书髓》曰:“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而成形。”如运笔之起止、轻重、刚柔、动静、开合、藏露、提按、徐疾、曲直、起伏、疏密、收放等,用墨之浓淡、燥湿、枯润等;又如结字成篇,贵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虚实相生,虚处先于实处而立,实处后于虚处而生等。尽管变化多端,但都离不开阴阳的变化规律,无不蕴涵着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基本内容。书法作品中,哪怕一个字,“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说明技法中的阴阳失和,则必伤整体之美,欲得字之美,譬若人之无病,必阴阳平衡,方自然和谐。“书以吾神所著”,书法的技法手段,通过笔墨的变化,自始至终以情使笔,寻求阴阳平和协调产生自然跌宕与和谐统一美感。《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言:“清净则志意治。”书法过程中,人的精神宁静,从容吐纳,收视反听,心神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有利于人体内环境处于稳态。稳态是保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所必备的重要条件,能促使人体阴(血、津液、精等物质)、阳(阳、气的功能)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阳秘”这里也可理解为笔墨修练所产生阴阳清净安谧的效果,“精神乃治”是其修练的效果使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常,心理平和。这样,人的心理对生理会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亦激发生理效应,进而促进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旺盛。因此,书法家对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字外功夫”研究,不但开拓知识面,拓宽艺术视野,丰富“字内功夫”,而且二者相得益彰。书法练形练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静者为阴,动者为阳。”书法时绝虑凝神,心沉意静,静为阴;臂腕运笔,力达笔端,动为阳。书法心手相通,人体在动静结合的自身运动中达到取得物质与功能协调的状态,是为“和于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
2 移精变气
人的情志,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心理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正常反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观察发现,每每人喜悦时其字形爽朗,暴怒时其字形亢奋,忧愁时其字形沉闷,思虑时其字形内敛,惊恐时其字形慌张。人的情志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导致字的形态变化,说明字态反映心态,表达书者的性情,抒发着喜怒哀乐。因此,中医养生学认为精神情志贵在和调,情志和调则气血条畅,脏腑功能协调则身体健康。如果长期七情太过,超过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可致脏气失调。心在志为喜,过喜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伤肝;肺在志为忧,过忧伤肺;脾在志为思,过思伤脾;肾在志为恐,过恐伤肾。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宋代陆游曰:“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道出了书法可调节心态,养性移情,《黄帝内经》称为“移精变气”。移精,指移易精神;变气,指改变气血运行不良状态。情志失调,可通过书法转移情绪,使不良的情绪得以排解,以改变人体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于狂喜之时习书能凝神静气,精神集中;于暴怒之时习书能抑制肝火,心平气和;于忧悲之时习书能散胸中之郁,精神愉悦;于过思之时习书,能移情别念,抒发情感;于惊恐之时习书能神态安稳,安神定志。可见,以书法移精变气,就是修养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养性移情,延年益寿,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效果。可以说书法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正如《灵枢·本脏篇》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3 恬愉为务
汉文化源远流长。古籍记载仓颉造字,虽是传说,但字与书体的形质反映了造字者对中国文化大智慧的传承与积淀,对中国书法艺术构思和精神情感的寄托。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象征。汉字的发展之所以称为书法艺术,书体上真草隶篆尽管风格各异,但无不具备结体造型完美,章法布局巧妙,用笔线条流畅,传神表达情感的欣赏标准。都表现出独特个性的自然美。譬如周代大篆(散氏盘、毛公鼎)遒劲凝重,战国小篆(石鼓文)遒朴高古,秦代小篆(泰山刻石)委婉圆通,西汉隶书(汉礼器碑、张迁碑)方整尔雅,西汉章草(隶书的草体如皇象急就章)简约温厚,东汉今草又称小草(张芝八月帖)含蓄圆润,唐代狂草又称大草(怀素自叙帖)奔放简省,晋代行书(王羲之兰亭序)舒展流畅,唐元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勤礼碑、赵孟頫三门记)严谨明晰。凡例好比《淮南子》中曰:“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习书者无论书写真草隶篆,精研探索,追求其神似、形似,努力使书法学术达到极高境地,无疑能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赋予生命积极向上的活力,日积月累,“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使人在艺术、眼界、胸襟、修养、气质上都得到升华。书写时产生的快感,创作时产生的欢愉,佳作刊出或参展时的惬意,尤其不以书法谋名、谋利、谋生,只是作为业余爱好和养生之道,《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以恬愉为务。”这种雅兴足以慰藉心灵,这些美的信息会刺激大脑分泌更多“愉快素”。种种良性刺激物质,通过神经-免疫系统流布全身,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着很好的帮助。书法以恬愉为务,陶冶情操,怡性养生,而使书法家超凡脱俗,健康长寿,故寿从笔端来。
4 形与神俱
养形要动,养神要静,书法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形为神之宅”。形体的养护在于动,动以养形。执笔时,指实、掌虚、腕平的姿势,书写中悬腕、悬肘,不断前落后顾、左撇左捺、上折下弯的运动,不但调节了手臂的肌肉和神经,而且使指、腕、肘、臂、肩、背、腰、腿部也得到运动,而这种运动是舒缓的、非剧烈的,是适度的、非超常的。唐代孙思邈“灯用小炷”之论,启示我们点燃人体生命之火,以最慢的速度燃烧,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燃烧时间。也就是说,人体的运动,不仅在于开发潜能,高效地充分利用能量,而更在于适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量代谢,节约能量,以延长生命限期。《抱朴子·对俗》云:“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导)引以增年。”书法正体现了适度的运动,贯穿了“摇筋骨、动肢节”的导引养形内涵。应指出:书法适度方能达到养生旨趣。有人提出“书法长寿之悖论”,亦有人认为“书法与长寿未必因果关系”。笔者认为,书法与养生并行不悖,且互为因果。关键讲究适度,过犹不及,或追名逐利,贪得无厌,不属养生,只是害生,不能长寿,只能折寿。如果拿不适度的书法现象来否认书法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事实,就是孙过庭所谓:“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孙过庭《书谱》)。“神为形之主”。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主张“养静为摄生首务”,老子一言蔽之曰:“静为噪君。”说明静是动的主宰。静以养神,养神则保形。习书时全神贯注,人的思想纯静、恬淡、少欲,心神不被外界事物所扰动,心神主宰指腕,指腕挥运笔端,笔端墨注点画,点画力透纸背。聚神凝意,形神共养贯穿始终,使体内阴阳平衡,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减少细胞的激化,延缓细胞分裂周期,体内气血在最低限度变化,最终使代谢相对缓慢。龟蛇因代谢缓慢而长寿于其他动物,其理一也。书法能养神,养神能练意,使一切杂念抛之九霄云外,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心理对于生理的干扰,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其作用不亚于练气功、打太极拳。练习书法,形神共养,使书家形神一体,心身统一,从而健康长寿,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5 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医学最根本的理念,中医学把人置于自然界中考量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从而指导养生保健。中医学和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颗璀璨明珠,一脉相承,不分畛域。40余年来,笔者身体力行中医临床与书法保健,深切体会书法寓养生保健作用。因此,从中医学“和于阴阳”“移精变气”“恬愉为务”“形与神俱”的角度论书法的养生保健作用。老子曰:“益生曰祥。”笔者将在今后人生历程中继续践约,不遗余力研究该课题,以发掘、揭示中医学文化根基中书法养生保健的内涵,为人类实现“度百岁乃去”的健康长寿梦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