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分析

2013-01-22于伟红许毛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期组比值左室

于伟红 许毛峰

当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心脏微循环发生障碍时,由于该并发症发生较隐匿而不易觉察,本研究旨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估DN患者早期心肌舒张功能受损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门诊糖尿病肾病患者83例,分为糖尿病肾病Ⅲ期组(42)例,年龄(63±10.5)岁,男20例;女22例,和糖尿病肾病Ⅳ期组(41例),年龄(62±7.4)岁,男20例;女21例。另外入选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62±5.8)岁,男20例;女20例。

1.2 研究方法 收集糖尿病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家族史、血液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应用GEVivid7超声仪,通过脉冲多普勒法测定下列指标;左室流入血流舒张早期流速(E),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启用组织多普勒功能,分别于各节段进行组织多普勒取样。各取样点所得频谱均有3个峰:Ea、Aa和Sm峰,应用心尖四腔观测量左室侧壁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计算其左心房前后径、面积、E/Ea比值。

2 结果

2.1 各组的一般情况及心脏结构的指标 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Ⅳ期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后壁厚度(PWTd)高于对照组与糖尿病肾病Ⅲ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糖尿病肾病Ⅲ期组比较心脏结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各组的舒张功能指标比较 糖尿病肾病Ⅳ组二尖瓣E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m)和左心室充盈压、E/A比值均显著高于糖尿病肾病Ⅲ期组。糖尿病肾病Ⅲ期组与健康组中指标E/Em;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肾病Ⅳ期组中较对照组比较,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E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课题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Ⅳ期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后壁厚度(PWTd)高于对照组与糖尿病肾病Ⅲ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糖尿病肾病Ⅲ期组比较心脏结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肾病Ⅳ组二尖瓣E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m)和左心室充盈压、E/A比值均显著高于糖尿病肾病Ⅲ期组。E/A比值在糖尿病肾病Ⅲ期组与健康组中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糖尿病肾病Ⅳ期组中较对照组比较,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Em比值在糖尿病肾病Ⅲ期组与糖尿病肾病Ⅳ期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说明在糖尿病肾病Ⅲ期组中,心肌损害的结果尚未造成心脏大体结构指标的改变,但E/Em;E/A比值均小于1;说明二尖瓣环的舒张期运动频谱与二尖瓣口的血流频谱变化吻合,也反映了在糖尿病肾病极早期,心脏左室松弛功能即开始受损。在糖尿病肾病期Ⅳ期组中,心脏大体结构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指标E/Em<1;而E/A>1。分析原因可能与当左室舒张功能进一步受损,为维持心脏血流输出量,左房压力升高,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出现假性正常化有关。而组织多普勒由于测量的是心脏组织结构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相对不受符合的影响,因此比较准确的反映了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是评价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敏感指标。

[1]Boyer JK,Thanigaraj S,Schechtman KB,et al.Prevalence of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in asymptomatic,normotensiv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m J Cardiol,2004,93:870-875.

[2]Moller JE,Pellikka PA,Hillis GS,et al.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diastolic function and filling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irculation,2006,114:438-444.

猜你喜欢

期组比值左室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卵巢癌中核因子-κ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IL-2的表达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