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1例
2013-01-22徐颖
徐颖
偏侧舞蹈症常由对侧锥体外系病变所致,发病率低,约占运动障碍患者2.8%,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糖尿病,而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临床上较为少见。近日本院收治1例此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2岁女性患者,因“右侧肢体无力,不自主运动4 d”。于2012年3月6日入院。患者4 d前在行走时突发头晕,视物模糊感,行走向右侧偏斜,右侧肢体无力,但能借助外力行走,并反复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右上肢向外向上,右下肢划圈运动,不能控制,活动或紧张时加重,安静或入睡后消失,伴右侧肢体疼痛,右下肢膝关节明显。既往高血压病史16年,否认糖尿病,风湿性疾病,肝脏疾病和甲状腺疾病史。十年前因“脑梗死”致右侧肢体偏瘫,现已基本恢复,未遗留明显后遗症。体格检查:BP 140/90 mmHg 意识清楚,言语流利,颅神经体格检查阴性,心肺腹无殊,四肢肌力正常。右侧肢体呈不自主无规律舞蹈样运动,以右上肢明显,双踝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入院随机血糖2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5%,尿糖(3+),尿酮(-),血常规、肝功、电解质和风湿免疫相关检查均为正常。头颅CT:双侧基底节多发点状高密度影 头MRI:双侧基底节核区点状长T1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入院诊断: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 入院予以静脉泵入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后改为门冬胰岛素早10 U 中6 U晚10 U皮下注射,并予以地西泮10mg/d口服,同时长春西丁和胞二磷胆碱钠静脉滴注,5 d后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6.8 mmol/L,舞蹈样动作完全消失。出院后随诊6个月,血糖控制良好,舞蹈样动作再未复发。
2 讨论
偏侧舞蹈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锥体外系症状,通常由双侧基底核或联系纤维受损引发单侧和(或)面部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非酮症性高血糖多发于既往未发现糖尿病的老年人或有多难糖尿病史而血糖未能良好控制者,可表现为多种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偏侧舞蹈症是其中少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以往对其认识不足,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例起病急,症状明显,血糖高,通过降血糖并服用地西泮等综合治疗后,症状缓解明显。老年人出现舞蹈症最常见的原因为基底节的血管病变,可能与血糖升高所致的血脑屏障功能改变急高血糖后的代谢紊乱有关。高血糖性非酮症舞蹈症是可逆性疾病,治疗重在控制血糖,预后良好。因此,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应提高对高血糖可能并发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