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2013-01-22刘颖
刘 颖
(天津市第二医院,天津300141)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炎症性疾病,起病急剧,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等,病程迁延难愈,甚至导致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对本病尚不能根治,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秋水仙碱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为主,虽起效迅速,但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对老年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近些年,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倍受关注,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小,已为广大痛风患者所接受[1]。现将近几年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病”“痛风”范畴。元代朱丹溪首次在《格致余论》“痛风”中指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认为痛风产生的病因有痰、风热、风湿和血虚。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皆由“风湿”“风血相搏”所致。唐代孙思邈认为“历节风著人,风毒为害”,强调风邪的致病作用。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素问·痹论》认为:“风寒湿邪留连于筋骨,则疼痛难已病深日久,营卫之行涩,皮肤不营,则麻木不仁;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六腑,则导致脏腑之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记载:“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外台秘要》谓其:“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生,攻于手足也。”病机多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不通则痛。现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各自的见解,指出本病发生源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认为内在因素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尤其与脾、肾关系密切,外感六淫仅为诱因之一。杨崇青等[2]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人过中年,脏气日渐衰退,加之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或饮酒过度,致脾失健运,肾失蒸腾气化,聚湿生痰,痰瘀互结,留于营血而。姜德友[3]提出从肾论治痛风的学术观点,认为肾虚是本病发生的始动因素。沈庆法[4]则提出痛风与肺脏受累也密切相关,认为痛风发病外感内伤相互为患。施波等[5]认为本病的性质是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脾运失调为本,以湿热、痰浊、瘀血闭阻经脉为标。综上所述,其病因多为过食膏粱厚味,致脾失运化,肾失分泌清浊之功,湿热浊毒内生;或为禀赋不足,外感风、寒、湿之邪,日久郁而化热,凝滞为痰,阻滞经络。其病机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若流注关节,筋骨失养,则可见关节僵肿畸形。
2 对中医学治则治法的研究
朱红梅等[6]认为本病虽关乎湿热,而实以热毒炽盛、热结血瘀为病机关键,故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湿通络止痛。李振华[7]教授认为痛风属中医学“浊瘀痹”范畴,主要原因在于脾肾功能失调,脾胃对肥甘厚味之食运化失调,湿热痰浊内生,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浊瘀痹,治以健脾除湿清热通络。朱维平等[8]认为本病治疗上从清热解毒化浊为主,其强调从肝论治痛风,以清肝化浊法为主进行辨证治疗,开辟从肝论治痛风的方法。徐竺婷[9]认为痛风急性期局部红肿热痛,全身恶寒壮热,这是痛风中短暂的表,阳火消退后复现阴寒凝滞的本象。又因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形体肥胖之人,其脏气渐衰,肾虚不能分清泌浊,又因嗜食肥甘,脾运不健,痰湿留注关节,阻于脉络,久成疲滞,伤筋蚀骨而成痛风,故以温散豁痰逐瘀法治疗。陈秉中[10]认为患者长期的不良饮食结构,多致体态虚胖,阴虚内热,以致痰湿交结,蒸腾蚀骨腐筋,发为痛风,故采用养阴清热,除湿化痰之法。另外,吴斌龙[11]认为本病治以清热除湿通经,大部分患者均可取良效。但部分患者多因脾肾阳虚为内因,寒湿邪三气为其外因,此时,若取温阳散寒通络法治疗,多可收良效。
3 中医学治疗现状
3.1 内治法
3.1.1 分型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特色。各医者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分型及治疗有着不同的体会。李溪[12]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将其分为3型:①湿热痹阻型,治宜清热除湿、活血通络;②血瘀痰阻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③肝肾亏虚型,治宜补益肝肾、除湿通络。毛碧峰[13]将本病分为4型:①湿热蕴结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散结、兼以清热解毒,方用四妙散加减;②瘀热阻滞型,治宜清热散结、通络止痛,方用枝杖藤汤加减;③痰浊阻滞型,治宜涤痰化浊、散瘀泄热,方用涤痰汤加减;④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肝补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崔晓军[14]将本病分5型治疗:①湿热痹阻型,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选四妙白虎汤加减;②风寒湿痹型,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选桂枝乌头汤加减;③痰瘀阻滞型,治宜化痰散结,活血通络,方选二陈桃红饮加减;④脾肾阳虚型,治宜健脾益肾,温阳散寒,方选附子理中汤加减;⑤肝肾阴虚型,治宜补肝益肾,祛风除湿,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
3.1.2 分期治疗
本病由于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故现代医家提出分期治疗。戚建弘[15]认为本病急性期以邪实为主,治宜清热泄浊化瘀,方选四妙散加味;慢性期以本虚为主,治宜补脾燥湿泄浊,方选防己黄芪汤加味。孙素平[16]主张将痛风病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缓解期、间歇期进行治疗。急性发作期多由热毒炽盛,瘀滞血脉,闭阻经络关节所致,方用五味消毒饮合四妙散加减;慢性缓解期热毒之邪虽解,但湿热之邪仍缠绵,方选萆薢分清饮加减;间歇期的病机以脾虚湿困为主,兼肝肾亏虚,瘀血、湿浊闭阻经络,治宜健脾除湿,通腑泻浊,补益肝肾,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薏苡仁、土茯苓、熟大黄、萆薢、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牛膝、地龙、苍术等。
3.1.3 专方论治
张锦华等[17]采用五味消毒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6.7%,疗效明显优于尼美舒利胶囊口服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石爱伟等[18]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50例,与秋水仙碱组50例相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血尿酸降低水平及疼痛改善、关节红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贾金进[19]以四妙散加味(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防己、泽泻、独活、防风、地龙。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为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结果对照组治疗痛风26例,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88.46%;治疗组治疗痛风28例,治愈16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2.86%,疗效优于对照组。
3.1.4 自拟方治疗
贾伟林[20]自拟止痛如神汤(秦艽,防风、黄柏、苍术、当归、皂刺、桃仁、熟大黄、老鹳草、穿山甲等)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结果临床治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5.24%。符春平[21]自拟清热泻火止痛汤(黄连、栀子、大黄、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内服加外洗治疗,结果局部症状全部消失,止痛最短3 h左右,最长3 d,有效率占100%。钟秋生等[22]等自拟祛瘀清热汤(当归片、桃仁、泽兰、地龙、泽泻各10 g,车前子、秦艽、益母草、白茅根各12 g,薏苡仁20 g)治疗瘀热阻滞型急性痛风患者60例,结果临床痊愈22例,显效2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6.7%,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杨振国[23]自拟术柏痛风汤加减治疗痛风52例,药用苍术20 g、黄柏20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薏苡仁30 g、土茯苓15 g、防己15 g、防风20 g、青风藤15 g、威灵仙15 g、葛根10 g、高良姜10 g、枇杷叶 15 g、白扁豆 10 g、木瓜 15 g、桃仁 15 g、红花 15 g、赤芍 15 g、川芎 10 g、当归 20 g、陈皮 15 g、伸筋草 20 g、牛膝15 g、独活10 g,结果经3个疗程(45 d)治疗,临床治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92.31%。强智勇[24]自拟通痹汤加减治疗顽固性痛风40例,处方:赤芍、薏苡仁、当归各15 g,桂枝、知母、忍冬藤、络石藤、防已、苍术、黄柏、川牛膝、川芎各10 g,地龙、炙甘草各5 g。与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1 d 2次,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未能收效或须禁忌者,予强的松20 mg,1 d 3次,口服,起效后渐减至维持量。结果治疗组40例,临床治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2.5%;对照组40例,临床治愈19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85.0%;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2 外治法
3.2.1 外敷法
夏忠诚[25]报道江苏南通研制的著名中成药季德胜蛇药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物主要由七叶一枝花、地锦草、蟾蜍皮、蜈蚣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熄风止痉、通络止痛之功效,外敷3次即可见效,治愈率高。于静等[26]运用清痹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30例,与对照组外抹扶他林乳胶剂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2.2 熏蒸法
陈廷生[27]以防风、独活、当归、红花、白芷、延胡索、川芎、威灵仙、大黄、栀子、生地黄各等份研成粉,用熏蒸、外洗法治疗128例患者,有效率占94.53%,治疗后关节肿痛改善、血尿酸下降。
3.2.3 针灸法
吴洲红[28]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B12共同组成混合液,选取阿是穴、昆仑、冲阳、内庭、足三里、三阴交、大都、商丘、解溪等病变部位附近的有关穴位封闭治疗,有效率占97.5%。
3.2.4 其他疗法
蒋时习[29]运用电针配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7例,电针选取患侧足三里、悬钟、太溪、太冲,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患足,结果痊愈25例,有效2例,有效率占100%。赵庆伟等[30]采用电针并刺络放血结合饮食干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30例,与对照组口服丙磺舒配合饮食干预治疗3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6.7%,对照组有效率占86.7%,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l)。
4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标本兼治的优势和中药配伍灵活组方的特点,使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显著优势,不仅在临床治疗上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并能够减轻西药治疗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辨证治疗围绕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扶正祛邪法,选方多,但方剂相对固定的不多,药物组成过于庞杂,选药、配伍有待斟酌推敲,进一步规范;其次目前本病患者群以中青年偏多,可供携带服用的中成药少,中成药相关研究不多,而中医汤剂不便于携带和长期服用;再有实验室指标同步研究样本量小,使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完善科研设计,制订具体的临床评价标准,加强中医药在本病治疗方面的研究,使痛风性关节炎得到更迅速更有效的治疗。
[1]余锋平,黄有荣.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9):593-595.
[2]杨崇青,杨锡燕,林刚.高尿酸血症从肾论治[J].中医研究,2010,23(3):46 -47.
[3]王俊霞,韩洁茹,周雪明.姜德友从肾论治痛风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2):16-17.
[4]沈庆法.痛风的中西医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9,37(10):66-68.
[5]施波,安凤敏.清热利湿法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45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127-128.
[6]朱红梅,郭士全.郝传传“解毒化瘀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9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11):45-46.
[7]李振华.李振华健脾除湿清热通络治痛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9-11-25(4).
[8]朱维平,赵云升,张茂全.肝经浊毒流注与原发性痛风关系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8):491-492.
[9]徐竺婷.温散豁痰逐瘀法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105-106.
[10]陈秉中.清热化痰方结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0 例[J].陕西中医,2007,28(4):424-425.
[11]吴斌龙.温阳散寒通络法治疗痛风浅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2157.
[12]李溪.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4):64 -65.
[13]毛碧峰.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49.
[14]崔晓军.浅谈痛风病临床诊治[J].陕西中医,2012,33(2):199-200.
[15]戚建弘.中医分期辨治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16.
[16]周青华.孙素平从浊毒辨治痛风经验总结[J].中医学报,2010,25(1):56 -57.
[17]张锦华,喻红兵.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3):38.
[18]石爱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237 -238.
[19]贾金进.四妙散加味与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疗效比较[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47-48.
[20]贾伟琳.止痛如神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J].陕西中医,2010,31(4):440 -441.
[21]符春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从痈论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1):62 -64.
[22]钟秋生,周光辉.祛瘀清热汤治疗急性痛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12):1608 -1609.
[23]黄丽杰,陈岩松.杨振国教授术柏痛风汤治疗痛风5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2):9-10.
[24]强智勇.通痹汤加减治疗顽固性痛风40例[J].陕西中医,2011,32(12):1605 -1606.
[25]夏忠诚.季德胜蛇药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举隅[J].江苏中医药,2010,42(1):49.
[26]于静,高明利,纪维峰,等.清痹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3):51-52.
[27]陈廷生.中药外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2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5):39 -40.
[28]吴洲红.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6):431.
[29]蒋时习.电针配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7 例[J].中国针灸,2010,30(12):1019.
[30]赵庆伟,刘靖,曲向东.电针并刺络放血结合饮食干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J].中国针灸,2009,29(9):7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