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意义

2013-01-22张安富何霞郭富杨林周川毛科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6期
关键词:房事素问阴阳

张安富 何霞 郭富 杨林 周川 毛科伟

养生,又称摄生,是通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的方法。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预防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的兴起,养生这门学科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掌握养生理论和运用其方法对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现就养生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意义阐述如下。

1 保养正气、顺应自然是养生防病的根本

疾病的发生,虽然与外因有关,但要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才能发病,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道理。所以,古人在养生学上早就认识到,一是重视保养正气,增强人体抵抗力,提倡“传精神”、“和喜怒”、“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俱”,从而达到“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之目的;一是顺应四时的自然规律,认为人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存在着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常常影响人的生理病理,因此古人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僻邪不至”,“苛疾不起”的目的。由此可见,古人内调精神、外避邪气的这种养生方法对防病抗衰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2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养生学重点突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就说明了在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性和等到疾病发生之后才施以治疗的危害性。在预防措施上,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其后有太极拳……健身方法,对防病起着一定的作用。

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也是治未病的一个方面,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外邪侵袭人体后,未及时治疗,就可由表及里,由轻转生。《金匮要略》亦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床上,治疗肝病的同时常配合健脾胃的方法,就是这一防治传变理论的具体应用,其对指导治疗和用药不无裨益。

3 节制饮食是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饮食物由脾胃化生精微,营养五脏六腑,维持生命活动。若饮食不当,则可损伤脾胃,导致多种疾病,故《内经》强调“饮食有节”、“谨和五味”是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辅佐药物治疗和病后康复。

3.1 饮食应有节制 所谓节制就是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特别是肠胃功能不健者尤需注意,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患胃下垂的患者就应少食多餐,正如孙思邈《千金要方》所谓“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如是于胃肠道患者的治疗和保健有重要指导意义。

3.2 饮食应合理调配 合理调配饮食,对人体有益,反之则可致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指出了五味作用于人体的两重性。合理调配,一是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均衡,从而达到补养精气的目的,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二是根据病变性质和治疗需要,调节饮食五味,配合治疗,如《藏气法时论》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肝苦拘急,食甘味饮食可缓和肝气。根据这一理论,为后世的食疗、药膳以及在疾病过程中的饮食调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3.3 忌偏嗜 偏嗜可导致某一脏气的偏盛,影响脏腑间的平衡协调从而发生疾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以绝”;“以酒为浆”、“膏粱之变,足生大疗”;《素问·热论》亦有“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之明训,这些足以说明偏食的危害性和“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的重要性,即“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之义也。

4 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是健康的保障

生活起居有一定规律、房事有节制、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对身体是有益的。如《灵枢·本神》云“智者养生也……和喜怒而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指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这些都是古人养生的基本法则。在作息上,提倡“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现代生物学认为,人体存在着许多生命节律,控制着机体的生理活动,如果顺应这些生命节律,从而健康长寿;反之,“以亡为常”就可发病或早衰。在性生活方面,提倡“慎房事”、“节阴阳”、“积精全神”的养生方法,肾精是先、后天之精的精华,生命的根本。肾精的盛衰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整过生命过程起决定性作用。若“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耗伤肾精、斫伤肾气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不少疑难痼疾和老年性疾病与肾精亏乏不无关系。后世医学无不将慎房事作为养生的“金丹”,如张仲景提出“房室无令乏竭”,朱丹溪《格致余论》“色欲箴”专论养生慎房事,在人们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看来,这种养生方法仍具有重要意义。在劳作上提出“不妄作劳”、“行劳而不倦”,《素问·宣明五气篇》亦有“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行伤筋”之说,即适当的运动可活血通气,促进身体健康;过度或深居简出,过度安逸为养生所忌。正如华佗所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房枢,终不朽也”;孙思邈亦云“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极强所不能堪耳”。可见劳逸结合有益健康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康复。

猜你喜欢

房事素问阴阳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房事禁忌,你知道多少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女性房事之前上厕所更容易尿道感染吗?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