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踝关节阻滞在足部手术中的运用

2013-01-22陈耀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6期
关键词:挫裂伤脚趾椎管

陈耀雄

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手术,临床上经常选择椎管内麻醉的方式。但一些手术如跖骨、趾骨骨折,足底挫裂伤,糖尿病足的扩创等手术,持续时间较短,手术范围较小,椎管内麻醉阻滞的范围较大,对全身的影响较明显,而采用局部麻醉又不能提供完善的镇痛。踝关节阻滞是在踝关节水平阻滞支配足部的神经,为踝部以下手术提供麻醉。本研究针对这类手术选择踝关节阻滞麻醉,旨在减少患者的全身情况影响和术后不适,缩短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更容易为患者接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30例足部手术患者,包括趾骨骨折10例,跖骨骨折10例,糖尿病足足部扩创脚趾切除5例,足部挫裂伤清创缝合5例。年龄22~72岁,ASAⅠ~Ⅲ级。其中5例糖尿病患者ASAⅢ级,血糖介于12.36~17.85 mmol/L,对实施椎管内麻醉存在顾虑。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平卧,常规监测,准备抢救的药物和气道抢救用具。局麻药物选择2%利多卡因10 ml加上0.75%罗哌卡因10 ml,两种药物混合成20 ml的阻滞用药。阻滞前检查患者足部的活动、感觉情况和脚趾的展开活动。较紧张的患者予咪达唑仑1 mg、芬太尼0.05 mg静脉注射。

1.2.1 胫后神经阻滞 下肢外旋同时膝部屈曲,在内踝下缘和跟腱前1~2 cm处,触摸胫后动脉,在胫后动脉稍后方进针。皮下注药局麻浸润后,穿刺针垂直皮肤进入到屈肌韧带或触及胫骨,稍退针,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部麻醉药6~10 ml。如出现异感,多分布于足底,此时可稍退针,注入局麻药。

1.2.2 腓侧阻滞 在跟腱的外侧至内踝的前方进行皮下环形浸润麻醉,此浸润环紧靠踝部近端,皮下浸润时常需内旋和外旋足部,随后穿刺针垂直皮肤浸润跟腱和腓骨之间较深位置。注入局麻药6~10 ml。

1.2.3 中位阻滞 触及足背动脉,在动脉两侧分别注入局麻药2 ml。阻滞过程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足部出现麻木的异感,如有异感出现则重点在该位置注药。如没有异感出现,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应该在穿刺针进入到较深位置后,退针时逐层给药浸润。

1.3 效果评估 麻醉效果的评定主要依据是趾端的麻木程度,针刺有无痛感和脚趾的展开活动情况。30例患者中,均出现脚趾麻木感,5例糖尿病患者麻醉效果好,无需辅助使用麻醉性镇静镇痛药物则可完成手术;6例其他患者出现脚趾展开无力;23例患者使用针刺法检查无疼痛感,其中7例患者辅助咪达唑仑3 mg,泵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可完成手术;2例患者针刺检查有疼痛感,需补充阻滞才达到无痛麻醉效果。

2 结果

30例手术历时18~126 min,平均46.6 min。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需改用椎管内或全身麻醉。术程患者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3 讨论

足部手术多选择椎管内麻醉。然而椎管内麻醉阻滞范围大,对患者全身情况影响较大。一些短小的足部手术选择椎管内麻醉后,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存在尿潴留、头痛和背痛等风险。如患者一般情况较差,选择椎管内麻醉也有顾虑。一些足部手术,如足部挫裂伤和足底诸骨骨折,如选用局部浸润麻醉,不能满足手术所需的镇痛要求[1]。

踝关节阻滞通过阻滞支配足部的三条主要神经通路,可提供有效的镇痛,且对患者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然而临床上因为踝部神经定位困难,一些手术需使用止血带等情况,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2]。本研究通过对足部解剖的学习和不断的临床实践,试图通过对踝关节的三点局部浸润麻醉,提高踝关节的阻滞效果。研究提示,由于神经一般和动脉伴行,所以寻找穿刺点时应以动脉为标志;另如没有出现异感,可以稍加大局麻药物,从皮下逐层浸润,增加阻滞神经的机会。本研究中的30例患者均能在踝关节阻滞或辅助麻醉镇痛镇静药物下完成足部手术,可见踝关节阻滞是足部手术的可行的麻醉方法,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1] Chin K,Wong N,Macfarlane A,et al.Ultrasound-guided versus anatomic landmark-guided ankle block:a 6-year retrospective review.Reg Anesth Pain Med.2011,36(6):611-8.

[2] López A,Sala-Blanch X,Magaldi M,et al.Ultrasound-guided ankle block for forefoot surgery: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aphenous nerve.Reg Anesth Pain Med.2012,37(5):554-7.

猜你喜欢

挫裂伤脚趾椎管
手指和脚趾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清 晨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脑挫裂伤预后的影响
人脑挫裂伤早期HMGB1的表达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