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50例体会

2013-01-22洪丽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括约肌探查胆总管

张 剑 洪丽华

浙江省临安市人民医院 临安 311300

腹腔镜下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50例体会

张 剑 洪丽华

浙江省临安市人民医院 临安 311300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管

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共130例,其中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成功5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12例,女38例,年龄42~80岁,平均61岁。术前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46例,经B超、CT及MRCP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前诊断胆囊结石4例,肝功能正常,术中因发现胆囊管直径>0.5cm或胆总管直径>1cm,而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发现胆总管结石。

2 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4孔法穿刺。解剖胆囊三角,结扎切断胆囊动脉,游离出胆囊管,近胆囊壶腹部用钛夹夹闭,用剪刀横行剪开胆囊管2/3周径,用分离钳置入胆囊管向汇入胆总管方向轻扩,从剑突下trocar放入胆道镜(Olympus CHF-P20),自胆囊管切口入路进入胆总管见结石后用取石网篮取出,取尽结石后再次置入胆道镜检查并冲洗清洁胆总管及肝总管,撤除胆道镜,用Hem-o-lock夹2枚夹闭胆囊管残端,常规切除胆囊,术毕。

3 结果

本组50例均手术成功,未切开胆总管,从胆总管内取出1~8枚结石不等,结石直径0.4~1cm不等,患者术后6h下床活动且进食,术后3~5天出院,平均4天,无胆瘘,随访6个月无异常。

4 讨论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疾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约占胆囊结石病例的5%~29%,平均18%[1]。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放置T管引流,2个月后拔除,疗效确切,但创伤较大,且放置T管后有以下缺点:①可能造成胆管损伤和胆道出血;②拔除T管时因各种原因造成窦道未形成而引起胆漏;③T管不慎脱出可致胆汁性腹膜炎;④T管是一种异物,可能诱发胆管结石形成;⑤长时间放置T管造成患者生活不便和精神创伤;⑥胆汁大量流失,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前或术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或胆总管I期缝合这两种相对微创方法也日渐应用广泛,但前者会带来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穿孔等并发症,EST术后Oddi括约肌被破坏增加胆管炎、胆管结石再发的可能[2],且治疗费用高;后者有相对繁琐的镜下缝合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增加胆漏风险,术后T管的留置也有诸多不足。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有其独特的优点:无需开腹和切开胆总管,不破坏Oddi括约肌功能,一次性解决胆囊和胆总管结石,避免胆总管切开探查留置T管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取石彻底的微创治疗方法,笔者认为,以下情况适合采用该方法:①胆总管结石较小,直径<1cm;②胆囊管粗短,口径与胆道镜外径相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充分分离胆囊管,应尽量接近与胆总管交汇处解剖,利于调整恰当的胆道镜置入胆总管角度;②胆囊管剪开处一般距胆总管5mm,过短不利于胆囊管残端的夹闭,过长则不利于胆道镜置入;③如胆道镜置入胆囊管困难,可用分离钳或胆道探子近可能靠近胆总管扩张胆囊管,忌暴力造成胆道穿孔;④如果结石较大,取石网篮套住结石后无法取出,可沿胆囊管向胆总管方向纵形剪开胆囊管,如胆囊管残端部分过短,无法用Hem-o-lock夹夹闭时,可采用4-0肠线缝合关闭;⑤术中操作尽量轻柔,避免暴力,减少胆管的损伤。

[1]黄志强.胆道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32.

[2]柴宁莉,万军.95例Oddi括约肌切开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663.

2013-04-17

猜你喜欢

括约肌探查胆总管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排便的奥秘
经会阴超声评价女性肛门括约肌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