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型手足口病9例临床分析
2013-01-22徐旭丁继光陈威
徐旭 丁继光 陈威
危重型手足口病9例临床分析
徐旭 丁继光 陈威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EV71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见,病情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我院2010-04—08共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00余例,其中9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予以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现将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l 一般资料 9例危重患儿全部为住院病例,其中男6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5个月~3岁2个月,平均14.5个月;其中<1岁4例,1~2岁4例,>3岁1例。从发病至出现危重症表现(气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凉)1~5d,平均3d。9例患儿均来自农村,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重症病例的表现[1],即出现脑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2 临床表现 9例患儿均有发热、皮疹,其中典型手、足、口、臀部、膝盖的疱疹或斑丘疹6例,不典型手、足、臀部的斑丘疹3例。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均有神经系统症状,烦躁不安1例,嗜睡4例,精神软4例,惊跳7例,肢体抖动2例,反复抽搐1例,呕吐5例(其中喷射性呕吐1例),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呼吸系统:均有呼吸困难或气促、发绀,有3例患儿呼吸节律改变。插管时见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6例,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或湿啰音6例。(3)循环系统:7例患儿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心率明显增快(≥180次/min)、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凉、皮肤花斑、脉搏细速,血压升高8例(其中后期血压降低3例),心跳骤停2例。(4)消化系统:腹泻1例,应激性溃疡伴出血5例,肝酶升高1例。
1.3 辅助检查 所有患儿咽拭子或肛拭子EV71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1例,升高8例(13.3~33.6×109/L),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超敏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1例,其余正常。血糖升高8例(17.72~28.28mmol/L),正常1例。肌钙蛋白I升高8例,正常1例。心电图检查示伴窦性心动过速8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有ST段改变,室性心动过速1例。胸部X线检查提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3例,两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4例,未见异常1例,未查1例。脑脊液送检1例,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52×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糖、蛋白、氯化物正常。
1.4 治疗 (1)呼吸支持:9例患儿均在出现面色苍白、呼吸费力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此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保持气道通畅,4例患儿病情好转后撤离呼吸机。(2)降低颅内压:甘露醇针0.5~1.0g/kg,4~6h快速静脉滴注。(3)丙种球蛋白和激素的应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针2g/kg,分2d进行,甲基强的松龙针10~20mg/(kg·d)静脉滴注,3d后改为1~2mg/(kg·d)应用4~5d。(4)抗感染:利巴韦林针10mg/(kg·d)静脉滴注抗病毒,继发细菌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5)血管活性药:米力农针首剂50μg/kg,维持量0.25~0.75μg/(kg· min),血压下降时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针10μg/(kg· min)。(6)综合治疗:亚低温治疗,镇静,保护脏器功能,适当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1.5 转归 2例患儿痊愈,2例患儿好转但遗留吞咽功能障碍,3例患儿入院24h内死亡,2例患儿放弃治疗后死亡。
2 讨论
HFMD的疾病进程为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引发脑干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EV71为其主要病原体,感染性强,更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脑损害表现最为多见,危重型病死率高,由其引发的HFMD近年在全国多个地方暴发疫情[2-3],神经源性肺水肿为其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组9例患儿中死亡5例,病死率55.6%。
本组病例经病原学检查均为EV7l感染引起,患儿年龄均在5岁以下,具有年龄小、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多以反复发热、手足皮疹起病,迅速出现呕吐、惊跳、精神软等症状,继神经系统症状后迅速出现肺水肿及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提示神经源性肺水肿可能性大。神经源性肺水肿可能的机制是EV71引起脑干损伤,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失衡,呈兴奋状态,释放大量肾上腺素能递质,引起广泛性周围血管收缩,使体循环血液大量转移入肺循环,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4]。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治疗困难,病死率高(60%~100%),其临床过程和表现类似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因此临床医师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要高度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把握好插管指征,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一旦出现气促,经皮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面色苍白或口唇发绀,短期肺内出现湿啰音,就要及早气管插管进行正压机械通气,本组5例死亡的患儿插管时均已有口唇发绀,插管见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4例存活患者中只有1例插管时见口唇发绀、粉红色泡沫痰,因此在出现面色苍白、呼吸费力而未发绀及肺出血时及早进行气管插管会降低病死率。除呼吸支持外,还包括其他综合治疗措施:(1)降低颅内压处理:甘露醇针要求剂量较大,应用联合呋塞米,起到脱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作用。(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有针对各种病毒的中和抗体,阻止病毒复制,消除体内病毒,且具有免疫封闭作用;糖皮质激素有极强的抗炎作用,能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有助于减轻脑水肿和肺水肿。(3)抗休克、改善循环治疗: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血压高时首选米力农针,血压下降应用多巴胺针升血压。应注意控制液体量,特别要尽量避免低血压,若发生循环衰竭低血压,抢救成功率明显降低,本组有3例患儿血压降低后于24h内死亡。(4)控制体温:药物降温效果差,亚低温治疗仪降温取得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脑组织耗氧量,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稳定细胞膜,具有脑保护作用。
通过本组9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抢救治疗,笔者发现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危重病例,尽早脱水降低颅内压,及时气管插管、呼吸支持,适当液体复苏,积极降温,改善微循环,维持内环境稳定,早期综合治疗有助于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4):1473-1475.
[2]朱理业,丁振涛,万俊峰,等.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5):595-596.
[3]李晖,方苓,莫艳玲,等.2008年广东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相关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7(12):753-755.
[4]邝贺龄,李溢煊.内科急诊治疗学[M].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07-108.
[5]蔡栩栩,刘春峰.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 (2):106-108.
2013-01-28)
(本文编辑:严玮雯)
325200 瑞安,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徐旭),感染科(丁继光、陈威)
徐旭,E-mail:xuxu69753@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