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初探

2013-01-21武汉大学财务部许乐鑫

财政监督 2013年2期
关键词:后勤预算编制财务管理

●武汉大学财务部 许乐鑫

一、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尚未适应国家新的财政政策倾斜。近年国家对高校的项目基金分配从财政角度来看有所缩减,但是由于经济总量的攀升,基数较之前来说并无太大变化,只是在分配过程中产生部分倾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科研经费以及项目费用却在逐年攀升,而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一增一减就形成了一种剪刀差,使得高校资金配置、财务管理存在问题,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财政政策变化,导致资金管理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学校正常的科研活动。

(二)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使得财务管理尚未跟进。众所周知,高校的资金来源一方面依靠国家拨款,另一方面依靠学校的自筹经费。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成长,银行贷款成为各高校筹资的新渠道,高校外债规模逐年提升。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融资方面问题,但是在如何偿还高额债务以及如何在财务管理方面完善与银行间的业务往来,如何使得财务管理及时跟进,也成为了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新的挑战。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建设尚不健全。要实现高校的财务管理高效快捷,信息化时代下高新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当前企业为适应市场的大环境,实现与国际全方位接轨,稍有规模的企业都运用最新的财务软件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维护,以使得财务管理在硬件审核方面可以过关。但是反观高校在这一环节却存在明显欠缺,一是缺乏技术支持,二是在经费投入上也不具备现实可行性,三是针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软件开发完善成本较高,并且存在外部性效应,导致高校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改进。

二、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面改革。高校财务管理严格跟随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即实行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政府采购等基本预算编制方式,作为事业单位,各高校可以通过配合国家预算编制实现高校自行财务管理。高校资金以及各项费用属于事业性收入与费用,是预算外资金,更应该按照《预算法》来进行严格规范。具体而言,部门预算是将高校传统预算编制方法转化成“零基预算”。而作为预算外资金,高校资金也严格遵守收支两条线的预算模式,收支不挂钩而且支出都有明细,以备检查。此外,部分省市高校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与政府采购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完善。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就部门预算问题,高校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零基预算”显现出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教职工人数一般都是依据上年人数确定,时效性相对较弱,加之政府部门与高校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就更容易产生政府无法有效监控高校的财政管理。二是高校经费申请通过在校人数确定配比,这样一来容易引起高校盲目扩招的风潮。当前我国高校林立,但是精英人才培养仍相对欠缺,这和盲目扩张不注重质量不无关系。此外,预算编制时间以及纳入预算编制的内容也存在问题,容易出现重复核算以及教育经费支出反映不全两个极端。

(二)后勤管理方面改革。近年,高校后勤实现了社会化,除基本的食堂等国家财政补贴外,高校选择将校园部分后勤工作外包给社会企业,这是培养竞争意识,提升高校服务水平的必要举措。在核算方面,核算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防止其出现不正当流失现象。但是,在实践过程,还是有部分问题不可避免,一是后勤的财务管理与高校财务进行沟通时出现疏漏,使得后勤财务没有很好融入高校大的财务管理体系中。二是在后勤社会化后,需要盈利的后勤集团与事业性质的高校之间难以协调。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兼顾二者,相关制度建设难免不周全。

(三)高校财务人员方面改革。人员的培养作为技术性的岗位是必须的,高校财务管理也是财务管理分支的专业岗位,因此对其中人员的素质有一定要求。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可以做到选拔有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并且提供机会进行关于硬件设施使用的培训。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方面,由于财务工作专业性较强,与高校建设息息相关,当前人员整体水平尚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二是在人员培训方面,出于节约成本考虑,高校采用集中短期培训方式,这样导致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消化,培训效果打折扣。

三、未来改革方向

(一)宏观把握,做好预算编制。新形势下的高校财务管理要把握宏观情况,根据高校运行现状,积极总结财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要摒弃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紧跟多元化融资的高校模式,建立适应多元融资模式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可以将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即要树立风险管理理念以及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在预算编制时,要力争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将国家财政补贴以及学校自筹经费和其他渠道融资三者结合,充分实现平衡,在预算分配时保证编制合理公正,使得有发展潜力、科研价值的项目有充分的调研资金。此外,在后期预算监控环节,高校应该实现对重大项目的跟踪编制,严格规范经费的走向与用途,在过程中保证资金运用合理高效。

(二)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当前趋势,国家财政无法完全满足高校的成长发展。这就需要通过金融机构的融资来实现差额的弥补,但是又考虑到高校债务问题,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高校应该合理评估需要的资金数额,在预算编制以及贷款金额、还款期限方面均应有所计划,要将详细的预算方案列入编制中,而且要保证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与银行方面金额走向挂钩,方便监控资金的去向,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高校与融资机构的交流,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财务管理出现纰漏。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是构建在贷款合同基础上的,因此考虑到未来高校的还款能力,高校应该详细评估融资风险与项目收益,同时要保证项目资产的抵押不会影响其他关键性财务指标。如果出现运行问题,要保证这项财务问题不影响高校其他项目的正常运作。

(三)后勤社会化模式需要完善。高校的后勤集团社会化已经成为高校实现自筹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这种模式实现了一种双赢,但仍需不断完善,高校不妨充分发挥后勤收益具有稳定性的这个特征,可以通过向高校的员工发放债券的方式进一步融资,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这个过程需要从以下两点进行考虑。一是在利率设计方面,针对国债具有更高的稳定安全性,高校可将此利率调至略高于国债,这样便会激发员工的购买欲望。如此一来便有利息收入来支付在金融机构贷款存在的贷款利息,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二是从权益角度考虑,职工与高校通过债券模式连接在一起,同企业的股利分红相同,会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更积极地投入工作,关心高校的长远发展,以期获得远期盈利。

(四)人员培训与信息化下的改革。针对上述人员培训的改良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可以在节约资本的前提下聘请本高校的老师,就相关财务专业的知识进行培训,一来本校师资容易调动且成本费用较外部聘请低,二来可以建立长效机制,使得培训常态化,在一定期限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就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现在财务管理需要使用高级别的财务软件以保证财务管理的效果,可以考虑联合其他高校共同研发系统软件,就各高校存在的共性财务管理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共同聘请专业团队设计量身打造。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规模效应,方便高校之间的财务问题交流探讨,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合作开发节约成本,高效快捷。■

艾东.2011.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济导刊,11。

猜你喜欢

后勤预算编制财务管理
后勤服务
财务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后勤服务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