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壶六要:紫砂壶的审美与赏鉴

2013-01-21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3年2期
关键词:筋纹意趣文心

文/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

欣赏紫砂壶,首先必要有一个标准。举凡中国的书法,绘画,乃至棋,琴,皆早有品评的标准,唯紫砂壶,至今尚无。近来,虽众说纷纭,然或知其一端,而遗其大要;或虽知其实,而言之无文。览者每引以为憾事。笔者不敏,综采古今,心师百家,立此《品壶六要》,以为标准。“六要”者何?一,神韵;二,形态;三,色泽;四,意趣;五,文心;六,适用。

凡将品赏紫壶者,须知此“六要”,然后方能无私于紫、白,不偏于憎、爱;复能平理若衡,照壶如镜也。

兹将“六要”略加阐释如下。

神韵

“六要”中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即是神韵。

凡壶皆有形,然未必皆有神韵。神者,精神生动也;韵者,风姿仪致也。二者皆可感受而不可具体指陈。凡有神韵之壶,皆富有鲜明的个性与生命的活动感;而凡无神韵者,皆是死壶,不过是用泥土捏制出的用具,不能算作艺术品。有时在外形上其大小,高矮,曲直,转折,区别无几,唯在韵律、节奏组合上略有着意,但壶的高雅,粗俗,便立即区别开来;而做壶者的修养、思想、灵气等特质也就不觉地显示出来了。所以,做壶者仿其形易,得其神韵难。凡壶所显示之神,所流露之韵,如古朴,玲珑,秀澈,疏刚,清爽,天真,雅淡,宏伟,简洁,明快,高昂,浑朴,轻素,柔润,挺拔等等,皆高雅脱俗,生气勃勃。昔苏东坡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茗壶之佳者亦然,或端庄如燕赵佳人,或娉婷如吴楚姝丽,虽风格各异,然皆各具其美。

有神韵之壶,家中置之一把,则生意盈然。反之,俗壶满室,曷如废泥污墁。

形态

壶之神韵,不可自立,要在形态中流露出,这叫“栖形感类”。神寓栖于形中,寄物而通,使人自然感受出来,故无形亦不可见神。壶之有形者未必有神,而无形则神无所附。神须在形中求,韵须在态中见。形者,点、线、面也;大、小、高、矮也;厚、薄、方、圆也;曲直转折也。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形和态又有别,形有“三形”,曰:筋纹、几何、自然。图1-A是标准的筋纹形,虽谓“筋纹”,即犹如植物叶中之叶筋纹。在壶上壁面有类似折痕并有折稜隆起,筋与之间隆起部分有圆浑感,且隆出部分不是外贴附而出。有的花瓣形壶也类似筋纹形,应视为筋纹与自然结合之壶。图1-B 是几何形,所谓“几何形”,即以几何之形为造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球形,椭圆形,圆柱形或其他的几何形状。图1-C,图1-D是自然形,即完全以自然界中的梅杆,南瓜,梨等花果树木,或飞禽走兽之类动物为形状。但也还有一部分壶只有一点似自然界中的某物,如菊蕾壶,似菊蕾,又不全似,这一类壶可称为“类自然形”。

态也有“三态”,曰:静态,动态,平态。而“三态”又具有三美,曰:静美,动美,平淡美。当然,有的或是静中有动,有的或是动中有静,动静皆备。

形态中又有柔感,刚感,刚柔兼济感。其间又分圆中寓方,方中寓圆,方圆兼济。或端立稳固,或挺拔清刚,或英姿飒爽,由是观之,“态”的一半乃属神韵,但又微有别。正如佳人,作态而生韵。故形态者,可谓神韵之体也。

“三形”“三态”外,尚有“三平”,即壶之把和嘴的最上端与壶之口相平(如图二)。“三平”是壶的一般原则,而不是绝对原则。“三平”处置易见均衡美,然亦可变而取奇突之美。然欲突破“三平”,仍须以“三平”为基础。

图2 三平

图3 壶的各部名称

图4 壶蓋的种类

图5 壶之提梁

又,“实形”之外,更有“虚形”,如壶把内(把与壶体之间)所形成之空间,提梁与盖之间所形成之空间;至于三弯形的壶嘴则自占一空间。这些空间叫“布白”,如绘画中的“计白当黑”,在壶艺上称为“计虚当实”。这个“空间”自有形,也是壶体之一部分,对壶的美观和雅俗影响颇大。壶把之处理,或方弯;或椭圆弯,或角形弯,除其实形外,还须考虑怎样得到一个美而适当的虚形(空间)。并使之与嘴,体和谐均衡。虚形与实形同等重要,赏之者和造之者皆不可以掉以轻心。

色泽

壶之色泽,亦必须讲究,宜兴诸山产泥,其色有紫、黄、朱红、乌、白、绿、棕等;若调和加工,其色愈多。各色之中又有深浅光暗之别,或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务使其色不艳不俗,而得见其沉着古雅,朴素自然,清新冷隽,明秀柔和,使人览之舒目悦心为是。若其色火而艳,昏而俗,花而俏,览者一见则精神不宁;或刺目,或烦心,或不舒爽,则非雅玩之色也。

品鉴佳人,必重姿色;佳壶如佳人,资和色,亦皆至为重要。

清人吴梅鼎作《阳羡名壶赋》,其论紫砂壶之色泽有云:“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倏橘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轩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或黄白堆砂,结哀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岂随珠之于赵壁可比异而成真者在。”

其释文可译作如下:“泥色的变化,有的阴暗深沉,有的光亮明朗。有的如葡萄而呈绀紫色,有的又似橘柚而呈苍黄色;有的像新桐抽出的嫩绿,有的青翠欲滴如琅玕宝石;有的流黄如积似带露之葵花,似乎飘动着金粟的暗香。有的泥面上撒有黄白碙砂微微凸起,像梨一样令人想吃它。有的胎骨青坚,外面却似涂上一层赤黑色而发光。那些美玉般的纷瑰绮丽之窑变,并不是用一种颜色可概括得了的。如铁,如石,是玉?是金?备各种纯正之纹色于一器,具百美于匀停之体。远而望之,黝暗如古钟鼎陈列于皇庭。近而细察,灿烂如瑰宝玉璧般浮现精英。其珍贵奇异岂是随珠和赵壁只可比呀!”

吴梅鼎此赋中对紫砂壶之色泽的描写,可谓十分生动,真切而不失其实。

意趣

人有主观情意而见于物,物奇则生趣,趣又见意。壶者,其体原非实有,形态由感生。然壶之成,又能见作者的思想意趣。如壶之小薄者,以见玲珑之趣;厚重者,以见古朴之趣;清刚者,以见爽利之趣;至于精妙之壶见之则能生美好之联想或高雅之趣。又如壶之作竹,梅状,以见其高风亮节,孤高不群之意趣。若作东陵式(俗称南瓜式),以见其高尚之意;作八卦太极式,以见哲理;或作周鼎汉钟,以见古雅之趣。又或作禽鸟虫蛙,以见可爱;乃若作瓜果树瘿,则以见可喜等等,此皆壶异而见其趣异也。

壶之趣出于人之意,作者有思想,有修养,方可知之。

文心

刘勰作《文心雕龙》,言为文之用心也。夫制壶,赏壶者亦然。

图6 壶底的种类

以为文之用心而作壶,此文心之一也。又壶体上题诗,铭文,作画,钤印,刻款,因寄所托,以示作者心境情怀,高雅之意,壶韵之不足,题诗文作书画以辅之,览者观之亦有同情。故其诗文书画,亦见文心。

要之,文人为文之用心,紫砂壶所俱具也。然若其文理之不通,诗无深意,或书法拙劣,画意粗俗,非惟不增其美,而大伤雅意,故壶之诗文书画,或则不有,有则必高雅,平庸之辈,万勿措手其间。

适用

壶之制,其始唯在适用。所谓适用之用,即:进水,泡茶,倒茶,置放,把拿(持握)各功均备(见图三)。壶用于泡茶,因之须有口,用于进水,放茶叶。有口即须有盖(见图四),有盖即须有纽和孔;纽便须持拿,孔用于透气,否则盖内产生气压,则盖揭拿不起,茶水亦难倒出。泡茶为了饮用,则须有嘴。壶要能持在手中,因之,须有把扣。或无把而代之提梁(见图五),便于提拿。壶不能终日拿在手中,总要置放,因之须有圈足,或以底代足(见图六)。而为之盛水之便,则壶需有腹。

此乃以适用为基础,讲各构建组合之;以匠心使之美,进而重在观赏。然壶之所以为壶者,适用不可废也。若壶之嘴低于口,水不满而溢出;或壶之口进水,进茶不便;或盖之不牢,不实,皆不适用。又若壶置案不稳,则更不适用。因之,制壶构壶,首先务须考虑适用,否则,便不可称为壶。

或有人说:“老是考虑适用,则有碍于美的表现,非废弃适用,不足为艺术。”实际上,适用不但不碍于美的表现,运用得好,反而有助于美的表现。犹如旧体诗之格律,作者若不掌握,固有碍于思想只发挥及文字之表达。但若熟谙其格律,则更有补于形式美之表现,非唯不约束作者,更有助于作者。制壶亦然,熟练掌握,以适用为基本,然后设置机构,神居胸臆,敏在虑前,则有助于作者巧思也。

以上“六要”是品赏紫砂壶的六个基本要点,也是制造紫砂壶所必知的六个基本要点。其中有些内容属于基本法则,而既称法则,即是从实践中得出之优秀的,应该遵循的内容;但独有匠心,特具创造性的人物,也可以破除法则,另立新法。古人常说:“法本无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从无法到有法,是一大进步,因为无法,大家都在摸索中创造,心中无数,不知如何是好;故有时造出来的壶,或不适用,或不美观。比如“三平法”,壶嘴如不和口相平,则倒茶不便;壶把如不和口相平,则少平衡感。壶嘴不能低于口,这是必须遵循的。但却也有人故意将壶把置得高于壶口,以产生一种奇兀之感,这就突破了“三平法”。但此非易事,壶把提高了,其他部位也跟着变,否则便不和谐了。又如“三态”“三形”皆可变化,且可集于一体。但变法的人更须深谙原有之法,方能有助于其变。

部分法则变,然壶之“神韵”“形态”“色泽”“意趣”“文心”“适用”之“六要”不可变。变,只能更合于“六要”,使之神韵更雅,形态更美,色泽更佳,意趣更足,文心更高,适用性更强;反之,即是退步或破坏。

猜你喜欢

筋纹意趣文心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高梅花”壶的筋纹艺术之美与品格塑造
略述《篱园秋实》的壶中意趣
汉字的水墨意趣
冬天来啦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