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 “代言”:新中国建设初期国家设计形象的写照:20世纪50年代上海商业经济与文化中的设计资源考察1

2013-01-21夏燕靖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3年2期
关键词:西路上海

文/夏燕靖(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

新中国建政之初,接管的是一个历经长期战争破坏,民族经济凋敝不堪的摊子。在国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国家对新生的国家政权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这在当时作为新生国家的经济发展所能依靠和学习的对象就只有苏联,而苏联又是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国家。正是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为恢复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商业经济和秩序,国家选择的重点区域也只有上海。因为上海作为我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上海的商业经济与商业文化一直是我国的领跑者,况且上海又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最为集中的地方,商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和人脉都还存在。一言以蔽之,新中国在重启动商业经济活动时,上海的重要作用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本文以20世纪50年代上海商业经济与商业文化中的设计资源为考察对象,探讨上海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具有的国家设计形象的“代言”作用,正是出于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考虑。

图1 上海东外滩近代工业遗址地保护规划方案—— 景观效果图

图2 先施公司创办于1917年,在上海南京路630 号,这是其开设的总店大厦

图3 永安百货有限公司是百联集团的下属企业公司创建于1918年

图4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南京路街景

一、50年代,上海重振商业经济与商业文化的历史机遇

50年代的上海,虽说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的正式建立,1所谓“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在指在新中国建设初期确立的建立产品经济、计划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的经济体制,这是构成当时称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三大基石,它们之间形成互相支撑,构成了一个存在内在逻辑关系非常紧密的架构,这个架构在创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期,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情况的变化,逐渐走向反面,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绳索。因此,到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的90年代,最终导致了这种“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的解体。现在,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两个范畴已被实践所扬弃,剩下的全民所有制虽尚存一席之地,但亦处风雨飘摇之中。但商业经济与各地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且海派商业文化仍在商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为何经过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之后,上海的商业经济仍能坚守自己的特色,这从根本上说离不开近代工业发源地孕育的工业文明和大都市繁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图1)

从历史来看,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加速提升,出现了一个特殊而庞大的市民阶层,这带来了商业经济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中具有渗透的可能,从而形成了市场繁荣与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并且,在此时期的上海已经参与进世界经济大循环的格局,商业经济由此获得快速的发展。例如,30年代,上海外贸占全国的比重明显上升,1936年占全国外贸总额的55%。贸易总额持续增长的同时,商品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进口商品品种从19世纪70年代的近百种猛增到20世纪的1000 余种。其中,适应国内制造业发展需求的生产类机器、五金电器材料,以及生产原料类的钢铁、矿砂、农产品等进口数量增长加快。出口商品中,传统丝、茶出口比重下降,豆、豆饼、桐油等农副产品以及加工产品的比重上升。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本埠生产的机制轻工产品向香港、南洋等海外市场的出口量也迅猛增长。1913年上海口岸轻工业产品出口只占出口总额的0.17%,到1936年已上升到3.95%。2转引:张忠民.上海经济的历史成长:机制、功能与经济中心地位之消长1843-1956[J].社会科学(沪版),2009.与此同时,本地批零商业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获得较快进步。再加上这一时期上海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交通运输便捷带来大量南来北往流动人口等因素,为上海集聚起巨大的财富和市场购买力。在此背景下,自然造就出我国近代最大的商业消费市场。诸如,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著名大百货公司先后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开张,(图2、图3)南京路成为近代以来我国最负盛名的商业购物街。(图4)市区内公馆马路、霞飞路、静安寺、小东门等处也已形成主要的商业街区。市区周边沪西、沪北、沪东等地也兴起、形成了一批以中下层市民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商业中心。到3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抗战爆发前夕,门类齐全的商业网络已经在上海完全形成,并构成基本成熟的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如上流社会新奇时尚的时髦消费,中产阶层追奇猎新的品位消费,下层居民满足生存的需求消费,造就了一个国内最为庞大、最重要的消费社会。由于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而导致市民阶层对文化需求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商业文化市场。诸如,商业美术、产品造型与包装设计、服饰美容、工艺美术以及印刷、出版、摄影等与商业经济密切联系的行业应运而生。这样,到了50年代,当社会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这种商业经济及商业文化又开始兴盛起来。(图5)

图5 20世纪50年代初期南京路的繁荣景象

图6 50年代经过改造后的申新纺织公司厂区

图7 工艺美术老艺人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楼前合影

图8 有着百年经营历史的上海时装商店

图9 50年代上海“大世界”

图10 “大世界”游艺介绍说明书

50年代初期,上海私营商业在全市商品零售总额中占92.8%。全国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如申新纺织公司、(图6)福新面粉厂、永安纺织印染公司、大隆机器厂、大中华橡胶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永安、大新、新新和先施四大百货公司,以及三大祥、1“三大祥”是由上海滩三个百年老字号绸布商店(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组建改制而成,下属一个批发市场,三家总店,十六家分店,是自30年代以来上海专营纺织品大型企业之一,营业额占上海全市零售布店的三分之一。早年自行设计花型、规格,直接向工厂定织、定染,并向纺织厂投资,以操纵工厂经营大权。由于资金雄厚,备货充足,花色齐全,店堂宽敞,既可陈列大量商品,又可容纳大批顾客。因此,许多中小型同业很难与之争衡。三家棉布庄等都开设在上海。2资料来源:高晓林.上海私营工商业研究(1949-1956)[D].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指导教师:吴景平),2012.这说明,上海私营工商业在上海以至于全国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此时上海的私营工商业可以说是全国私营工商业的缩影,极具代表性。甚至可以说,上海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和动向,对上海乃至全国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当时中央政府的许多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上海私营工商业的状况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系。随着50年代中后期,我国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上海的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比如,我国传统手工艺产业在50年代初期调查,保存有20 个大类、645 余小类,数以万计品种。据1957年上海工商业部门统计,在全国的10681 个传统工艺美术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以上为上海企业,从业人员有万余人(另有许多外地的加工队伍)。并且,在上海企业中还拥有当时评选的工艺美术师百余名,可以称得上是全国工艺美术的重点区域。此外,无论是品种,还是规模都位于全国前列,在当时是引领全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龙头。3张亚培等编纂.上海工商社团志(第六篇)[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工艺美术这一产业带动下,促使了商业美术设计、产品造型与包装设计、服饰美容,以及印刷、出版、摄影等行业也在此时期获得相应的发展。(图7、图8)

图11 “大世界”里面的哈哈镜

图12-1 上海老城隍庙

图12-2 城隍庙里游艺活动

图13 50年代上海淮海路和陕西路口星期日旧书摊

图14 50年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年画中反映的儿童生活

图15 英商电车公司于1908年2月6日试行电车时,制作了一批电车宣传画

除此而外,海派商业文化也日渐恢复和发展,当时的上海有两个代表性场所,一个是闻名遐迩的“大世界”,(图9、图10、图11)另一个是新、老城隍庙。(图12)这两个场所虽说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进行过社会主义工商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洗礼,但在50年代中后期还基本保持其特色,实属不易。这两个场域均是可谓是民间文化娱乐天地。“大世界”和新、老城隍庙,在当时都不收大门票,大世界里一张低价的剧场入场券可以观看各种舞台表演,有戏曲和民间杂艺,还有西洋乐的演奏。城隍庙商场可以看活狲出把戏,珍奇动物,还可以买各种文化娱乐商品,直到1958年以后城隍庙楼上还陈列有“十八层地狱”、“黑、白无常鬼”整条阴界,甚至保留有算命测字摊。九曲桥畔那些销售旧书的小店和旧书摊上,还能掏到各种难觅的书籍。不同兴趣和层次的民众娱乐,诸如养八哥、斗蟋蟀、玩小虫、种花养鱼,都可找到适合的买家,这是当年上海市民自愉自乐主要场所的一大特点。这种公众娱乐场所的经营保留,也是对上海商业经济和商业文化的滋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许多忆旧的文章就写道:在50年代的上海,但凡行走在马路上或到里弄,常常会听到洋房里传出的钢琴声、小提琴声,当然也少不了票友拉京胡唱京戏,学越剧哼沪剧的腔调。可见,民间的自娱内容非常广泛,市民的爱好多姿多彩,如当年的中央商场、旧货商店等尚存有旧货市场,同样在淮海路和陕西路口也有星期日旧货交易摊点,能买到旧书、老唱片,或淘旧货。(图13)这样多种的商业经济,营造出上海50年代特有的氛围。

图16-1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彩车行驶至外滩(广东路)终点站

图16-2 行驶在静安寺至外滩之间的有轨电车线路使用的是英商brush 短四轮有轨电车

图17 1963年8月15日,南京路上的有轨电车轨道被拆除

图18-1 “大道奇”T234 客车

图18-2 上海新型无轨电车

其实,海派商业文化不止这些显在的商业活动,50年代上海引领全国的印刷、出版、摄影等行业带来的商业文化气息更是浓郁。比如,海派风味的年画和宣传画,在50年代呈现热潮,可说是全国新华书店或文化市场经销的货源地。当时上海出版的年画大都采用半开张的印刷形式,其风格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月份牌”笔法改革而来的水彩画加工笔为主,讲究精细描绘,讲究美观真实。(图14)除一些传统题材仍然采用旧时年画笔法表现《年年有余》、《闹春》、《白蛇传》、《梁祝》、《桃园结义》、《逼上梁山》等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题材外,从宣传“新婚姻法”、“人民银行储蓄好”、“中苏友好”、“镇压反革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迈进”、“公私合营”、“把青春献给祖国”、“钢铁元帅升帐”等等,都是采用变革而来的新法描绘,使年画创作充满新时代的绚烂气息。如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后由哈琼文创作的《祖国万岁》年画,成为宣传画的雏形,贴满了淮海路、南京路这样的大街,广受赞扬。在年画和宣传画大兴其势的时候,上海的文具店和新华书店里又开始供应起中断了近十年的贺年片和书签。当时销售的这些贺年片和书签,可谓价廉物美(当时仅卖一分钱一张,最贵也就是三至五分钱一张)而配图、印刷却十分精美。有张充仁的水彩静物画、崔预章的油画月季瓶花、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吴青霞的水墨游鱼图、江寒汀的兼工带写双鸭等等,都在1956—1957年间印上了小小的贺年片,多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可见刚走上国营道路的出版社已经集中了编辑组织的著名画家参与创作。到1958年,甚至上海里弄的小商店里还销售过翻印二三十年代的圣诞题材贺年片。早年上海民众喜欢小小贺年片的情结,此时悄然复活。然而,时隔不久,这些花红柳绿、花鸟虫鱼题材的小小贺年片便被驱逐出市场,正可谓张爱玲笔下描写的那样“在这场传奇中,野火花也结束了开花的季节,归于沉寂,终结一个花开的轮回。冬季的晴天也是淡漠的蓝色,野火花的季节已经过去了”(《花落的声音》)。

综上所述,50年代上海重振商业经济的历史机遇,同时促进了商业文化的兴盛。而在这场商业经济与商业文化复兴中也正孕育着新时代的设计重新出发,这不仅有着丰富实在的物质表象,更有着许多精神层面的设计思潮的勃发。

二、南京西路重现名副其实的“中华商业第一街”

南京路的静安段,东起成都北路,西至延安西路,长度约为2930 米,占整条南京路总长度的60%,总面积约为1.8 平方公里,这段路的响亮名称是“南京西路”。该路名是1945年上海特别市政府将静安寺路改名而得。从文献记载来看,南京西路始建于1862年,可说是我国第一条西式马路,又是俗称的“十里洋场”(十里南京路)区域范围。这条路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路段上有着许多50年代可圈可点的设计资源,可谓是我国近现代设计史的一幅典型画卷缩影。

1.南京路上的有轨电车

图19 50年代上海南京西路的景象

图20 南京西路上的西服店

南京西路早在1908年3月便有英商铺设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是从静安寺到外滩,将当时的英美公共租界通过南京西路和南京东路的连接得以贯通。当年英商电车公司曾于试运营当天制作了大批电车宣传画,张贴于上海的大街小巷,以扩大电车交通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市民前来乘坐电车。(图15)《申报》在1908年3月5日的报导中说,由英商经营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清晨5 点30分,第一辆电车从静安寺出发,经愚园路、郝德路(今常德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向东形式,穿过公共租界商业大街南京路(今南京东路),沿着外滩至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东风饭店),标志着上海城市公共交通开始进入一个运用现代交通工具的时期。(图16)当年的有轨电车车厢分头等、二等两档,实行分段计价。在此前后,法租界也成立了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经营起一条法租界的有轨电车营运线路。后在1912年8月,英法电车公司开始相互通车,从此跨区运营得以实现。到1913年2月,华界南市内地电灯公司经理陆伯鸿等人为挽回中国主权,阻止外商侵越华界,并以繁荣南市为由,向上海县主管申请创建南市有轨电车,经市议事会讨论批准给予电车专营权。此后,上海华商电车公司成立,旋既着手电车工程的筹建。整个工程建设、设备等均委托德国西门子公司办理,同年3月动工建设,是年8月11日华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

20世纪50年代,这多条有轨电车营运线路竟然成了大上海的象征,甚至在外宣上也以有轨电车的形象来预示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然而,毕竟有轨电车建造年代已久,线路布局不合理,致使与上海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极不适应,交通矛盾也越发突出。这样,到了1963年8月便拆除了南京路上的有轨电车轨道,改驶无轨电车。(图17)如此一来,在南京路上行驶了整整55年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上海公共交通又有了新的发展,起先是对40年代留下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制造的T234 大道奇客车重新改装设计,更换了车厢和座椅,一次可乘70 人,车门也更换成自动式双开门,车身颜色为上浅黄下红色,在大街上十分醒目。后来,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型公共电汽车又有多款问世。当时,上海的无轨电车车型有红旗651 型、4000 型,江南663 型、662 型。无轨电车的基本车型为双轴车,为了增加载客量,出现了绞接车。牵引电动机安装在前轴与驱动轴之间,采用整体弹性悬挂。除少数牵引电动机采用复励直流电动机外,都用起动力矩大 的串励电动机。无轨电车的车身跟公共汽车相似,使用的电力一般是透过架空电缆,经车上的集电杆取得,上海的无轨电车在当时应该是全国最好的大型客车了。公共汽车有解放644 型、651 型、660 型,上海660 型等,更加适合穿街走巷的复杂线路和郊区线路,使上海公共交通面貌焕然一新。(图18)

2.南京西路沿线的商铺店家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主要商业街区就围绕南京西路形成,尤其是那些度身定制的富有现代气息的商铺陆续开在了南京西路上,使得南京西路弥漫着浓郁的欧陆风情。这些店铺中,有著名的凯司令西点店、绿屋夫人时装店、蓝棠皮鞋店、波士顿皮件店等。另外,还有百乐门、大都会、美琪、平安等奢华戏场、影院、舞厅,也先后在南京西路上开业。有趣的是,虽说南京西路也是店铺林立,但与南京东路的喧哗商业街区则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种闹中取静之感,成为当时上海最为雅致的娱乐休闲及生活小区。早年《申报》上的小品文就形容“同一条南京路,东段盛气凌人,西段闲情迷人”。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图19、图20)

图21 50年代兴建的上海中苏友好大厦

图22 上海人的日常装束

图23 上海居民家中的收音机

到了50年代,南京西路沿线很快成为上海重要政务和对外接待中心。如上海市政协、外办、侨办等均落址于此。尤以5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要在北京和上海举办苏联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大型展览,并决定在北京和上海各造一幢与之相适应的展览馆。1954年5月4日,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在延安西路和南京西路交汇处,即老上海地产大王哈同的爱俪园旧址兴建。这座大厦是在苏联建筑家安德烈耶夫设计和指导下进行建设的,至1955年3月建成,费时十个月。整个大厦占地2.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计54108 平方米,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成为当时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也是50年代上海建造的首座大型建筑,与北京展览馆同属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大厦。大厦座北朝南,正南为大广场,有音乐喷泉。主楼矗立正中,上竖镏金钢塔,与主塔相辅辉映。大厦展厅及附属建筑,层层往后延伸。衬托出整个建筑巍峨雄壮的气魄。(图21)此后,南京西路在很长时间里再未有新的高楼大厦问世。可以说,整个五六十年代,上海都未建造新的大体量办公和金融建筑,而原有的部分金融大楼则被改作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只是到1960年,建造的静安区和上海县人民委员会办公楼,以及1964年建造的市人大办公大楼稍具规模。南京西路,乃至整个上海的建筑与市容发生巨大变化,则是在1985年之后,新的商厦群及宾馆拔地而起,大型商厦与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错林立,互为衬托。

从上海近代史文献资料来看,1主要资料来源:上海地方志·历史悠久的名特商店[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0年代南京西路沿线的有名商铺店家真是不少。诸如,地处南京西路静安寺一段的鸿翔时装公司,创设于1917年,是我国第一家时装店。该店主营各种高档女子时装,素以选料考究,工艺精湛名闻海内外。30年代蔡元培曾题赠“国货津梁”匾额。50年代,鸿翔时装公司成为新中国时髦服饰的代名词,不仅是上海市的名特商店,而且在数十年的生产经营中,“鸿翔牌”女毛中长大衣和女毛西装双双被评为商业部和上海市优质产品,还多次为访华的外国元首和国宾提供服务,被誉为中国服装企业的“女服之王”。

亨生西服公司,地处南京西路976 号,建于1934年,是上海西服业四大名店之一。该店以制作男式高级西服,汲取国外各种西服流派之所长,形成特色。如罗宋派和绅士派(即英美款式)的西服,更有行业中“少壮新潮派”的美称。从50年代起,“亨生牌”的精纺呢男西装和全毛男大衣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

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公司,设在南京西路1135 号,创办于1930年,是上海一家专营裘皮、皮革服装的名店。其皮毛原料选择精良,自行设计,讲究工艺,运用串刀、乙字、嵌革、拔抢、染色、刷色等传统制作手段,使成品皮毛顺其自然。特别是其精心制作的黄狼、狐狸、 水貂、紫貂装头,栩栩如生。出品的“虎啸牌”裘皮大衣、围巾、披肩等,穿着轻盈舒适,雍容华贵。

龙凤中式服装商店,开业于1956年,坐落在南京西路819 号,是上海独一无二的专制中式服装的著名特色店。设计的中式服装,造型美观,曲线明朗,融民族传统和现代潮流为一体。旗袍既有传统的大襟、对襟、琵琶襟,又有经过改良的现代款式。面料多选用苏杭等地出产的上等真丝绸缎,采用滚、烫、缕、雕、绣、镶、嵌等特色工艺,精工细作。“龙凤牌”中式女棉袄是上海市优质产品。

富丽绸缎呢绒公司,原名富丽绸布商店,创设于1948年,地处南京西路1156—1164 号段。主要经营丝绸、呢绒、棉布、化纤等纺织品,尤以女式衣料备货丰富而出名。五六十年代就被评为上海市商业先进集体。以不断组织经销新品种、新花色,商品以新、齐、美著称,被人们赞为“时髦面料信息窗”。

永泰服饰商店,创办于1931年,地处同孚路(石门一路)322 号,是一家商兼工企业。以制作丝绸妇女时装、绣衣、衬衫和男女晨衣而扬名海内外,产品远销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日本及港澳地区,尤其以“红玫瑰牌”女式丝绸服装深受中外顾客青睐。五六十年代,从国家领导人夫人到各界妇女知名人士的定制服饰,再到电影明星、歌星、名演员,以至普通百姓,都是该商店的光顾常客。当时的永泰是上海第一家向市丝绸进出口公司提供产品的企业,其产品获准出口免检,引来不少外商向外贸部门指定要定制永泰产品。(图22)

上海电视机商店,其前身是上海无线电行,创于1948年。1958年与宏声、淮安等无线电行合并,取名上海无线电商店。当时地址在南京西路1195 号。经营国内生产的黑白电视机、收扩音机和各种电子产品等家用电器,在当年是全国为数仅有的无线电产品专营销售商店。商店还附设维修部,是沪产名牌电视机特约维修站,也是上海家电批发公司电子产品的维修中心。(图23)

图24 50年代发行的明信片---上海南京西路及人民园一角

得利车行,创设于1922年,地处静安寺地区,以上海最早经销英国“兰苓牌”自行车和“邓禄普”车胎而闻名。该车行自设工厂,组装自行车,产品有“五旗牌”等名牌商标。50年代开始主要经销沪产“永久”、“凤凰”、“飞达”等名牌自行车,以品种齐全,装配精密,质量考究,服务优良著称。

南京美发公司,创建于1933年,开设在南京西路784 号。当时设备均从美国引进,成为上海规模最大、设备最齐、技术力量最强的特级理发店。40年代开业初期的服务对象大都是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到50年代,公司经过工商业改造,成为服务于大众的店家。不过,当时仍是上海理发行业最高等级——正特级理发店,拥有特级、一级、二级技师24 人。特级理发师刘瑞卿、张学明技艺精湛,善于塑造丰富的生活发型,并擅长制作舞台艺术发型。店堂经过不断改建,营业面积达600 平方米,分男、女部,楼厅设有贵宾室和美容部,又从国外引进一批理发设备,成为一家具有多功能、现代化的美发公司。服务项目也丰富多样,有化烫、染发、装假发、做舞台发型、美容、修指甲、按摩等,可谓配套成龙,众多宾客纷纷慕名而来。有纪念意义的是,1963年该美发公司的刘瑞卿、袁美蓉师徒俩竟然荣获朝鲜“千里马骑手”的称号。

上海照相馆,创于1946年,原名万象照相馆,地处南京西路741 号,以拍摄花色人像照出名。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都曾是该照相馆光顾的常客。当年李宗仁出任国民政府副总统时,也是请该馆技师到南京上门拍照。这家照相馆,在50年代与早年从北京开到上海的王开照相馆齐名,均是我国照相业的老字号。在当时就开设了规模庞大的摄影厅,且照相设备一流,服务项目齐全。业务内容擅长拍摄儿童照、艺术照、婚礼照、时装照,还有商业广告、证件照、合家欢、外派团体照、着彩扩冲印等。1968年改名为上海照相馆,当时仍有特级、一级、二级摄影技师14 人,特级摄影技师朱光明拍摄的人像艺术照有独特功夫,是上海著名的特级摄影师之一。

3.南京西路上最为抢眼的街区

图25-1 上海传统的石库门弄堂

图26 上海南京西路上的“兰心大戏院”

图25-2 上海南京西路一带的高档公寓弄堂和花园洋房弄堂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京西路沿线一直是上海中心城区最为抢眼的街区,这话说的是有充分根据的。比如,50年代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发行的一张印有《上海南京西路一段》的明信片,是拍摄上海南京西路国际饭店及人民公园一角的镜头,这张明信片很快成为外地人到上海,或是上海人给外地朋友馈赠的重要精神礼物,发行量极大,据统计约在百万张左右,如今网上拍卖的这张旧品相的明信片价格也在百元以上。(图24)可见,南京西路的景致一直以来是人们对上海大都市情景的记忆。

如今,在南京西路的区域内仍然汇集有大片的历史建筑群落的街区,可谓是新里、老洋房等物业比比皆是,更有着一种浓郁的老上海风味。特别是南京西路与静安寺一带,留有的老上海的法国梧桐,是让人们留连过去生活而又充满时尚感的地域。在此地开发的“壹街区”南面的南京西路及吴江路一带,加之西面的老房子群。无疑让人感受到过去和现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上海。北面是静安区唯一大型公园——雕塑公园,是晨练、散步和跳舞者的好去处。小区步行至人民广场约为15 分钟,在浓阴密布的法国梧桐遮蔽下,生态环境的设计已列上海的前茅。

据统计,目前南京路静安寺一带引入商业知名品牌约1200 多种,国际品牌高度集聚,沿线集中的国际品牌达550 个。1相关数据来源:专题报道.谁的南京西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6.况且,作为上海商业国际化制高点的梅龙镇、中信泰富、恒隆、久光城市的四大广场规模效应进一步突显,彰显个性、文化、时尚特征的商业文化气息成为新时代南京西路的标志。

作家程乃珊在《南京西路的海上旧梦》一文中2程乃珊.南京西路的海上旧梦[N].上海青年报社,生活周刊,2010.描写她对南京西路的记忆,“南京西路有许多典型的英式风格的花园公寓,且绿化面积相当庞大。住惯了老公寓,眼界自然提升”,因而在程乃珊看来,空间是衡量豪宅的首要指标,“铜仁路333 号的绿房子,绿化面积也达三分之二以上,光厨房就300 平米,整栋房子有12 间颜色各异的卫生间。这才是豪宅。而花园公寓虽算不上豪宅,却也非等闲之辈”。程乃珊认为,所谓的上海弄堂生活,其实要分三个层次:传统石库门弄堂(包括新里)、高档公寓弄堂和花园洋房弄堂。“今天三房两厅、两房一厅所采用的‘一门关煞’的单元房概念,就源于公寓。而花园公寓,乃是当年著名的高档公寓之一。”设施现代精致的公寓单元只租不卖,产权归大房东所有。为防止货币贬值,老上海公寓租金往往要支付美金或金条,所以里面的居民多为洋人和海归人士,如张爱玲的姑姑。程乃珊说,“剧作家曹禺、诗人王辛笛、中国芭蕾舞先驱胡蓉蓉、名医吴旭丹、黄中,天鹅阁咖啡馆老板曹国荣等,都是花园公寓的居民”。保姆和司机的住处则和主人分开,集中在弄堂到底,两层联排房子,底下是汽车间,楼上是住房,有抽水马桶浴室,不过是公用的。“佣人通过后楼梯,直接进厨房,避免了‘登堂入室’的混杂和尴尬。”这是英国人讲究等级制的体现,却未必代表着歧视——佣人也拥有独立的小房间,保证了私人空间。海派的分寸感,正在于此。程乃珊还说:“从陕西北路至石门路这一段的南京西路,曾为优皮集中之地。集中了最昂贵、最时尚的专卖店。他们的定向客户就是公寓里的优皮居民。如果说整条南京西路是用金砖铺成的,那么,这一段就是镶嵌在金砖上的金刚钻,全上海最昂贵的店铺,就在这200 多公尺内。”(图25)

图27 50年代上海普通人的衣着

图28-1 穿着中山装的普通市民

图29 穿花色服饰的女子在鲜花店购买鲜花

图28-2 纯毛华达呢中山装,这种服装是当时中国男子的正装礼服

程乃珊对于电影的爱好,也是从那时的南京西路上培养起来的,那是平安电影院、美琪大戏院、艺术剧场(现为“兰心大戏院”)构成了南京西路周围的一道小资风景线。那个时候,多由男同学代劳骑自行车买好票,女同学隔天才结伴而行。“学生票才1 毛5 分一张。1961年到1964年间看得最多,每周会去看两三场。”因为崇拜格里高利·帕克,他主演的《百万英镑》程乃珊看了十几遍,“从这家电影院看到那一家,一场接一场。”有趣的是,和现在一样,从前的南京西路也是轧朋友的好去处。“安静,有情调,又有咖啡馆,南京西路就是和别的马路不一样。”程乃珊笑言。她还记得,南京西路江宁路口有一个溜冰场,在跳舞已成禁忌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人爱去那儿溜冰,而背景音乐经常是《蓝色多瑙河》之类的西方音乐。在那个硬邦邦的年代,南京西路却温柔依旧,程乃珊不禁感慨:“这是很可爱的。”这种长期形成的气氛,是很难消散的,只要有那么一点缝隙,就能春风吹又生。(图26)

三、50年代,上海商业经济助推起时尚服饰业

50年代,新生国家可谓百废待兴。但人们对生活时尚的追求,则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寻找的脉络。当时,由于物资短缺,服饰品种、款式和面料几乎无可选择,朴素的人民装以蓝、灰、黑、白为基调,加上女式的花布衣裙构成了人们服饰穿着的主线。尤其是参加工作的女性和女学生中穿着的女式花布衣裙均摒弃了缎面,而是采用普通花布来裁减,以显示与工农的接近。当时的衣着流行无非两条路径,一是老上海衣着风范的遗传;另一是从苏联流行并传到我国的“列宁装”和“布拉吉”。无论是哪种风范在当时其实都被改造成简单的装束,成为简单的选择和简单的生活,人们在简单中找寻快乐,也寻找着时髦装束。

比如说,老上海衣着风范的遗传,已不可能再现昔日的风华,在当时更不可能成全出一段由王家卫挑起的潘迪华在《花样年华》中那一幕幕原汁原味老派上海的闲情逸致,自然也没有邓永锵在《上海滩》中刻意用木樨香和玉桂香营造出的老上海气息的海上寻旧梦。有的可能只是在心里留存的上海人几分自感高尚脱俗的生活品味,又或许是外地人置身外滩,俯览黄浦江,想象中的塞纳-马恩省河或哈德森河那样的感觉。

新中国建立之初,上海人的衣着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几分风范。男子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男子也有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有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衣服面料多为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兴穿西装和中山装。可是,到了50年代中后期,上海老百姓的衣着朴素简单到男女无差异,大多以中山装取代西装和旗袍。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将穿衣打扮与革命,或者与人的道德观,甚至政治立场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渐渐地被看作是资产阶级的情调,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男人开始以中山装为主装,不再穿长袍马褂;女性穿的是对襟袄,不再“裹足不前”。男子大多选择中山装,成为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图27)

图30-1 标准的列宁装

图30-2 穿着列宁装的青年,列宁装是50年代知识妇女和女干部最常穿的服式

在上海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陈列有50年代初期的中山装,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平平整整,用今天的眼光看,样式呆板正统,缺乏创新。但在那时拥有一套这样款式,且为毛料质地的中山装是件令人羡慕的事。而且,为显示穿着者的身份,通常会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图28)之后,受革命的感召和对中共干部的崇敬,中山装引起青年学生的追捧。当时服装设计师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趋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追逐时髦的青年人的欢迎。当然,这只是男装,至于女装则有另一番风景。

1955年5月17日,上海《青年报》刊登了署名“启新”的文章,题目是《支持姑娘们穿花衣服》,文章写道,现在有条件可以打扮得美丽一些了,然而姑娘们的服装大都还是“清一色”,有的姑娘全身一色蓝。我们不但要把国家打扮得像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那样,也要把姑娘们打扮得像一朵鲜花、一颗宝石一样。文章最后呼吁:“姑娘们,你们大胆地穿起花衣服来吧!”紧接着,1956年1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特意举办了花布、丝绸、织锦图案展览会,引起了业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其中有不少鲜艳丰富的花布图案,如红枫小菊、小玫瑰等,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当月10日上海《青年报》以整版篇幅报导了这次展览会,并再次呼吁:“姑娘们,别老是穿得灰溜溜的,穿得漂亮些,把自己打扮得和鲜花一样”。1957年当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推出影片《护士日记》,其中由王丹凤扮演的女护士简素华哼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时,看过这部影片的男性观众,也为这位有点小资情调的美丽护士所倾倒。(图29)

又比如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过:“走俄国的路——这就是结论。”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签署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因为苏联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源头,又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把苏联视为老大哥和真正的朋友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一切学习苏联老大哥也成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必然选择。那时,有—句非常振奋人心的口号,叫做“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向苏联学习,以苏联为榜样,是社会舆论的主流,新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受到苏联的强烈影响,服装自然也不例外,这就是“列宁装”和“布拉吉”流行的原因。所谓“列宁装”,就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经常穿的—种服装款式。从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中列宁所穿服装来看,其式样为西装开领,双排扣、斜纹布的上衣,有单衣也有棉衣,双襟中下方均带有一个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带,各有三粒纽扣,列宁装与中国的中山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列宁装对50年代我国服装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改良传统中山装的影响;二是新中国女性因崇拜世界革命领袖而以身穿列宁装为荣。有意思的是,列宁装本来是男性服装,却被新中国女性所青睐,这确实是服装史上的一件趣闻。当年喜欢穿列宁装的有两类女性,一类是向往革命的女学生;另—类是新中国各行各业的女干部。可以说,苏联服装成为革命的象征,自然极大地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穿着时尚,而“列宁装”一度成为上海这样具有西化风情大都市最流行的服装也是历史的一种必然。毕竟“列宁装”或多或少带有西服的装饰性元素,像双排纽扣和大翻领,腰带的作用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显。(图30)

受到新中国女性崇尚、青睐的“列宁装”,配有的独特发式,就是留短发,这是50年代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印在人民币上的我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君,登《人民画报》封面的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曾是“列宁装”的模特,劳模的示范,带动了时代的风尚潮流。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当时“列宁装”可供挑选的颜色并不多,清一色的蓝、灰、黑,彰显艰苦朴素的时代风气。

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著名配音演员苏秀在《我的配音生涯》一书中回忆难忘的“列宁装”:1苏秀.我的配音生涯[M].文汇出版社,2005.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那时我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实足年龄尚不满24 岁。看着满街红旗,听着那令人振奋的腰鼓声,我是多么羡慕那些剪着短发、戴着蓝布帽、穿着蓝布列宁装的女干部啊!我渴望自己也能那样地穿着,渴望着走到社会上去,渴望着工作。

其实,我在广播剧团很受重用,工作得很快活,可心里总以自己不是国家干部为憾。觉得既然不是国家干部就不能去穿那象征干部身份的列宁装。所以当我在报上又看到北京电影演员表演艺术研究所(即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招生的时候,我就又去应考了。

“列宁装”穿在叶琳琅饰演的女特务王曼丽身上,更让人难忘。在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反特片《铁道卫士》中,叶琳琅扮演的特务王曼丽是一个潜伏的女特务,“列宁装”,直发型,单布鞋,而并不是观众印象中女特务常有的花旗袍、烫发头和高跟鞋,难怪观众印象深刻。

多年后,步入老年的叶琳琅,在江南某农村拍摄《香魂女》的时候,被许多围观看拍戏的农民给认了出来,大家在指指点点地小声议论着她饰演的王曼丽,快人快语、为人豪爽、充满喜剧细胞的叶琳琅,于是来了个现场发挥,她不无幽默地拱手抱拳,连声说道:“是我,是我,刚从监狱里放出来。”一席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20世纪50年代,在“列宁装”风行的同时,又时兴起源于苏联的“布拉吉”。(图31)这一服饰名称就是俄语连衣裙的音译,当时上海街头还张贴过名叫《姑娘们穿起来》的宣传画,《文汇报》也发表社评动员妇女踊跃穿起“布拉吉”。据说,“布拉吉”在我国的流行得益于苏联领导人的到访,他们看到中国女性一律灰蓝黑色的服装,几乎男女不分,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建议中国女性要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时间,女性穿花色“布拉吉”成为时尚。2彭国亮主编.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整个社会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图31 试穿布拉吉的姑娘

图32 穿布拉吉的漂亮女孩

图33-1 女工装

图33-2 男工装

图34-1 50年代带广告的纸袋

图34-2 50年代上海出口围裙广告

“布拉吉”本是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50年代,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影响着中国大众,身穿“布拉吉”的援华女专家则成了大众直接模仿的对象。当苏联女英雄卓娅穿着飘逸的“布拉吉”就义时,“布拉吉”成为一种革命和进步的象征,也因此成为50年代最流行的女性服饰之一。“布拉吉”的款式极其简单,宽松的短袖,泡泡的褶皱群,简单的圆领,腰际系—条布带,是一种宽松肥大的连衣裙。布科颜色花样变化不大,主要是碎花、格子和条纹,质料以棉布质料为主。50年代,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建设工地,上至知名女性,社会名流,下至基层女工,都曾穿过“布拉吉”,甚至幼儿园和上小学的女孩子也会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布拉吉”。(图32)“布拉吉”在女性生活中几乎人手一件。当时上海的《青年报》报道说“一群年轻的女孩子,脸上写满笑容,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满怀着革命的激情,她们梳着油黑的大辫子或刘海齐眉的短发,穿着五颜六色的‘布拉吉’,嘴里唱着流行的歌曲,上学、上班、开会、集会、游园,投身于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建设之中”。1引自: 报道,上海女青年的衣着变化,[N]. 青年报,1956.到了50年代末,由于中苏关系日趋恶化,“布拉吉”在我国便少有人穿,也很少有人再叫了,但“连衣裙”即“布拉吉”的意译名一直沿用下来。

50年还有一种特别的穿着,穿工装成为一种荣耀。年轻的姑娘们曾一度爱上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图33)这种着装,裤为背带式,胸前有一口袋。与之相配的,一般是圆顶有前檐的工作帽、胶底布鞋,布鞋多为手工制作。再有就是前后挂胶、以草绿色帆布为面,橡胶为底的“胶鞋”,也就是解放军穿用的鞋,因而得名“解放鞋”。这种装束也成为50年代极具特色的“时尚”,是全社会对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显著提高的响应,“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是当年《解放日报》常常使用的通栏口号。

1.广告、老品牌和“糖果纸”的设计风采

图34-3 50年代的报纸广告

图35-1 绘有旗袍名媛的海派风情的“双妹”品牌广告

图35-2 上海双妹重新推出的化妆品包装

早年间《新周刊》发表过一篇有相当影响力的专稿,题目是《香港人的上海外滩情结:爱上海如同爱香港》。文中有一段以香港著名专栏作家陶杰描述在外滩度周末,并记述香港广告人在上海从业的别样经历,至今回味起来除了那股浓厚的怀旧情绪仍然保鲜外,又增加了一份我们对海派文化的深入认识:1专稿,香港人的上海外滩情结:爱上海如同爱香港[J].新周刊,2002.

住在沿江的老酒店里,那猩红的地毯和深棕色的柚木百叶窗,渗透落着张爱玲的颓废……窗外是外滩巍峨的楼影和黄浦江空阔的暮云……如果可以负担得起,在上海过周末,首选是外滩……这是一个叫人心醉的新人类的伊甸园……香港人不断呼朋唤友地去逛外滩,尤爱在冬春之交的黄昏或仲夏的子夜……外滩太浪漫、太闲适了。始终,香港人的外滩情怀还是度假消闲,再加怀旧,至于来外滩阅读上海近代史或万国建筑史,始终不是香港人的那杯茶!

……

在上海创办高格广告的港人钱以聪先生,喜欢在微风徐徐的傍晚,或烟雨蒙蒙的早上,从南京路外滩起,沿着外滩沿江建筑向北走,至延安东路穿越广东路地下人行道,然后登上沿江观光台,至外滩公园,再从北京东路地下通道返回外滩大楼一侧。

他是做广告的,要在上海打响自己的牌子,他认为外滩是汲取灵感的最好地方。

“外滩令我更懂得上海,更了解上海人。”

从金陵东路外滩到外滩公园,全长约1700 公尺,被上海人称为情人街,中段有上海首任市长陈毅的塑像。

钱以聪常以此段风景来告诫香港友人和自己:“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滩有棉棉、卫慧一族艳色的媚眼和外国男人的古龙水香味,对岸金茂混杂着烟味和雪茄充斥着重金属音乐的吧房早已远远甩过兰桂坊……但是,犹如情人街中立着威严的陈毅市长塑像,香港人一点不能弄混,上海虽然像纽约、东京、巴黎、香港……但上海是上海,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会,这一点十分重要。认识了这点,香港人在上海行事,就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失,就会越来越在上海如鱼得水。

一般香港人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一头雾水,难以理解。然而,来外滩这条情人街走一走,向陈毅将军塑像行个注目礼,港人就懂了。

同样的道理,外滩公园边上,有座水泥雕塑,由三把枪组成,代表中国近代史三场关键性的人民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着与周边环境很不协调的严肃感,但活络调皮的上海人,似对这样的布局环境已十分习惯,他们戏称它为“三枪牌”商标——三枪牌是上海的一只著名内衣名牌。

这就是上海人最典型的海派个性:表面上百无禁忌,我行我素,内里却十分明白地有一条底线……

如今的上海就像文中描述的那样,市井文化是实在的,同样所表现的文化色彩是个性的、生动的。尤其是从都市环境中获得的视觉、声觉、触觉,乃至语言到表达的流程,其释放出的文化信息更是多元的,特别是自在文化核心价值,通过这座城市白领所青睐的时尚体现出来,因而成为讲述上海商业经济“文化之形”的诠释依据。(图34)

然而,在50年代作为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重点试验区,作为上海商业经济的标志之一的广告,在这样的过渡时期中却戛然而止,以至与广告发生的生活方式,也被封闭进历史之中。50年代之后接踵而至的“文化大革命”,更像一只巨大的手,又将过往的历史全部涂改或抹去。

2.上海家化以海派文化复活“双妹”老品牌

图36 50年代上海搪瓷一厂生产的花卉搪瓷盘

图37 50年代上海回力鞋广告

2011年,上海家化以海派文化、海派风情为卖点,选择挖出复活“双妹”老品牌,其“文化之形”的策划、设计值得推崇和借鉴。“双妹”是上海家化的前身“广生行”,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品牌。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世博会上,“双妹”的子品牌“粉嫩膏”摘得金奖,1937年双妹牌雪花膏、生发油、花露水、牙粉、果子露等九个品种经上海市国货陈列馆发给国货证明书,确认为国货。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之后,“双妹”品牌逐渐淡出上海,绘有旗袍名媛的海派风情广告招贴画也成为记载昨日辉煌的遥远回忆。(图35)此次上海家化借助海派文化背景,挖出了百多年前的“双妹”,并试图高调入市。换言之,对于选择“双妹”举措而言,令上海家化恋恋不舍、情有独钟,可谓是对老上海商业文化的重又唤醒。按照上海家化老总葛文耀先生的解释,选择“双妹”的原因,是因为“双妹”代表了一段历史、一段上海风情、一种海派文化,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也逐步由弱势变得强势起来,作为文化的反映与载体,以“双妹”品牌作为符号去诠释海派文化历史、搭建通往现代上海文明之桥,我们何乐而不为?1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专访,新浪财经,2011.具体到品牌操作层面,业内人士认为,从上海家化完善自身产品结构、延长产品线而言,推出“双妹”这样的高端品牌无疑是正确、合适的。遍观国内家化市场,宝洁进军中国低端市场、抢占市场份额,试图越来越本土化;上海家化进军高端市场、抢占国际市场,试图越来越国际化,这都是很正常的信号,从本质上看,都是各自扩张战略的策略,异曲同工。

从商业经济的本质上看,“双妹”能否运作成功,不在于其将“双妹”这个品牌从尘封的历史挖掘出来,给消费者讲述一段久远的故事。最重要的在于,充分挖掘和提炼“双妹”所承载的上海近代社会发展起来的商业文化元素,或是海派风情基础上的商业资源,用其目标消费者所偏好的世界流行时尚商业设计、商业视觉语言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通过后续的SPA2SPA,源于拉丁文Spalouspa Par Aqua ,Spalouspa 是健康,Par 是精油,Aqua 是水),透过水来促进健康便是Spa 的真正含义。等专业的会员服务增强其服务特色显得十分重要。其实,上海家化的“佰草集”用凸现草本汉方等中国元素的品牌运营做法就已经取得了可信的经验。由之,我们有理由相信,50年代上海仍然存活的品牌,是老上海产品设计开发的重要资源。

3.上海搪瓷产品设计中的“大师”

1956年,上海公私合营后的搪瓷产品,其品种上的图案设计“具有历史趣味”。其中,不少产品的图案是著名画家所设计的。(图36)例如,1959年上海中国画院唐云等画家下工厂为搪瓷制品绘制花样,这在当时的全国美术界是极为轰动的事件。全国美协机关刊物《美术》杂志曾以《上海中国画院国画家下厂下乡》为题有过报道:3孟翰英.上海中国画院国画家下厂下乡[J].美术,1958.

上海中国画院画家王个簃、唐云、程十发、李秋君、侯碧漪等九人,于1958年3月8日到上海市公私合营久新、益丰两个搪瓷厂的工艺美术门市部进行劳动锻炼。另有郑墓康、江塞汀、吴青娜七人于3月7日去上海北郊杠旗农场参加劳动,画家们在工厂农村和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培养起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时,广泛搜集创作素材进行创作,并做基层辅导和举办小型画展等工作。画家们提出每人要在劳动和三、五个工农知心朋友结对子,带二、三个工农徒弟。有关部门考虑到这些画家一般年纪较大,身体虚弱的情况,在保征今年的创作任务,下厂下乡的画家只参加半天劳动,半天的时间进行创作。

图38-1 上海食品厂的奶糖纸

图38-2 上海冠生园奶糖纸

图38-3 上海天明食品厂的奶糖纸

关于上海中国画院国画家下厂下乡进行创作活动的史料记载,在《上海美术志》第一编“美术创作与美术设计”中又有详细的描述,其中写道:“上海是我国搪瓷制品和热水瓶的最大生产基地,但铁壳喷花的热水瓶大都为大红花和双喜图案,后来由国画家黄幻吾进入玻搪公司参加设计工作,以及1959年上海中国画院唐云等画家,下工厂为搪瓷制品绘制花样,使面盆、热水瓶上开始有了国画。至60年代末,上海美协组织热水瓶装饰征稿,张雪父、钱震之设计的几何图案中标,更丰富了产品花式。到60年代末,上海美协还组织热水瓶装饰征稿,张雪父、钱震之设计的几何图案中标”。1上海地方志·上海美术志(第一编“美术创作与美术设计”)[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956年,上海私营服装鞋帽商业实行了全行业公司合营和合作化。随后,开辟了向苏联、东欧国家的出口业务。当时推出的品牌“回力球鞋”,成为新组建国营公司承担出口任务的主打产品。“回力球鞋”是1947年由我国第一条“回力”轮胎企业——上海正泰橡胶厂创出的民族工商品牌。正泰橡胶厂起源于1927年,是我国民族橡胶工业创办最早的企业之一。正泰生产的回力球鞋,是50年代上海,乃至全国的名牌。回力球鞋是高帮球鞋,球鞋内侧有一块银元大小的圆形橡胶,正是回力牌的图案商标,这一块橡胶不仅是品牌的“标志”,据说还能起到保护内关节骨骼的作用。(图37)鞋底特别柔软,鞋内还有一层海绵,穿着特别柔软舒适,不会出现断底、开裂等质量问题。因此,当年回力球鞋是学生最爱穿的球鞋,也是那个时期最经久耐穿、质量最好的球鞋。

4.上海糖果包装纸设计

50年代上海出产的糖果是我国糖业食品的主要货源,伴随而出的糖果包装纸的设计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那一张张各具特色的细笔精绘的糖纸,可谓是海派商业文化附丽于庞大糖果销售市场出现的一道独特风景。

从上海50年代糖果纸上标注的生产厂家名称来看,多达数十个品种,有许多知名品牌还是40年代流传下来的。例如,伟多利、天明、冠生园、益民、大众。在这些糖果生产企业出品的糖果纸上还写明有历史遗留的糖果分类品种,且大多仍是延用英文译名,诸如有太妃糖(toffee)、白脱糖(butter)、巧克力糖(chocolate,中文名又译“朱古利糖”),还有可可糖(cocoa)、咖啡糖(coffee)等。当然,到50年代初期更多的则是上海本地出品的麦乳糖。伴随着各种果味的糖纸设计也由此呈现出百般花样。如具有西方文化意味的“太妃”糖果系列,在上海加入辅加成分后,就形成有白脱太妃、奶油太妃、咸味太妃、三明治太妃、水果太妃、花生太妃、果仁太妃、香蕉太妃、椰子太妃、杨梅太妃、香草太妃、巧克力太妃、可乐太妃等等。这样,在中西杂糅中产生出来的糖纸也具有西式图案与中式传统寓意图案结合的设计形式,如牛郎织女、龙凤呈祥、松鹤万寿等等,这些糖纸的设计也就成了海派设计风格的一种写照。(图38)

50年代,外国糖果很快退出了上海市场后,到1956年上海大大小小各家私营糖果厂纷纷发展起来开始形成自己的市场营销,争相斗艳的糖纸包装便成为各厂家重视的竞争本钱,聘请画家参与糖纸设计成为“时尚”。像后来成为著名的连环画家戴敦邦、贺友直、赵宏本等,当初就曾加入糖纸设计。有专题研究者认为:“上海当时大厂家的糖纸设计常以比较庄重的连续图案为主,这恐怕是那个年代的崇尚。到1956年工商业改造以后,各公私合营和国营的糖厂进行了一定的重组整顿,实力增强,那时的糖果业依然延续着竞争。在糖纸的设计上,绘画思想有了一定的解放,因此糖纸无论在绘画的题材、方式和风格上均有较大的突破。如今,那些糖纸收藏者手里能看到的好看糖纸也就是在50年代的几年中产生的。这段时间,糖纸之多,种类之丰富,画面的不断创新,都是最好的时候。后来,政治宣传也加入了,如有人造卫星上天的糖纸头。到60年代以后,一些高档糖果厂有了全透明的‘玻璃纸糖纸头’”。2钱乃荣.“海派文化”学术笔谈--20世纪50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0年代上海出产糖纸可说是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在糖纸方寸之间凝固了历史,成为认识50年代上海商业经济历史的可证实物。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以上海“代言”的新中国建设初期国家设计形象可谓是真实可见的。在这其中有实体商业经济影响下的设计形态,诸如,50年代上海外贸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增强,由此产生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商业文化市场。此时的商业美术、产品造型与包装设计、服饰美容、工艺美术,以及印刷、出版、摄影等与商业经济密切联系的设计活动应运而生。这样,50年代的上海设计就伴随着这种实体商业经济活动又开始兴盛起来。与此同时,伴随上海城市改造发展起来的公共交通运输业的各种新型车辆,南京西路沿线很快恢复并开发出成为上海商业经济代表性的商铺店家,这些均构成了上海乃至全国商业经济的重镇区域,而围绕这些商业经济活动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设计必然成为新中国早期设计的象征。除实体经济外,50年代时尚风潮影响下的上海社会,诸如上海人的衣着面貌出现的改观,流行起苏联的“列宁装”和“布拉吉”,成为特殊年代简单选择和简单生活中寻找时髦的历史写照。而文献记载中的上海公私合营后国画大师参与的搪瓷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上海家化以海派文化、海派风情为卖点,选择挖出复活“双妹”老品牌,再有针对50年代在糖纸方寸之间凝固的历史再认识等等,以此铺陈出半个多世纪前上海海派商业经济与商业文化对新中国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生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近代工业文明深厚的土壤,又获得新生国家注入的一股清新奋发之气。由此,新中国建设初期的设计领域由于有了这种影响力,使其在经济恢复初期便得到一定程度的弘扬,并在探索中获得继续发展的动力。可以断言,开展对上海近现代设计史的研究,其实就是对中国现当代设计史重要历史阶段的探究,所揭示的也正是中国现当代设计发展路径中的一条主线。

(本文是续《创意设计》2011年第6期发表的拙作《上海“摩登”:新中国建设初期的设计史样本——关于1950-1960年间上海设计史实的片段考察》一文所作的跟进研究。)

[1]张忠民.上海经济的历史成长:机制、功能与经济中心地位之消长1843-1956[J].社会科学(沪版),2009.

[2]高晓林.上海私营工商业研究(1949-1956)[D].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指导教师:吴景平),2012.

[3]张亚培等编纂.上海工商社团志(第六篇)[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上海地方志·历史悠久的名特商店[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专题报道.谁的南京西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6.

[6]程乃珊.南京西路的海上旧梦[N].上海青年报社,生活周刊,2010.

[7]苏秀.我的配音生涯[M].文汇出版社,2005.

[8]彭国亮主编.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9]引自: 报道,上海女青年的衣着变化,[N]. 青年报,1956.

[10]香港人的上海外滩情结:爱上海如同爱香港[J].新周刊,2002.

[11]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专访,新浪财经,2011.

[12]孟翰英.上海中国画院国画家下厂下乡[J].美术,1958.

[13]上海地方志·上海美术志(第一编“美术创作与美术设计”)[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4]钱乃荣.“海派文化”学术笔谈--20世纪50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猜你喜欢

西路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罕乌拉西路
上海之巅
西路站里油味浓
上海城投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