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理论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2013-01-21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浙江工业大学体育科研所,浙江杭州310032)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国际心理学界已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不断推进心理学研究走向“积极倾向”与“病理学倾向”的高度统一。当代心理学的使命是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1]。目前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各界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张冬梅的研究表明工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行为不当上,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严重,学生学习倦怠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2]。另外,近20年来学生速度、爆发力、力量等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持续下降的问题突出,同时学生心理状况的不良趋势也相伴而来[3]。李京诚的研究表明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已逐渐成为研究者的焦点。那么,高校体育教育究竟如何更好地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呢?事实表明,我国学者发表的探讨体育课程心理健康作用的文献较多,而在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及积极地完成社会组织工作等方面的实践研究较少[4]。

因此,笔者在深入理解积极心理学内涵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教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就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体育教育课程有所创新和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导源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理论形态,它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在2000年1月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5]。积极心理学反转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弱点的研究取向,它将心理学引向探索和促进人类性格力量发展和美德完善的轨道,着重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积极方面,使心理科学更加科学地理解人性,并实施更有效的、积极的干预,以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6-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而且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8-9]。积极心理学在积极体验方面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福乐、流畅感、积极情感扩建理论;在积极人格特质方面已经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对乐观、希望、感恩、宽恕等已开展了多项研究;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理论和观点,主要有自我预防、积极应对和生活质量等理论。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已经渗透进了心理治疗、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各领域。

完整的心理科学与心理实践应对痛苦、幸福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都予以关注和理解,并建立有效的减轻痛苦与增进幸福二者兼顾的干预措施。以力量与美德为出发点的积极临床心理学治疗模式和干预措施,将可以帮助个体发掘、建构那些有益的人类品质,使人们科学地学会缓冲心灵的创伤,更好地预防精神以及躯体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则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思想、一种技术、一种行动,引起了巨大反响。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我国积极心理学自21世纪初开始进行研究,从2007年至今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关注幸福以外的诸如爱、未来预期、高尚和舒畅等积极主观体验的理论研究;研究视野拓宽至美德、力量等以外的积极品质的研究,有意识地完善积极分类技术;有意识地在社会生态学等交叉学科视野中开展对幸福、有尊严和有价值的生活的理论探讨;着手开展有利于培养个体积极品质的社会机制考察和构建研究;未来目标将定位于采用缓冲方法建立更好的预防机制,推动心理学从利己走向博爱等[10]。目前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深入研究和本土化研究。

自1992年起,赛里格曼教授就在他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目前在全美共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而哈佛大学Tal Ben-Shahar教授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一度成为该校上座率最高的课程。2007年我国岳晓东教授等也陆续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在教育界及社会各层面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目前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心理治疗等其他领域的运用及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积极心理学在体育学科的运用仅限于其对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借鉴[11],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运用,还未有研究涉及。因此,本文将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实践研究成果,着力探讨它在大学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方法。

二、高校体育课程积极心理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①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06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年5月7日。。课程的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是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青年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它提出教育要激发青少年内在的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成为热爱学习、积极生活的人。可见,高校体育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它们都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不断挖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潜能,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高校体育课程的积极心理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言谈和意识上,还没有将关注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真正落实到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其主要原因有:(1)心理发展教学目标设定的笼统化。学生积极心理体验或意志品质发展目标的确立缺乏针对性,目标定位模糊造成操作难以落实,教师的主要视角还是落在了学生运动能力发展上,对于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缺乏具体的教学过程。(2)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目前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运动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有关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传授得相对较少,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无条件地接受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学过程中心理教育的形式化。教师因缺乏丰富的积极心理教育知识及技能,因此只能简单地进行一些语言鼓励、批判或者引导,还不能完全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学习倦怠等一系列问题,以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行为、培养意志品质。

(二)高校体育课程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问题

1.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取向消极。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都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上,教师们都会极大关注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比如对学习困难、自卑、有焦虑、抑郁、冲动、有攻击行为等问题的学生进行筛选、观察、引导和教育,而忽略了注重绝大部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教学目标,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得不到全面的提升。一般情况下,还不能积极地去塑造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品质,如自信心、自制力、情绪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真诚、正直、信用等品质,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焕发自身的光芒,身处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从而达到对心理问题积极预防、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的目标。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心,还没有从面向少数问题学生转向广大普通学生,从关注问题转向关注学生。

2.教学过程和评价的形式化。高校体育课程的五维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运动参与、运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主要还是侧重在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上,怎样更好地挖掘每个学生积极潜能,教师们却还无法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具体操作方法,尤其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未能真正抓住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因势利导,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行为,比如对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勇于克服困难、合作学习行为等给予一定的加分或奖励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有意识地挖掘自己的积极潜能。因此,相比其他课程的教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还不能够更加具体而又突出地抓住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因素,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的宣传及行为干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上还没有真正能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会采用积极心理教育的各种策略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最佳的积极心理体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和本质功能。

三、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设想

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方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对未来的乐观精神,心理的流畅感,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创新等等,它更关注和挖掘个体和群体中最积极的品质和潜能,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个体最大化地体现出积极的品质,而不是消极地矫正心理疾病,这为实践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心功能提供了新视角。下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设想。

(一)强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体验性

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积极心理培养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各种积极力量与品质;二是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对这些积极力量的运用。因此,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更强调体验性。(1)体验正面情绪,即有愉快的生活,帮助学生多体验正面、积极的情绪,并减少负面、消极情绪的体验。(2)体验投入的行为,即帮助学生全心投入他们从事的活动中,尽量体验“心理流畅”。(3)体验有意义的生活,即帮助学生在各种生活事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提出了拓延——构建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12],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快乐、尊重、感激、关心、赞赏、宽容等情感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自身潜能得到开发,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关心、会创造,能够承担各种风险、压力和挑战的学生。强调积极体验的意义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主观幸福感。主现幸福感泛指一个人愉悦的情绪反应、范畴满足及整体的生活满足感。一般主观幸福感高的人多体验愉悦情绪而少体验不愉悦情绪,对未来充满了乐观期盼。主观幸福感可以拓展个人的思维与行动能力,也会强化个人在智力、体能、社交和心理等方面的活动资源,这包括智力资源(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掌握新信息等)、体能资源(如提高协调能力、提高体质和心血管健康等)、社会资源(如加强社会联系、建立新关系等)和心理资源(如提高压弹与乐观态度、提高自我确认与生活目标等)[13-15]。

(二)强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自主性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提示我们: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的人格品质,都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的能力,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各种不同的问题,有快乐也有痛苦,积极的心理体验与实践可以促进机体的健康,能够帮助人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同时,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积极的个性。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积极的品质,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心理学服务的对象[16]。因此,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更强调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有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教学的主要目标体现在:(1)增强学生自我的成效感,即增强自信和对自我表现的期盼。(2)增强学生自我的决心,即增强自控和自制力。(3)增强学生自我的管理,即增强自我的生活管理和时间观念。(4)培养学生更积极的乐观解释风格,即增强积极的归因能力。(5)增强更多对他人的理解与关注,即增强同感共情。

(三)强化高校体育教师的主导性

积极心理学理念可以促使体育教育者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不断发展积极的情感,摈弃原有对人性的各种消极认识和评价,以及个人的好恶偏向,从而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辟工作视野,懂得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人性的积极因素能抵御和降低人性中负面因素的困扰;坚信个体发展所需求的不仅是终结痛苦,更期待充实美好的生活。

因此,体育教育者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实现体育教学的心理建设功能,成为学生心灵家园的一位出色园丁。首先,体育教师们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要在教学中进行积极心理学的实践,就必须学习一些相应的学科知识。只有真正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观点,懂得了一些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辅导的方法,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刘毅等人研究了学习者内部动机的一个典型表现——“自主学习”,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教师角色有较强期待,其中动机维持者和动机激发者角色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更重要。这一研究以实证表明,教师不仅要学会去“教”(传播知识),还要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动机[17]。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真实和真切关注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就必须在目标设置中有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渗透,在教学引导中有所展现,在教学评价中有所引用等等,决不能只是停留在意识阶段。其次,就是设计渗透积极心理教育,这个设计包含三个方面:(1)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渗透积极心理建设,明确一节课对学生进行什么方面的积极鼓励与启发。(2)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组织一些合适的环节帮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并进行强化。(3)在教学评价语的设计中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是重视的、充满希望的。Ryff等描述了人们应付问题的认知与动机过程,发现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人的心理健康极有价值。诸如积极幻觉显现;从消极事件吸取积极的意义;应用幽默、信念、意志应付困难;不钻牛角尖;用适合的方式进行社会比较等均能够减少应激并促进心理健康[18]。这种研究途径为实施积极的心理调控与干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向和可行的策略,广大体育教育者们应开展科学深入的实践。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是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提升,教育内容的拓展,教育方式及途径的改变,教育关系的改善融合,体育教育资源的挖掘等。应该更多的注重更新理念并不断深化改革学校体育教育,从发展的角度,以预防为主,以开发智能、提高创造性、完善个性、增进社会适应品质为重点,更多地关注对人的心理关怀,关注人的心理发展,发挥人的生理与心理潜能,体现人的生命价值。我们应该更好的把握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精髓,进一步开发体育课程的心理建设功能,不断发展与完善现有的积极体育教育模式,如快乐体育教育、阳光体育教育、情境体育教育、创造体育教育、生存体育教育模式等,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少部分学生由不健康变得健康,由不快乐变得快乐,由不幸福变得幸福,同时更要让绝大部分健康者更健康,让快乐者更快乐,让幸福者更幸福。

[1]Bass B M.Theory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Redux[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1995,(4):463-478.

[2]张冬梅.工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3]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6,(5):10-11.

[4]李京诚.体育教育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9):45-50.

[5]Seligman M E P,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1):5-14.

[6]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111.

[7]任俊.积极心理学——心理学新进展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98.

[8]Seligman M E P,Tracy A S.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5,(5):410-421.

[9]Alan C.Positive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M].Hove and New York:Brunner-Rutledge of Taylor& Francis Group,2004.6-74.

[10]付艳芬,等.我国积极心理学文献计量学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2,(2):93-96.

[11]洪晓彬,刘欣然.积极心理学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1):67-71.

[12]Fredrick B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18-226.

[13]Seligman M E P.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M].New York:Free Press,2002.102-140.

[14]Seligman M E P,et al.Positive psychotherap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6,(8):772-788.

[15]Dinner E,Seligman M E P.Very happy peopl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2,(1):81-84.

[16]周涛.从消极走向积极——当代美国积极心理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张掌然.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当代社会心理问题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4):74.

[18]Ryff C D.Happiness is everything,or is it?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1069-1081.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