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下)

2013-01-21冯颜利林彦虎

关键词:强国建设文化

冯颜利,林彦虎

(1.中国社科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2.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三、怎样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在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怎样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充分把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任务以及奋斗目标。

1.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把握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1]这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这一要求深刻阐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前景,也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首先,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历史和经验表明,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体现着政党的性质,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在过去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各项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纲领目标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和主体,尤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整个社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

事实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之中,并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进成分以及人类文明成果而发展起来的,深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本质属性和先进性。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各种低俗文化和不良思潮鱼龙混杂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严峻挑战。也进一步凸显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新时期,党和国家在全社会不断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教育,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同时,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也必须把我们的青年大学生囊括在内,国家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到大学课程之中,尤其是通过两课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还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二是使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观念内化于人民心中。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的就是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因此,新时期新阶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就要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时代最崇高的精神。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只有有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必须不断倡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观念,使其深入人心,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齐奋进。三是大力弘扬中国优良传统以及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思想精神,使人民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献策出力。只有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和生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其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集中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一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只有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好了,生产力发达了,就会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充分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物质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思想保证。那种认为只有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而物质条件差,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此,当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能只对两个文明中的其一提出要求,而应做到协调推动两个文明在互促互进中发展,即要始终坚持精神文明的发展要适应物质文明的发展要求,物质文明的发展也要满足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集中体现于继续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对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集中体现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社会主义工业、农业、运输业以及服务业等物质生产行业只能停滞不前,人们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都岌岌可危。人们最基本的生产都成了问题,其他方面又从何谈起呢?文化强国也只能是南柯一梦。因此,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全面发展,首要的是继续不断发展生产力,确保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充分发达。对此,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更上一个台阶。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中华儿女在各行各业中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使“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从而在国际舞台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精神文明不是物质文明简单的附属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集中体现于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启示,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要更加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物质丰富而精神贫穷,势必会出现诸如“精神沙漠”、“道德缺钙”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反,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而忽视物质文明建设,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势必会出现严重的生产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样,作为个人亦是如此,很多一夜巨富的“暴发户”之所以物质的充裕难掩精神的贫穷就是这个道理,而一些沉迷于自我清高而不注重物质基础的乞讨者也正是忽视了这一原理。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个人,只有物质和精神的协调并进,才能活得更加自在幸福。因而,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更加注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并非是不分主次,不分重点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家庭和个人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努力开创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此,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一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使人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3],应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全民族文化发展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住机遇,进一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迸发文化生命力,提高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使人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二要努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因此,“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立场、立足人民需求,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才能使文化之树常青。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4],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体系,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在良好社会主义文化熏陶下生活的更加幸福。三要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概括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并指出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社会主义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教育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科学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上不去,经济建设也会缺乏后劲,因而必须在政策资金上保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鼓励社会各方积极支持科教文卫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确保完成文化建设任务。

最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精神家园是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以及精神信仰的总和。”[4]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饱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信仰等多方面内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及整个中华民族昂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正是秉持着自己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所以才能历尽艰难困苦而愈挫愈勇,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时时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才会使我们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使我们的希望从未磨灭,使我们反抗压迫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正义和平稳定的旗帜从未伏倒。

当前,世界正处在经济一体化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呈现多元化,文化呈现多样化,形成了大交融和大交锋的态势,西方敌对文化势力以及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蚀对我国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挑战。与此同时,在我国社会内部,“精神虚无”、“文化沙漠”、“文化复古”等不良文化现象也有所突出。在这种内外交织的文化环境挑战下,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期盼拥有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渴望吹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角,使人民获得广泛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渴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中华儿女的心灵港湾,不断激励、鼓舞、慰藉每一个中国人。在当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历史背景,把中华民族共有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和追求等凝聚起来,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的统一的社会意识整体,使之成为人民遵循共同行动规范、追求共同美好生活、承担共同奋斗任务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进一步讲,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尺度,以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共同理想、共同诉求为奋斗目标,以文化建设为重要载体,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牢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丰富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发挥共有精神家园的作用。”[4]具体而言,建设人民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和遵循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三是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积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

2.以更加务实的行动落实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任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宏观而言,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主要包括人民基本物质文化需求和人民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物质文化需求是人们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是建立在物质文化需求得以基本满足基础上的更高的需求,也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主体,人均GDP从2000年接近1000美元增长到4300美元,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然而,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或一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消费结构转换的关节点,意味着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已得到基本满足,而对精神文化需求将会有更高要求。但由于受具体国情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导致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间呈现着较大矛盾,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背景下,我们再也没有理由不得不重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了。

事实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不止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密切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提高国民素质的应有之义。首先,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福祉,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的着的利益,更是老百姓嘴上最易谈起,心中最常挂念的事。各相关部门只有切实挂念老百姓这些实实在在的心声,并千方百计加以满足,才能进一步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从而从根本上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层。其次,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期间时,意味着该国或该地区既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又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乏各类矛盾的激增。在这一大背景下,进一步及时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效缓解人们的不良情绪,切实化解人民内部的矛盾,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最后,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要求,而且也直接促进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与教育、制度等显性方式有关,也与环境的潜移默化密切相关。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尤其是满足人民基本精神文化需求,能有效增长人们知识、开拓人们眼界、优化社会风气、提升人们道德水平,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促进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需要强调的是,受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制约,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必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方面着力:

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即政府切实履行文化建设中的各项职能,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在政策决策,财政支撑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因此,面对13多亿人口的大国,若文化建设不以政府为主导,而是全面市场化,势必会出现有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兴盛,有些却岌岌可危。这一方面是由市场的趋利性决定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都会主动选择利润较高的行业,而对那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相关,但利润不高的行业很少有人光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事关民生福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需要集中社会大量人力和物力才能兴办,而在市场经济中,当面对这种事关民生福祉,但却耗资巨大,回报甚少的文化事业和产业时,很少有企业愿意或有足够实力参与其中。政府掌握着国家财政,有能力承担大型工程的兴建,通过行使相关权力可以有效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政府要积极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切实关注并最大化满足人民最基本文化需求,从而弥补市场经济的一些缺陷,真正做到文化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为了人民。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主导并不等于政府统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从而切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同时,以政府为主导,要切实注重对政府的监控力度,防止政府手中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如此,才能有效推动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第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作用的阵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尤其在广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薄弱,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效性和整体进程。这其中的关键一方面在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可行性不高;另一方面则在于对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资金不足、供给严重不足。各级政府应正视这一现实,首先要加强重视程度,切实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各级政府应本着“以人为本”理念,加大文化建设宣传和学习力度,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政策加以贯彻实施。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文化基础建设工程。各级政府要合理配置资源,在坚持自力更生基础上进一步筹集社会募捐,吸纳实力企业参与到当地基础文化建设开发投资当中,努力打造地方品牌文化,从而在互利共赢中切实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力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需要各项客观条件的支持,更需要相关文化人才参与到规划、兴建、维修当中,要建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离不开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参与其中。各级政府要主动培养、挖掘和吸纳更多的文化人才参与到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当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极献策献力。最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缺乏制度约束和有效监控都极易引发工程建设质量问题以及腐败等行为产生。要杜绝工程质量问题以及腐败等现象,仅靠内部教育和宣传作用甚微,必须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外部监控力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第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共有3020个博物馆、2850个图书馆、3223个文化馆,38736个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75%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一半行政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量达800万场,全国绝大部分公共博物馆和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5]99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农村城乡覆盖不平等、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健全、实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必须牢固树立文化民生的理念,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首先,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资金投入。必须坚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同财政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向公共文化项目提供政策保障甚至是财政支持,拓宽投入渠道,吸纳更多企业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其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覆盖面。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要数量上有充足的供给量,最大化确保人民对基本公共文化需求能得到满足,而且要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覆盖面。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应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切实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最大化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同时,要多生产人民群众能够买得起、用得起的文化产品,多提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最后,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使用和管理长效机制。要始终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的原则,确保已建文化设施后续运行和管理畅通。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行,“着力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6],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现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第四,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既是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文化传播力总体还不强,在现代传播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很难适应国际发展大势和国内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对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1]党的十八大也进一步强调,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3]实现这一目标,要着力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集中力量发展重要媒体建设。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关系着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对各类新闻媒体的建设、监督以及正确引导。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等主流媒体是舆论主力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集中力量“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1],加大扶持力度,并进一步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坚持以数字化为龙头,以科技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转型升级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切实提高主流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更加注重占领网络文化制高点,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借助互联网优势平台扩大媒体传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要加大主流媒体的监控力度,始终确保正确舆论导向。其次,立足全球视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代传媒早已突破了时空界限,能在第一时间内在全球各地发布消息。受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国际传媒主要呈现着西方媒体垄断格局,极不利于我国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传播。因此,打破以西方为主流的现代传媒垄断格局,是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战略任务。一是要不断扩大新闻触觉,确保在世界各地都能及时采集到新闻信息,从根本上完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二是要加强新闻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建设,有效迎合国外受众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促进传播的实效性;三是要在巩固传统传播方式基础上,更加注重现代传播方式,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不断扩大海外传播覆盖面。

第五,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5]110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有效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文化根基所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促进新的文化创造所需。首先,要寻根历史,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脉相承,是先辈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我们要自觉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全面认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并赋予时代意义,使之更好地发挥价值。其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活着的历史”刻录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讲述着五千多年华夏民族的风采,沉淀着中华儿女无穷的智慧,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在具体保护过程中,一是要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保护好文物;二是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三是要加强对中华古籍的保护与出版;四是要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确保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更有效发挥其价值。最后,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在这一大背景下,任何一种文化不可能与世隔绝,那种自以为是闭关锁国的做法只能断送自己民族文化。因此,面对全球化大势,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和碰撞中,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以包容开放和博采众长的姿态在吸纳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六,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基本要求。而当前我国城乡文化却呈现着严重失衡状态,农村文化发展严重滞后,这也促使当前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这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有效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更是挖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有效实现城乡之间优势互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对“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首要问题是解决农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高了,自然会将消费重点从满足基本生存转向更加注重文化服务消费。因此,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才能促进农村文化服务的消费。其次,实施文化惠农工程,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文化惠农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对此,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并加大投入力度和覆盖范围,着力健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最大化确保农村、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再次,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科学配置城乡文化资源。要鼓励城市反哺农村,带动农村快速发展。对此,一是要树立城乡文化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引导城乡居民科学认识不同文化间的丰富性和共通性;二是要鼓励城乡文化积极互动,实现双向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三是要建立健全对农村文化的援助机制,“积极引导机关、团体、城市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不断促进城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7]。最后,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1]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制定实施基础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1];二是要切实注重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确保制度能够最大化体现公平公正,坚决杜绝任人唯亲、论资排辈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三是要挖掘和培养民间优秀文化人才,重点要对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给予特别关照;四是要壮大文化人才队伍,鼓励专业文化人才和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基层文化建设队伍,树立终身服务基层文化理念。

3.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践行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立足现实,着眼全局,不仅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的道路、方向、方针、原则以及关键,而且明确提出了具体举措,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当前,认真学习和践行十八大精神,就应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践行好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想把社会各界力量最大限度集中起来,最根本的就要靠思想价值观念的凝聚力,这个思想价值观念不仅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且要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在整个社会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即形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是规范和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社会道德的无形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若没有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体系,势必会精神涣散、道德下滑、社会混乱。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气发展,明显提高公民素质,首要的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外化为行动,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沃土之中,并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和主导。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30对此,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从而用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理论来指导人们实践,更好地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1]二是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近些年,各地各部门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完全深入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大众化力度。具体而言,要尽快凝练出统一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方便人民群众理解、记忆和践行。要更加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关心人民群众生活所需。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要始终坚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困难,否则其大众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同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要切实转变宣传教育方式,更加注重以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筑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基石。最后,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步伐,党员干部始终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只要求人民群众,而要更加严格要求党员干部的具体践行情况,要严格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躬身力行,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引导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其中。

第二,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产品是由文化产业相关人士或者部门创作的,以文化或艺术为主要内容,能够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满足大众娱乐的文化载体。”[8]通常,文化产业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两种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文化产品作为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作为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不但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也是国家、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历史演变轨迹和现状的外在表现,同时还是其综合国力、软实力以及文化辐射力的真实体现。”[9]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品不仅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更成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增进友谊和彼此了解的重要途径。

然而,反观当下中国,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加之受管理制度以及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品整体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对此,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3]实现这一目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增强文化产品创新性,打造更多知名品牌。创新是文化产品的灵魂,是文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2011中国版权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曾说,“目前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是属于模仿和复制的。”[10]诚然,文化艺术作品只是文化产品中的一部分,但观一斑而知全貌,足以揭露出我国整体文化产品的创新性不强,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文化产品快速发展,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产品的全过程,以创新促发展、占先机、赢市场,真正走出一条特色品牌之路。其次,要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是要形成科学的文化产品评价标准,切实推动文化创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产品激励机制和保护力度,在利用法律手段严惩侵权行为的同时,更加注重扶持、鼓励具有创造力的文化产品;三是要更加注重对优秀文化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打造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形成自己品牌。再次,促进文化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促进文化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距,更有利于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对此,一方面要发展文化产品市场,逐步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切实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完善现代流通体制,以更加健全畅通的流通体制促进文化产品的合理流动。最后,打造更多精品力作。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因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成熟与否以及对人类社会探索的广度和深度。只有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不断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够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中更加适应人民需求,才能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当然,我们还必须加快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传播力度与广度,通过翻译出版使我国优秀成果走向世界,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要唱响网上文化思想主旋律。网络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生产创造大量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形成共建共享的网上精神家园。网民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创造力,要充分发挥网民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他们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从而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高扬主流舆论,吹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奋进的号角,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第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通常人们把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文化活动称为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事业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能有效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能更加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更加繁荣,要紧紧围绕《决定》提出的到2020年“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奋斗目标,采取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首先,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为的就是能够服务于民。必须本着公益性、均等性和便利性来发展建设,脱离这一原则,远离这一要义,势必会远离基层生活,脱离人民群众,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文化事业的繁荣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其次,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事业的显著特点是非盈利性,旨在服务于人民群众,因此以盈利性为目的的企业也大都不愿参与其中,这也决定了其主要由政府拨款进行。加之公益性文化涉及面比较宽广,因此必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难以得到实效性。同时,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城乡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状态,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极发展文化事业,要更加注重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例如,政府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互联互通。要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立基层群众文化长效机制,使文化资源能够达到共享,切实满足基层民众基本文化需求,从而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

最后,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长效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合理配置资金,完善和加强监督力度。要积极吸纳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汇集民众智慧,最大化提高文化服务体系实效性。要从制定、实施、后期管理等各个步骤做起,切实保障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运行。二是要建设和完善现代传媒体系。现代传媒己成为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不能忽视加大现代媒体的覆盖面。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仅要在每个城市角落,甚至要在每个村、乡、镇最大限度做好网络覆盖、移动通信、电视电台普及,等等,从而切实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实现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针对当前我国城乡、区域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严重失衡现状,要重点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投入,有效实现城乡、区域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满足和保障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基本文化权益。四是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引导和鼓励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共同发挥合力作用,以最大化吸纳全社会力量参与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这就需要政府、媒体、舆论等方面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并给予政策性支持和鼓励,使其自觉主动参与其中。

第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不仅彰显着该国家、该地区与该民族的传统习惯、精神风貌,进而以一种精神力量促进着经济发展,而且这种文化本身往往直接构成了经济成分的重要部分,比如有些地区借助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而发展旅游资源,借助饮食文化发展更多食品企业,等等。可见,文化在促进一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文化产业资源耗能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5]126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实力较为雄厚的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已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传统资源间矛盾更加激烈的大背景下,发展诸如文化产业类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具体实践中,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转型升级传统文化企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其经济效益快速发展;二是要着力培育一批具备雄厚实力,有着自主核心竞争力、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骨干企业,积极引领我国文化企业飞速发展,不断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要鼓励更多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尤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赢得一席之地。唯此,才能使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五,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障。走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为方式的文化改革之路,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的题中之义。对此,一方面“要以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为重点,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5]4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关键在于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一是要更加明确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间的关系,切实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彼此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二是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三是要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文化立法,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另一方面,就是要围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拓展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传统文化是从历史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它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化石”,而是动态的观念之流。传统优秀文化塑造和培养着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凝聚了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劳作和智慧,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所以一个民族的发展或复兴,必然包含着对其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以包容开放和博采众长的姿态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1]同时,要以一种主动自觉的态度,采取兼容并蓄、区分良莠的原则,理性选择他国优秀文化并积极适应,从而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此外,要立足全球,放眼世界,及时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新动态和新趋势,树立文化安全意识,掌握文化领导权,把握文化话语权,自觉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最后,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11]

第六,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3]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才是第一资源。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人才的时代价值和重要地位,抓住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首先,树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观念。引导和教育全社会切实认识到文化人才在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树立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从思想上彻底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同时,树立“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人才观。“德才兼备、锐意创新”是对文化人才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用人标准。历史和现实证明,真正能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不仅有着过硬的才气,更有着崇高的道德。

其次,建立健全人才任用和管理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积极回应现实需要,科学解决现实困难,从而不断实现新的突破。面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存在的诸多文化人才保障制度性问题,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力争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前我国文化人才发展规律的用人制度,杜绝任人唯亲、拉帮结派、论资排辈等丑恶现象,支持和鼓励大量年轻有为的文化人才担当重任。二是要改革和完善文化人才选拔机制,更加注重文化人才的具体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改变传统应试教育选拔方式,防止一些高分低能者混入文化人才队伍甚至占据文化建设重要部分。三是要建立健全文化人才管理制度,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文化人才队伍的壮大。相关部门应着力做好各个环节,既要注重健全文化人才服务制度,也要注重健全文化人才激励机制,更要注重健全文化人才评价机制。从而做好文化人才各方面管理制度,切实为文化人才的繁荣壮大创造良好条件。

最后,加快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担负着繁荣基层文化建设的重任。加快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自愿自觉深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获取创造题材和灵感。要鼓励广大青年人才自愿自觉深入到基层工作,教育他们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甘愿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奉献青春。二是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政府各部门不仅要给予政策支持,而且要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政策与经济的双向保障,为基层文化建设打好基础。同时要注重定期教育广大基层文化人才,组织开展定期学习和培训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基层文化人才素养。三是要积极搭建创新平台,确保基层文化人才能有所作为。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加有为。最大化发挥基层文化人才价值,就要给他们搭建相应的平台,使其能够发挥才能,做出贡献。各地方政府要千方百计寻求发展项目,组织基层文化人才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兴办地方文化企业、文化活动,切实发掘地方特色,打造地方文化知名品牌,从而实现基层文化人才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转化。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4] 农华山.铸造共有精神家园[N].广西日报,2011-11-15(10).

[5]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6] 王三运.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J].求是,2011(24).

[7] 江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2).

[8] 臧秀清,游涛.文化产品:特征与属性的再认识[J].探索,2011(5).

[9] 高颖飞.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选择[J].理论探索,2011(4).

[10] 王春林.如何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力[N].文艺报,2012-4-27(2).

[11] 冯颜利.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文化自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

[12] 李艳艳,罗文东.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

[13] 任洁.软实习硬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

[14] 李包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须防止四种倾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

猜你喜欢

强国建设文化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学习强国”礼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秦晋争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