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道德冷漠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3-01-21李志强

关键词:旁观者冷漠学报

李志强

(北方工业大学 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144)

近几年,经历了“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负面道德现象之后,社会各界对道德冷漠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道德冷漠的表现和危害有哪些?形成道德冷漠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消除道德冷漠的措施和办法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为讨论的主题。学界对此更是提出诸多理论分析和对策建议。当前国内所开展的各类有关道德冷漠问题研究之意义表现在:其一,探讨道德冷漠形成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条件,对于道德社会学、道德心理学、制度伦理学、个体德性论等层面的理论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其二,探讨消除道德冷漠现象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乃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三,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道德冷漠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研究主题

学界对于“冷漠”的关注首先从政治冷漠和情感冷漠等问题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转向道德领域。相关的研究大致呈现出如下主题:

(1)道德冷漠的理论界定。代表性的观点如万俊人(1995)从道德中立、道德宽容、道德心理、道德情感等伦理学基本原理的层面将道德冷漠界定为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或同情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的互不关心;彭忠益(1998)从道德建设中的“道德冷漠症”的诸种表现提炼出道德冷漠就是对“常德”的无知,对“美德”的麻木和对“失德”的无视;陈琰(2007)从人性、德性、心理等三重维度提出道德冷漠就是一个人处于道德勇气缺乏、道德期望值降低、道德义务消失以及道德关怀匮乏的状态;此外,唐代兴(2008)和卢军(2010)还都将道德冷漠界定为道德应为却未为的状态。

(2)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此主题的研究成果较多,典型的如唐俐(2002)从个体道德心理的角度所进行的分析;吴蓓蓓(2002)从经济关系变化、人际关系疏远、社会支持软弱、道德形态复杂等层面所进行的分析;刘曙辉(2008)从“平庸之恶”的理论出发,较为深入地阐发了道德冷漠的形成机制和深层根源;舒毅彪(2011)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处世哲学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历史渊源,转型时期多元的价值观是道德冷漠产生的现实土壤;王鑫(2012)分析道德冷漠症产生的体制性根源。在该类研究中逐步形成一个受到较为集中关注的子主题,这就是现代科技发展对于道德冷漠现象生成的影响,代表观点如高德胜(2009)提出电子媒介通过制造“苦难和危机事件”供大众消费等机制生产大量的旁观者。唐德才(2003)认为当代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3)道德冷漠的对策构建。有关道德冷漠的各类成果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对策构建方面的研究,其中提出比较明确且具体建议的成果如:杜凡(2007)认为纠正道德冷漠,在社会层面要完善德福一致的偿善养德机制,在个体层面要注重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高德胜(2007)认为可以通过学校道德教育构建学习共同体进而培养受教育者的媒介与网络批判意识等多种方式抵御道德冷漠的蔓延;钱广荣(2009)则认为要克服人们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反而陷入困境的道德悖论,就要建立社会公平机制。本类研究也形成一类受到较为集中关注的子主题,即消除道德冷漠的制度性对策研究,如肖士英(2000)认为由压力型制度向救助型制度的转变是以制度性道德关怀消解道德冷漠感的必然路径。王建民(2005)认为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和培育制度信任是减少道德冷漠的必由之路。

(4)旁观者(看客)现象的专题探讨。旁观者和看客现象是道德冷漠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因而相关研究也比较早且比较多地聚焦于此,代表性的研究如胡晓阳(1996)从人际关系利益化,道德规范软化和价值观错位等角度谈旁观者的冷漠现象;刘翔平(1996)用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构建旁观者效应的道德决策模型;朱力(1997)对旁观者的冷漠现象进行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定量和定性的双重分析;陈先发等(2005)从政府和社会的公益职责之视角对看客现象做了深入透视;贾学雁(2008)和黄岩(2010)对旁观者现象进行系统的伦理学思考,重点关注的是旁观者的道德冷漠问题;秦洁(2011)提出消除看客现象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5)见义勇为与见义不为的专题探讨:见义勇为或见义不为是一类非常典型的道德冷漠表现形式。顾肇基(1994)所发表的探析见义不为现象的文章拉开此类研究的序幕;李传银(1995)、张大勇(1999)、王本兴(2000)和冯雯妍(2010)分别从个体心理活动、社会心态、道德控制手段和制度构建等层面讨论见义勇为匮乏的原因;向朝霞(2007)指出不能泛泛地批评或指责见义不为的人,而要根据见危不救的具体情形作出相应的判断;刘佳(2010)提出当前要进行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观念的转变;姚晓燕(2011)从见义不为的角度探讨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路。在见义勇为或见义不为的专题研究都要关涉“道德法律化”这个焦点问题,它既是探究道德冷漠现象之实质的理论难题,也是构建消除道德冷漠对策的实践难题。代表观点如薛传会(2008)以见义勇为的视角对道德法律化进行重新审视;牛晓鹏等(2009)对于见危不救现象的道德法律化作出应然性分析。

(6)道德冷漠的个案关注。第一,不同职业群体的道德冷漠,如朱爱敏等(2008)和李东晓(2010)分别阐述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冷漠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王蕴欢(2006)和刘海生(2009)分别阐述教师群体道德冷漠的成因与矫治;许小凤等(2010)分析医生群体的职业冷漠问题。第二,不同领域的道德冷漠,查少刚(2006)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道德冷漠问题;严从根(2010)探讨学校中“平庸之恶”的冷漠现象;李建华等(2008)从道德冷漠的视角论述行政领域的困境及其消解。第三,其他群体的研究,如巫肇胜(2007)研究我国中产阶层的道德冷漠问题;钟岷源(2011)阐述个体户所遭遇的“制度性冷漠”。

(7)相关理论借鉴。第一,不同学科的理论借鉴。陈汉香(2001)和葛晨虹(2012)从群体心理、社会管理等社会学理论的视角,王凡(2003)、李彩霞(2005)和罗玲妹(2011)从成本分析和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唐涛(2008)从人格等心理学理论的视角分别阐述不同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冷漠现象。第二,不同观点的理论借鉴。林泰等(2001)从利他理论,肖祥(2005)从关怀理论,刘铁芳(2006)从“平庸之恶”理论,寇东亮(2007)从“他者”理论,李洁(2007)从社群主义理论,田仲勋(2008)从现代性理论,费尚军(2009)从同情理论,程立涛等(2010)从陌生人理论,孙海霞(2011)从旁观者理论分别讨论不同观点背景下的道德冷漠现象。

(8)其他零散的研究,如黄俊华(2011)、戴军等(2011)和徐贲(2012)分别对诸如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活熊取胆事件等某个时期社会所关注的道德冷漠事件作以深入的分析;王一牛等(2004)和朱荟(2011)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诸如公共危机事件等特定情境的道德冷漠现象作以深入的思考。此外还有艾彦(2005)所翻译的俄罗斯学者柳芭娃·莫列瓦的文章《论冷漠现象》也是此类研究之中的代表成果。

二、未来展望

国内对于道德冷漠的研究,如果仅从成果的数量上来说,颇为丰富,尤其在见义勇为和旁观者等相关专题的研究上已相当深入,但如果从成果的质量以及从更深入地探究道德冷漠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角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在如下方面将取得拓展和突破。

(一)道德冷漠的基本原理将得到深化

目前学界对道德冷漠的关注不少,但深入系统的研究不多(尚未出现专著),基本上都是具体问题之上简单套用某些学科或某种理论的观点加以分析和论证,缺乏对道德冷漠问题相对独立和比较深入的思考,尤其表现在道德冷漠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亟待深入。实际上,道德冷漠形成的过程牵涉到个体自身和外在环境等多个环节,因而基本原理的研究要将这些环节统一起来。首先,要将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在道德建设中有两种倾向,那就是在道德冷漠现象较少,即社会道德状况较好的时候,人们更多地强调道德自律,认为他律“有辱”道德之名,只有发自个体内心的自律才是纯粹的道德;而在出现道德冷漠事件,即社会道德状况较差的时候,又转而强调道德他律,认为发自内心的自律缺乏坚实的保障,只有通过外在强制性的他律才能使道德落实到底。实际上,就个体而言,道德冷漠的产生及克服是个体如何以理性控制自身情感欲望的自律过程,也是个体如何适应外在的道德要求的他律过程,并且还是上述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相统一的过程,偏重于任何一方都无益于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其次,要将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统一起来进行研究。道德冷漠一般表现为道德敏感的迟钝、道德判断的停滞以及道德行为的延缓。从上述三个道德冷漠的主要特征或环节来看,它既包括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判断力等个体自身之内的东西,也包括道德行动力等个体表现于外的东西,即道德冷漠不仅仅表现为内心的态度,也表现为外在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冷漠的道德行为要比冷漠的道德态度负面影响更大。因而,要将道德冷漠中的认知和行为统一起来进行研究,而不能只看到或只强调某个方面。最后要将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统一起来。一方面,评价道德冷漠的标准来自于社会,因而个体要遵从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才不至于“冷漠”,但另外一方面,道德的根本价值在于个体自身,自觉地认同外在社会道德要求以加强自身德性,才是克服“冷漠”最根本的方面。所以,要克服道德冷漠,在社会层面要制定客观、公正地反映社会生活实践实际状况的道德标准,在个体层面要培养个体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以及理智的行动能力。上面所论证的三个层面的道德冷漠基本原理的研究既是当前相关研究需要注意的方面,也将是日后相关研究的理论增长点。

(二)多个学科、不同观点、各种方法的借鉴性研究将得到深化

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给予道德冷漠的研究以借鉴,多方学者的不同观点也能够给予道德冷漠研究以启示,这些情形都将在日后的相关研究之中得到体现。具体地表现在:首先,经济学的风险分析、成本评估、博弈计算等理论,心理学的移情和同感等理论,社会学的从众心理和亲社会行为等理论;哲学的旁观者和他者理论;伦理学的关怀伦理和道德利他理论等等不同主张之中对于道德冷漠问题的认识及其解决思路各有不同,但都可为道德冷漠的相关研究供参考。其次,目前国外有关道德冷漠的相关研究突出地表现在从理论层面探究道德冷漠形成的根源,这非常值得国内研究来借鉴,如美国学者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平庸之恶”的说法;美国学者诺丁斯(Nel Nodding)的关怀伦理;德国学者齐美尔(Georg Simmel)的陌生人学说;法国学者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的旁观者观点;英国学者鲍曼(Zygmunt Bauman)的后现代性理论都能为国内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借鉴。最后,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将得到重视,例如社会学学科的定量和定性相统一的方法,哲学学科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心理学学科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相结合的方法等等都可成为本选题研究的方法论借鉴,具体地说,日后也将出现以文本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道德冷漠开展的理论研究;以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于道德冷漠的典型个案开展的实证研究;以文献考察法以及实地访谈的方法对现有相关制度开展的背景研究。

三、制度分析与构建视域的研究将得到深化

首先,道德冷漠的制度探源有待于深化:其一,道德冷漠的制度追因。制度设计的弊端为道德冷漠者的行为提供辩护,制度保障的缺损为人们的道德选择制造困境,制度安排的失当成为人们规避道德义务的理由,制度性因素造成的负面事件打击人们的道德热情……诸如此类情形都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制度性原因。其二,几种突出的制度障碍。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紧张状态使各类人群无暇顾他人境遇;精细社会分工导致人们行为及其责任的分离;“苦难和危机事件”是新传媒制造出来的商品供大众娱乐消费;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过渡需要文化观念的转型等方面都是消除道德冷漠的几种突出制度障碍。其次,道德冷漠过程的制度分析有待于深化:其一,不同类型的制度分析。制度从类型上可分正式和非正式等两种。前者诸如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强制措施等,后者诸如文化观念、社会习俗、舆论环境、价值标准等。两种不同类型的制度对于道德冷漠的发生、扩散、定型、式微、消除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二,不同状态的制度分析。道德冷漠的障碍性制度从状态上可分缺位、越位和错位等三种。它们分别是相关制度应为却未为;相关制度超越自身职能范围的所为;相关制度在自身职能之内的错误所为。三种不同状态的制度对于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产生不同的消极影响,进而使相应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上述两种情形使得不同类型和不同状态制度背景下的道德冷漠研究成为必然。其三,消除道德冷漠的制度建构有待于深化:其一,不同类型的制度构建。经济上要重视道德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政治上要提升政府和社会的公信力,并加强相应的政策保障;法律上要形成对于社会道德体系的有效支撑;文化上要确立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教育上要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培养人们的荣辱观念、感恩意识和公共理性。其二,制度在位状态的保障。克服道德冷漠的制度构建不仅要制定新的制度,还要保障既有制度的在位状态。具体地既包括对现存合理制度的有效维护,也包括对障碍性制度缺位、越位和错位等状态的监督、限制和纠偏。

四、道德冷漠的典型个案研究将得到深化

从范围上来说,道德冷漠表现在社会诸多行业、诸多群体和诸多情形之中,因此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对待上述不同领域出现的道德冷漠问题,却要将其分类,再针对某类具体的道德冷漠问题或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即典型的个案研究。首先,四个领域之中较为突出的道德冷漠。当前较为典型的道德冷漠大致呈现在危机情境、公益和慈善活动、大众媒介以及日常人际交往等四个领域。具体地说,这四个领域的道德冷漠大致地表现为:危机或危难情境之中的见义不为;公益或慈善活动的爱心冷却;网络等大众传媒中的围观现象,以及日常人际交往之中的旁观者和看客现象等,这四个领域道德冷漠的产生和消除对于全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和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几个具有示范效应群体的道德冷漠。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媒介从业人员、医务工作者和教师等特定群体在道德方面要遵守与一般公众不同的要求,他们的道德冷漠或道德热情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冷漠产生或消除发挥“示范”作用。再次,强势和弱势群体的道德冷漠。对于因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强势和弱势群体之间的道德冷漠要给予特别关注,重点加强这两类群体的制度性协调和沟通,尤其要加强对于弱势群体的制度伦理关怀。上述三种典型的道德冷漠个案都值得深入关注。

[1] 林国华.公众冷漠现象的深层次透视[J].教育艺术,1994(6).

[2] 顾肇基.见义不为现象探源[J].前线,1994(9).

[3] 郑晓江.警惕“道德冷漠症”[N].中国教育报,1994-4-6.

[4] 李传银.见义勇为与旁观者冷漠行为的社会心理探析[J].济宁师专学报,1995(1).

[5] 胡晓阳.“对旁观者冷漠现象”的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6(3).

[6] 刘翔平.旁观者效应的道德决策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7] 朱力.旁观者的冷漠[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97(2).

[8] 彭忠益.道德建设中的“道德冷漠症”及其矫治[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8(6).

[9] 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10] 张大勇.我国“见义勇为”行为匮乏原因的社会学思考[J].探索,1999(6).

[11] 王本兴:关于见义勇为的社会道德控制[J].道德与文明,2000(3).

[12] 肖士英.道德冷漠感与制度性道德关怀[J].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2000(3).

[13] 林泰、陶倩.当前社会利他行为研究的意义及其三层次表现[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5).

[14] 吴蓓蓓、彭凯.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与纠正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2(9).

[15] 陈汉香.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冷漠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12).

[16] 唐俐.“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治[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7] 王凡.道德失范·道德成本·道德补偿[J].广西社会科学,2003(1).

[18] 唐德才.通讯现代化与道德冷漠现象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2).

[19] 王一牛,罗跃嘉等.突发公共事件下的情绪与行为Ⅲ:热情与冷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4).

[20] 肖祥.论伦理秩序建设中的制度性道德关怀及其限度[J].中州学刊,2005(1).

[21] 李彩霞.道德领域“沉默现象”的博弈分析[J].理论观察,2005(6).

[22] 王建民.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关系维持——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23] 陈先发,佘林颖.看客现象透视[J].瞭望新闻周刊,2005(36).

[24] 查少刚.人力资源管理中伦理冷漠的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1).

[25] 杨翠华.社会公德领域中的道德“围墙”现象——从女司机的悲剧谈起[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26] 刘铁芳.面对我们“平庸的恶”[J].读书,2006(8).

[27] 王蕴欢.加强师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冷漠[J].中国素质教育,2006(9).

[28] 徐贵权.道德理性、道德敏感与道德宽容[J].探索与争鸣,2006(12).

[29] 李洁.社群主义思想对消除我国社会道德冷漠的启示[J].科学时代,2007(1).

[30] 向朝霞.一个平庸的恶:见危不救的原因及其规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31] 寇东亮.“他者意识”: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伦理基础[J].社会主义研究,2007(4).

[32] 巫肇胜.中国中产阶层的冷漠研究[J].江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33] 高德胜.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12).

[34] 杜凡.论道德冷漠及其纠正[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2).

[35] 陈琰.道德冷漠的形成及其扭转途径[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6] 黄岩.旁观者现象的道德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7] 唐代兴.作为与不作为——我的道德状况反思[J].阴山学刊,2008(1).

[38] 朱爱敏,陈力丹.我国新闻中人性冷漠现象的伦理分析[J].当代传播,2008(2).

[39] 唐涛.道德冷漠现象的心理学解读[J].求索,2008(2).

[40] 李建华,李好.论行政忠诚的责任困境及其消解——以艾希曼之“平庸之恶”为例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41] 田仲勋.科学理性、道德冷漠与现代性——鲍曼对现代性两副面孔的反思[J].甘肃理论学刊,2008(3).

[42] 薛传会.道德法律化的重新审视及其对我国见义勇为立法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8(9).

[43] 贾学雁.旁观者现象的道德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4] 刘海生.教师道德冷漠的成因与矫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45] 牛晓鹏,王厚勤.“见危不救”视角下的道德法律化应然性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

[46] 费尚军.同情、美德与秩序——亚当斯密同情概念析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

[47] 钱广荣.社会公德维护需要建立社会公平机制——从“见义不为”说起[J].道德与文明,2009(6).

[48] 孙乐乐.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9] 刘佳.从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J].教学与管理,2010(1).

[50] 程立涛、乔荣生.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J].伦理学研究,2010(1).

[51] 冯雯妍,周升普.“见义勇为”稀缺的道德因与制度因探源——兼论道德评价的层次与道德教育的重点[J].当代教育论坛,2010(1).

[52] 黄俊华.是谁筑起冷漠的心墙——从彭宇案看媒体自律和职业道德的缺失[J].青年记者,2010(3).

[53] 许小凤,惠芿华.论医疗行为中的职业冷漠与人文关怀[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科医学版,2010(3).

[54] 李东晓.别让消逝的生命成为媒体媒体娱乐的盛宴[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4).

[55] 严从根.论学校中的“平庸的恶”[J].当代教育科学,2010(6).

[56] 卢军.道德不作为[J].前沿,2010(18).

[57] 黄岩.旁观者道德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58] 秦洁.论看客现象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中州学刊,2011(4).

[59] 姚晓燕.从见义不为探讨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路[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

[60] 罗玲妹.成本-收益视角下的见义勇为现象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5).

[61] 孙海霞.休谟“旁观者”的同情理论探微[J].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

[62] 钟岷源.个体户遭遇“制度性冷漠”[J].南风窗,2011(11).

[63] 戴军等.小悦悦,但愿天堂不冷漠[J].社会与公益,2011(11).

[64] 徐贲.活熊取胆很舒服?好残忍的想象![N].南方周末,2012.02.13.

[65] 鞠鑫.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探析——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N].思想教育研究,2012(1).

[66] 刘国云.道德祛魅:伦理学维度下的人际冷漠问题[N].思想战线,2012(1).

[67] 邓少岭.未定型社会”中的规范难局及其解决——“道德冷漠症”引发的法哲学思考[N].东方法学,2002(1).

[68] 李军.道德冷漠现象的文化根源[N].廉政文化研究,2012(2).

[69] 葛晨虹.“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70] 王鑫.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71] 王晓丽.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冷漠及超越[J].湖北社会科学,2012(5).

猜你喜欢

旁观者冷漠学报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突然之间
东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回答
我不想做生活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