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字典》第11版的修订与编辑出版

2013-01-21金欣欣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新华字典辞书字头

金欣欣

(商务印书馆汉语出版中心,北京100710)

《新华字典》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魏建功教授主编,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第1版以来,至今已有60年,发行量已近5亿册。

2011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华字典》第11版。第11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修订,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江蓝生研究员主持的修订工作。

本文拟介绍《新华字典》第11版的修订、编辑出版、版本等情况,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指正。

一、修订工作

《新华字典》在第11版出版以前,已出版过10多个版本(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其中多数版本曾经叶圣陶、魏建功、萧家霖、刘庆隆、吕叔湘、王力、丁声树、李荣、游国恩、岑麒祥、袁家骅、周祖谟、李长之、曹先擢、安平秋、韩敬体、徐枢、程荣等几十位著名学者的撰写、审读、修订,学术质量是很高的,这为第11版的修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新华字典》第10版出版于2004年1月,自2004年1月至2009年秋《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稿正式交稿,已有5年时间,这是符合辞书的修订周期和规律的。这是第11版修订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教育部拟正式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曾于2009年8月12日到8月31日的20天内公开征求意见),所以,要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内容保持一致,这是《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11版的修订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对这次修订工作极为重视,成立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研究员为总负责人的修订组,著名学者韩敬体、晁继周、程荣、谭景春、李志江等老师参加了修订工作。

修订组与学界专家学者、《通用规范汉字表》课题组、出版方商务印书馆保持着密切联系,曾多次举行不同规模、形式的会议和交流研讨活动。比如在2009年2月20日上午,曾在商务印书馆六楼新华厅举行了专家咨询会,曹先擢、符淮青、胡明扬、陆俭明、苏培成、王宁等学界专家邀请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江蓝生、程荣、谭景春、韩敬体、晁继周、沈家煊、蔡文兰等领导和修订者,商务印书馆周洪波、余桂林、金欣欣、宿娟等领导和责任编辑参加了会议。

第11版的修订工作认真、细致、扎实,修订稿的质量是很高的。修订者把第11版的修订工作分成若干部分,采用以专项课题研究与修订工作结合的方式,确立了相应的修订人员。这充分体现了他们“以学术为导航”的辞书编纂、修订理念。修订稿特别注重吸收《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究成果,结合修订组对《新华字典》各专项内容的研究成果,吸收社会上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合理意见,在保持《新华字典》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按国家语文规范和标准、时代发展变化和读者需求,对第10版做了全面、谨慎、系统的修订,保持了《新华字典》原有的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内容丰富、简明实用的特点。修订工作主要有:第一,结合即将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加字头2800多个,使所收单字总数达到13000多个。在新增加的字头中,包括正体字800多个,繁体字1500多个,异体字500多个。第二,对第10版的3500多个带注释的复音词做了逐一筛选,在适当补充新的复音词的基础上,删了部分较常用或不太常用的复音词,现余3300多个。第三,按照修订组对《新华字典》历次版本的研究成果,对《新华字典》第10版做了全面修订,涉及体例、注音、释义、例证、复音词、字形、人名、姓氏、地名用字、检字表、附录等各个方面。从总体来说,第11版修订稿是《新华字典》历次版本中修订幅度最大、质量最高的版本。以下介绍第11版修订的主要方面。

(一)字音

《新华字典》第11版与第10版相比,增加了一些新的字音。比如:

的:第10 版有3 个字音:de、dí、dì,第11 版增加了字音dī:“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拜:第10版只有一个字音bài,第11版增加了字音 bái:“[拜拜](外)再见。(引)结束某种关系。”

荫:第10版只有一个字音yìn,第11版增加了字音yīn:“同‘阴④’。”(按:第11 版“阴:④光线被东西遮住所成的影:树~|背~。”)

拾:第10版只有一个字音shí,第11版增加了字音shè:“轻步而上:~级(逐步登上梯级)。”

(二)义项

第11版增加了近年来新出现的某些义项。比如:

门:⑧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学历~|考试~。

晒:②(外)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工资|~隐私。

秀:⑤(外)表演,展示:作~|服装~。

[悬念],第11版不仅有第10版的义项(具体释文与第10版相比略有修改,改动内容从略):“1.挂念。2.欣赏戏剧、电影或小说等文艺作品时,观众或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关切和期待的心情。”

第11版新增:“也泛指人们对事物发展关注和期待的心情:他毫无~地夺得了冠军。”

(三)例证

第11版以例证(例词、例句)的形式,增加了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语汇,以及与国计民生、时事有关的一些语汇。比如:

盲:第10版:“(喻)对某种事物不能辨认的:文~.色~.扫~.”第11版新增:“计算机~”。

民:第10版:“①人民:为国为 ~.”第11版新增:“以~为本。”

工:增加例证:农民~。

便:增加例证:~民。

[操纵],增加例证:~股市|~民意。

[产业],第10版的例证:~革命.~工人。第11版的例证:信息~|文化~|~工人。

[炮制],增加例证:~假新闻。

装:第10版的例证之一为“~了一架机器”,第11版改为“~了一台电脑”。

奴:增加比喻义:(喻)为了支付贷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房~|车~。

[关于],修改例证。第10版为:~这个问题.~养蜂的书。第11版改为:~促进就业的措施|~社会学方面的书。

(四)复音词

增加了部分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语汇。比如:

民:增加复音词“民生”:[民生]人民的生计:关注~。

和:增加复音词“和谐”:[和谐]配合得适当:乐调~|色彩~。(喻)融洽,友好:气氛~|~社会。

绅:增加复音词“绅士”:[绅士]1.同“绅②”。(按:《新华字典》第11版“绅②:绅士,旧称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乡~|土豪劣~|开明士 ~。”)2.称有教养、有风度的男子。也指男子有教养,有风度。

媒:增加复音词“媒体”:[媒体]指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电视等。

(五)人名、姓氏、地名

第11版十分重视修订、增补与人名、姓氏、地名有关的字。修订者从公安部得到了人口普查资料中的人名、姓氏用字的资料,从民政部得到地名用字的资料,另外也吸收了部分读者的意见。第11版新增正字头800多个,其中很多都是姓氏、人名、地名、科技术语用字。

1.关于人名的

增加了一些本来被视为异体字,但经常用于人名的字为正字,比如:“犇”、“堃”、“喆”、“甦”、“淼”等。

2.关于姓氏的

佀:“sì②姓。”这个字是第11版新增加的字头。这个字的姓氏义,是按照一位亲自到商务印书馆来的姓“佀”的青年男士的意见补充的。

谌 chén:第 11 版新增:“③(也有读 shèn 的)姓。”这一增补源自读者来信上的意见。

肖:第10版:“‘萧’(姓)俗作‘肖’。”

第11版改为:“肖:姓。”

寨:第11版增加了:“④姓。”

3.关于地名的

(1)第11版增加了一些地名用字。比如:

堐yá:用于地名:~东|~西(都在山东省利津)。

(2)对特殊地名读音的注释。比如:

洞:第11版增加:“注:山西省洪洞县的‘洞’习惯上读 tóng。”

(3)与地名有关的释义。比如:

汶:第10版:“汶河,水名,在山东省。”

第11版新增:“汶川,地名,在四川省。”

(六)部首检字表

第10版采用的部首依据是《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第11版改为采用《汉字部首表》。另外,第11版在归部方面,还以《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为依据。

《新华字典》的部首检字是采用“多开门”的方法的,这样便于读者尽可能便利地查到某个字。比如“册”,应该归入“丿”部,但是在《新华字典》的部首检字表中,在“一”部也可以查到。《新华字典》以往的版本,比如第10版就是这样的。但是,第11版在沿用了以往版本“多开门”的方法的同时,还在传统习用部首中,用“。”做了标记。比如“册”,第11版在“丿”部和“一”部都收了,但是收入“一”部的“册”,右上角标了“。”,以为提示和区别。

(七)新增的字头

第11版新增字头2800多个。其中,新增正字头800多个,还增加繁体字1500多个,异体字500多个。

(八)删去部分检索频率低的复音词

《新华字典》第11版在增加部分字头、复音词、例证等内容的同时,还适当删减了部分内容。最明显、直观的体现是在复音词方面。比如,第11版删了“马达、马力、摩托、煤油、芝麻、漫画、慢条斯理、秘书、虾米、密切、合作社、国际主义、团结、印象、相声、问题、提倡、提醒、后勤、潜艇”等等在现代社会检索频率低的词,以便腾出篇幅给新增内容,这样也保证了这本小字典的篇幅增加不会太多。

(九)体例的改动

《新华字典》第11版对第10版的部分体例做了调整,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改变是在“.”的改动上。以往版次,比如第10版,“.”用于例证中的间隔与例证的结尾。第11版,在例证中起间隔作用的“.”改用“|”,用于例证的结尾的“.”改用“。”。比如:

第10版:“面:⑥方面,边,部:正 ~.反 ~.上~.下 ~.~ ~俱到.”

第11版:“面:⑥方面,边,部:正 ~|反 ~|上 ~|下 ~ |~ ~俱到。”

(十)环境保护

关于一些动物的条目,不再做用途等方面的介绍。比如:“鲢”、“狸”、“鹌鹑”、“蛤”、“鲍”、“鲤”、“鲳”、“鳜”、“砗磲”、“蚶”、“翅”、“鳒”、“鱽”、“鲷”,等等,具体内容不再细述。

(十一)增加诗文、俗语方面的例证

第11版在相应字头下增加了一些诗词、歌词、俗语等,显得更有可读性。比如:

须:增加例证:“~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撼:增加例证:“蚂蚁~大树,可笑不自量”。

[春秋],增加例证:“甘洒热血写~”。

(十二)字形的变动

第11版对个别字形做了调整。比如“挺、廷、庭”等字的“壬”,原本为末笔最长,现在改为中间的横最长。

(十三)附录的调整

第11版对第10版的附录做了不少修改和调整。比如,第10版附录“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人口、首都(或首府)一览表”的资料,主要是依据2002/2003《世界知识年鉴》整理的,此后又曾依照2007/2008《世界知识年鉴》做过修改。第11版主要依据2009/2010《世界知识年鉴》,对第10版的许多内容又做了调整。

二、编辑出版的大致情况

《新华字典》第11版从开始修订到正式出版,历时8年。其中,最后两年,主要是用在了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出版工作上,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印制,还有营销的前期繁多工作,都是在这两年内完成的。

(一)审慎细致的编辑加工工作

《新华字典》第11版的修订稿是在2009年夏正式交稿的。商务印书馆于殿利总经理等领导对《新华字典》第11版的编辑出版工作极为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做出指示。主管这一工作的周洪波副总编辑专门成立了《新华字典》第11版项目组,由金欣欣、宿娟、李青梅担任责任编辑,此外还聘请了两位专家马志伟老师(商务印书馆编审)和张书岩老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协助责任编辑一起审读。发稿前,三名责任编辑和张书岩老师每人都通读了一遍原稿复印件;发排后,马志伟老师审读了一校样。我们的具体分工是:金欣欣、宿娟、马志伟负责审读《新华字典》字头以外的内容,李青梅、张书岩负责审读字头。汉语出版中心第二辞书编辑室余桂林主任主抓具体工作。

面对这样一部原书出自众多名家之手、享有盛誉、基础很好,修订稿集众家之所长、质量很高、力图体现21世纪辞书编纂最新成果的《新华字典》第11版原稿,审读者仍然以冷静、客观的心态,努力完成编辑加工工作,既没有畏难情绪,也没有掉以轻心,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对每一个感到有疑问的地方,都深入细致地研究,有些还相互讨论或向别人特别是修订者虚心请教。在审读过程中,由于修订者与责任编辑有时考虑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对修订稿的一些内容出现意见分歧也是在所难免的。责任编辑把握了这样的原则:不是必改的,尊重修订者的意见;如果认为是必改的,但修订者有不同的意见,双方则会做充分、坦诚的沟通。当然,由于修订者的谦虚,也由于审读者的诚恳,虽然有时候观点不同,但双方总能达成一致意见,从来没有出现不愉快的情况。

由于《新华字典》以及《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者的权威性和特殊性,领导要求审读者,对原稿的任何改动,都要经过修订者的确认。2009年底,三名责任编辑和两名审读专家经过细致的审读,提出审读修改意见(三名责任编辑和张书岩老师的修改意见最后汇总过录到修订稿的原稿上,马志伟老师的审读意见体现在一校样上),交给修订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逐一确认。

审读意见大致有以下一些内容:字头部分主要包括:(1)《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外的字漏加标记,(2)《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内的字漏收的情况,(3)读音跟《现代汉语词典》等不同,等等。字头以外的部分包括:(1)释义,(2)例证,(3)注音,(4)字头,(5)体例,(6)方言,(7)地名,(8)标点符号,(9)原稿的疏漏,等等。修订者经过细致的研究,在2010年春对商务的审读意见逐一做了明确的答复,采纳了其中的部分意见,江蓝生老师还特意写了这样的话:“审稿细致,提出许多有益的修改意见,多谢!”这是对商务印书馆审读工作的肯定。

(二)精益求精的校对、审读工作

《新华字典》第11版的编辑加工工作得到了商务印书馆许多专家、同事的热情、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新华字典》第11版能够顺利出版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校样阶段,商务出版部校对科的同事们在高小坤副主任和朱丹科长的带领下,做了15次精心、细致的校对工作。《新华字典》第11版的原稿经过修订者和审读者的反复修改,很多页面都很复杂。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校对人员不仅要做好“死校”工作,保证校样与原稿无误;还在“活校”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修改建议,其中,不仅有原稿内容方面的,还有责任编辑的疏忽之处。张燕茹、冯钧等许多同事的建议都得到了修订者的采纳。比如,张燕茹老师建议把《新华字典》“〇”这一条的例证中的“二〇〇八”改为“二〇一一”(《新华字典》第11版在2011年出版),得到了修订者的赞同。按照工作安排,《新华字典》第11版的校对工作共有14个校次。但是,校对科内部为了检测校对质量,在2011年年初的节假日,悄悄地额外增加了一个校次。此事直到事后有校对人员与责任编辑讨论校样问题时,才为责任编辑所知晓,为此有关同事无不感动。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中心的很多领导和同事都对这一工作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商务印书馆的辞书编辑出版工作有一个优良传统,即重点辞书在校样阶段,由编辑辅助人员参与工作,以进一步提高辞书的质量。早在《新华字典》第10版编辑出版时,商务校对科前科长王月霄副编审即带领于立滨等同志协助责任编辑做了大量工作,严把质量关,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一次,由数字出版中心于立滨副编审领导的编辅团队,给予责任编辑密切配合和有力支持。很多本该由责任编辑做的工作,都是由他们代为完成的。比如索引的填写与核对、互见页码的填写与核对、为统一体例等所做的20多种专项检查(有些专项还是于立滨等同志首先想到、主动提出的),等等。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本该由责任编辑做的工作,编辅团队做得比责任编辑还要出色、还要专业。他们为提高第11版的质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在审读校样时,不仅有责任编辑的审读,商务汉语出版中心还专门组织了两次审读工作(修订者与责任编辑的审读工作未计在内)。第一次审读着重于内容,是由商务聘请的黄华(三联书店编审,《新华字典》第9版的修订者之一)、马志伟、张书岩等专家,于立滨团队,与责任编辑审读的;第二次审读在注重内容的同时,兼顾了编辑体例等问题,是由汉语出版中心的部分同事(他们不仅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其中很多还是著名辞书的责任编辑,比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源》、《现代汉语学习词典》、《新华多功能字典》、《新华成语词典》、“商务馆小学生系列辞书”、《新华成语大词典》等等),有包诗林、蔡长虹、陈丹丹、陈玉庆、段濛濛、何瑛、金艳艳、刘一玲、吕海春、乔永、王丽艳、王玉、魏励、吴满蓉、叶军、余桂林、朱俊玄,与于立滨团队和责任编辑审读的。这两次审读工作意义十分重要,各有侧重,进一步提高了《新华字典》第11版的质量。

三、版本及获奖等情况

(一)版本情况

《新华字典》第11版共出版了5种版本:2011年6月出版了普通本、双色本、平装本(其中,《新华字典》第11版普通本、双色本于2011年7月5日在国内和国外多地同步上市),2012年5月出版了大字本,2012年10月出版了纪念版。其中,平装本和纪念版是相对于以往版本比较特殊的两个版本。

《新华字典》以往的版次也曾出版平装本,比如,1962版、1971版曾有部分印次是平装本,1965版各印次都是平装本,等等。但是,第11版的平装本是为解决我国贫困地区的学生缺乏必要辞书的问题,特意在印制材料(比如纸张用成本较低的再生纸)、工艺上尽可能降低成本,所印制的新的版本,定价低廉,仅为12.00元(《新华字典》第11版普通本即单色本定价为19.90元,双色本定价为24.90元),以便于贫困学生购买。

《新华字典》第11版纪念版是为满足另一部分读者的需求出版的。2012年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15周年,为进一步满足不同方面读者的需求,商务印书馆配合馆庆活动,隆重推出了《新华字典》第11版的纪念版。这本书棕色软皮精装,外带紫红色布面烫金函套;内文字体与《新华字典》第11版普通本(64开)相比增大一倍,同时采用蓝色及黑色双色印刷技术,字典正文的字头、音节、梯标,目录、凡例、索引、附录等的标题、小标题等等关键内容采用蓝色印刷,重点信息突出、醒目,便于读者翻检阅读。此书在内容上,较64开本增加了四角号码检字表(内含对四角号码查字法的介绍),同于32开的第11版大字本。在此书扉页前,还特加“商务印书馆创立一百一十五年纪念”精致插页两幅。纪念版印制精美高雅,用料讲究,不仅便于阅读翻检,同时也具有馈赠和收藏价值。

(二)获奖情况

以往版次的《新华字典》曾多次获奖。比如,第9版曾荣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国家辞书奖特别奖,入选《出版广角》杂志评选的“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和教育部评选的“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第10版曾入选教育部评选的“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新华字典》第11版的普通本、双色本、平装本已在2011年6月出版,出版后获得普通读者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现已获得两个奖项: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11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1年度优秀畅销书奖。

在2012年年底,我国财政部、教育部已把《新华字典》第11版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畴,自2013年寒假开学起,我国将为全国农村地区中小学1至9年级在校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第11版。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Z].第10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Z].第1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猜你喜欢

新华字典辞书字头
第六讲 横折弯、三点水、人字头的写法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新华字典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连降两个月 太原猪肉价格重回“2”字头
“家”字的写法
《羊字头》教学设计
新版《新华字典》将收入网络用语
《新华字典》修订将加注常用网络流行用语
《新华字典》背后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