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设计与探讨

2013-01-15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教材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12)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经济活动和资金运动的信息最终是以财务报表的形式综合输出。每一个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都希望能够看懂这些会计报表背后所蕴含的企业经济实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几乎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类专业都将《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甚至建设为精品课程,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虽然各类高职高专院校认识到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重要性,但是该课程的教学成效还不太令人满意。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知识差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生源不统一,有的在本二线上,有的刚过专科线,学生间的高考分差可达一百多分,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另外,虽然学生在接触本课程之前已学过《财务会计》,但可能由于不同课程的教学存在时间跨度,导致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已经忘了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看懂并分析报表就较为困难。

(二)学制短、课时紧,财务知识有限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而且强调动手能力。在这三年内还要安排学生进行认识性实习、专项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因此学生真正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较短,每门专业课的课时较为紧凑,掌握的财务知识也较为有限,难以形成深层次分析能力。

(三)年轻教师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财务报表分析》的授课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对会计、财务管理、财经法规、报表等内容较熟悉,需要教师有较丰富的学识、经历和经验,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融会贯通,教给学生更多知识,开拓视野,而不是“读”教材。因此,任课老师尤其是年轻任课老师要教好《财务报表分析》压力较大。

(四)教材质量差,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目前财务报表分析类教材建设明显滞后,教材质量普遍较差,多数是按以往会计专业本科的财务报表分析类教材的基本框架进行改编,删去较难的章节,增加些练习题,便改装成高职高专院校财会专业的教材。这样速成的教材仍然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实训部分的比重不大或几乎没有,因而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自然也较难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实用为目的”的要求。

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设计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应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安排。

(一)教学目标设计

首先应定位符合现实的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有关各方的财务信息需求,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和财务报表分析知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初步分析评价的能力。具体又细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能够初步分析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的强弱,并能够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2)方法能力目标:能够初步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对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能够初步运用杜邦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3)社会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查询收集企业的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能够通过各种媒介收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典型案例,能够将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与日常经济生活相联系,能够友好地与企业一线财务人员相处、沟通,能够较为敏锐地判断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

总之,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存在基础知识差、在校学习课时短等情况,这种对报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只能是初级的、一线的,不能定位过高。而在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应更注重加强社会能力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教材设计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目标,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采用项目驱动法编写教材,以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和社会能力。教材至少应包含五大教学任务: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和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教材中每项任务的具体框架可按下图进行设计。每个任务开篇可根据某公司实际财务报表数据,提出要完成的任务,即“任务描述”;然后阐述为完成该任务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即“任务准备”;接着先由教师做示范,完成具体分析任务的全过程,即“任务实施”;学生则可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搜集指定公司的财务报告及其他资料,进行实际演练,即“学生操作”;教材中还可提供一些相关案例,拓展学生知识面,即“任务拓展”;学生也可通过练习题巩固每项任务的主要知识点,即“知识考核”。利用真实数据编写教材,学生学习和操作更贴近实务,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任务框架

(三)教学项目设计

知识一般是通过学生识记、理解来掌握的,而技能一般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练会的。笔者认为,运用项目化教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实践教学中,可按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划分若干工作岗位,如报表编制、资料搜集、数据整理、报表分析、报告评述岗位等,让学生分组轮岗完成各项任务。具体教学项目设计如下表所示。

项目任务分解表

(四)教学方法设计

《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难度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小组讨论、建立网上互动平台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例如,笔者在讲解利润表中收入项目分析时提到,信息使用者可通过企业“收入产品构成”分析判断企业的未来发展,并例举了“柯达破产”的案例:柯达公司的胶卷市场占有率曾高达90%,但是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到2000年柯达的数字产品只卖到30亿美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也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已达到60%。在拍照从“胶卷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之后,公司管理层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产品结构,最终导致这家百年企业于2012年1月申请破产。这样的案例引入显然比一句话理论总结要来得深刻。又如,笔者应用项目化教学,在讲授完“偿债能力分析”的评价方法和分析要点后,要求学生分组搜集某家上市公司相关信息并针对其偿债能力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同时将分析内容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分组演示讲解和答辩,在各小组充分发言后,由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这样学生搜集资料、excel数据处理和图形转换、PPT制作、口头表达和思考协作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五)教学人员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特别重要,故应尽量安排“双师型”专兼结合的教学人员开展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同时注重培养后备力量,即重视年轻教师的锻炼,一方面在教学上安排年轻教师采取“轮岗”制,一名教师每学期不局限于重复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而是阶段性地轮流教授不同课程,这样教师在熟悉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再讲授《财务报表分析》,就能将各科的相关内容自然融入;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上要求教师定期进入企业一线顶岗实践,那么教师在工作中可以搜集实际教学素材,更新教学内容,并把实践运用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信息及时反馈到课堂上,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尽量贴近企业实际,增加学生对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感性认识。

(六)考核方式设计

考核方式的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和检测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结合上述课程教学设计,终结性考核成绩应包含平时成绩、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平时成绩指出勤和课堂讨论提问表现,形成性考核指分组轮岗的工作成果——财务分析报告及公布评述,期末考试为闭卷考核。具体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总成绩=出勤5%+课堂表现15%+小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20%+财务分析报告展示交流10%+学生互评10%+期末考试40%。

这样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将学生成绩评定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可以促使学生重视每次的课堂讨论及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的效果及反思

按上述设计理念开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学生因“做”而“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学”后“做”,并将成果呈现,学生有了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沟通协作能力和自信心,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由此,可在项目任务推进完成的过程中,轻松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要切实达到预期效果,还应注重两方面的转变。(1)师生“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要从知识的接纳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者、设计者、思考者。这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2)师生“教”“学”人数比例的转变。本文的课程设计,需要任课教师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如果学生人数太多,则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在组班教学中应注意使老师对学生的比例达到合理的范围。

[1]唐顺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

[2]代蕾.案例教学法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35).

[3]周俐萍.关于高职会计专业报表课程的地位和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10).

[4]陶功浩.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整体设计及教学实践[J].职业,2011,(2).

[5]杨春晖.论高职财会类专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的不足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6).

[6]刘俊杰.浅谈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地位及教学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大华股份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特变电工集团财务分析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