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好题的魅力
——有效习题课教学初探
2013-01-12李兰芳万军
李兰芳 万军
(江西省赣州第三中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在一次关于“力的动态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习题复习课中,以一道蕴含多种思维方法的相关例题为主线进行教学.学生上课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打破常规习题课中沉默的气氛.上课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题目:如图1所示装置,两根细绳拉住一球,保持两细绳间的夹角不变,若把整个装置以O点为轴顺时针缓慢转过90°,则在转动过程中,AC绳的拉力TAC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CB绳的拉力TBC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
图1
课堂情况:课堂中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方式,并展示不同解法.因题目中有已知AC绳和CB绳夹角不变及重力恒定的特点,在展示的方法中,有比较多的同学画好受力图后,将力沿竖直和水平进行正交分解,建立平衡方程求解(如解法一);也有少部分同学根据以上特点,应用正弦定理建立关系求解(如解法二);另外,有极少数的同学应用了图解法(如解法三).
图2
解法一:设A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0≤α≤90°),受力如图2所示,则任意时刻有
TACsinα=TBCsin(θ-α)
TACcosα+TBCcos(θ-α)=mg
利用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化简得
当组合整体顺时针转动时α从90°逐渐变为零,这个过程中:TAC先变大后变小,TBC逐渐变小.
说明:正交分解法是解决力学问题最常用的方法,这也是绝大多数同学能想到的.
解法二:小球受力如图3所示.
图3
根据题意并套用正弦定理
可知,G和β恒定,上式中三个比例式的值都恒定.角α从90°的基础上开始增大,角γ从大于90°开始减小到最后小于90°,所以TBC不断减小,TAC先变大后减小.
说明:如果是物体受到3个力处于平衡状态且题中明确给出几个力夹角的情况下,应用正弦定理就显得比较简单.这也是解析法处理力的动态平衡问题的情况之一.
解法三:小球受力如图4所示,因装置转动过程中两细线拉力方向夹角不变.即图中∠CAG′保持不变.则拉力交点应在同一圆周上.又因初位置细线CA水平,则圆心必在连线AG′的中点处.由图可看出拉力TAC先增大后减小;拉力TBC从最大值一直减小.
图4
说明:这一解法巧妙地应用圆的特点结合题意通过作图的方式求解出结果.此方法是图解法处理力的动态平衡问题的一种情况,适合于物体受3个力中有一个力恒定,其余两个方向间夹角恒定的情景.
通过以上同一题目中3种方法的展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中还会涉及的方法应用,并进行总结归纳.短时间的讨论后,绝大多数同学能很快地总结并补充完善.即处理力的动态平衡问题方法分为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类.其中解析法中除以上特点会用的两种情况外,还有应用相似三角形建立关系求解,它主要应用于3力平衡中知道三角形的边长时情景(如例1);而图解法中除以上情况外,还有常见情况“物体受3个力中有一个力是恒力,有一个力方向恒定”(如例2).
【例1】如图5(a)所示,绳与杆均为轻质,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O端用铰链固定,滑轮A在O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忽略),P端吊一重物.现施加拉力F将P缓慢上拉(均未断),在OP杆达到竖直前
图5
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
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
C.OP杆越来越容易断
D.OP杆越来越不容易断
分析:P点受到重物的拉力、沿杆的支持力、绳的拉力这3个力的作用,如图5(b)所示,当P点缓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属于一个动态平衡态的过程,这3个力构成的闭合三角形一定与几何三角形OPA相似,因此对应边成比例.
解:P点受到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G,轻杆的弹力沿杆的方向用TPC表示,绳子的拉力用TPA表示,这3个力构成的闭合三角形如PCB所示,与长度三角形OPA相似.因此有
因为重力大小不变化,OA的长度不变,所以根据上面的比例式可知TPC的大小不变化,P点缓慢上拉的过程中PA的长度变短,所以绳上的拉力TPA变小,所以选项B正确.
【例2】如图6(a)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吊一重物P,重物P在被一水平向右的力作用下缓慢拉起.在此过程中,细线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重物受力如图6(b),重力不变,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变;拉力F方向不变,则平行四边形一组水平对边位置不变.故由图可以看出细线的拉力逐渐增大,选项A正确.
图6
综上所述,本节习题课中应用一个例题多方面分析、理解后只需要在细节上进行补充、完善就能将“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中所涉及的方法和情景进行全面复习与巩固,以少量的题目达到全面的知识巩固,可见,优选一道好题,是我们上好一节习题课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