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集团:做高端专用车领域的行业引擎——访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民用产业部部长曹敬武
2012-12-30纪鹏飞
本刊记者 纪鹏飞
以“节能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商用车展11月11日在武汉拉开帷幕。展会期间,中国航天三江集团(以下简称三江集团)首次大规模集体参展,旗下的众多新产品,更是让观众大饱眼福。作为湖北最大的军工企业,三江集团在业内始终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三江集团在近3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民品在整个三江集团处于怎样一个地位?他们将如何看待目前专业车市场的走势?带着上述问题,记者独家专访了三江集团民用产业部部长曹敬武。
《专用汽车》:三江集团从事车辆产业近30年,已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特种及专用车辆研制生产基地,是湖北最大的军工企业。那么30年中三江集团专用车领域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曹敬武:三江车辆产业大体上经历了“白手起家、军转民、以军为主、军民融合”四个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三江集团作为国家批准建设的三线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战略方针,实施军转民产品开发,三江成功开发“万山”轻型客车、“江北”轻型货车和“红阳”农用车等汽车产品,产品行销大江南北,创造了航天民用产品“万江”的辉煌,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90年代末期,中国汽车工业处于低谷时,我们经历了调整的阵痛,逐步退出了民用领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军用领域。近几年,为响应国务院“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方针,三江集团利用在超重型越野车、自动控制、压力容器等领域形成的核心技术优势,积极进军特种车、专用车、重型运输装备领域,初步形成了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专用汽车》:民品在整个三江集团是怎样一个定位?
曹敬武:军品是三江的基业,民品是三江的主业。几代三江人培育了三江独有的企业文化,“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巩固军品基业是三江的政治使命,壮大民用主业是三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不二选择。集团现任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民用产业发展,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石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统揽企业科学发展全局,一手抓军品型号研发生产,一手抓民用产业发展,在民用产业发展规划、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就促进民用产业发展提出了“十五个要知道”(国外在干什么?国内在干什么?同行在干什么?外行在干什么?上游在干什么?下游在干什么?未来干什么?政府让干什么?资本爱干什么?市场需要什么?自己在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自己该学什么?自己该管什么?自己能干成什么?)的系统思想方法和工作思路,对民用产业发展在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专用汽车》:在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上,三江集团带来了哪些全新产品?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曹敬武:对于本届商用车展,我们集团给予了高度重视,这是我们三江集团近10年来首次大规模的参展,无论是参展的规模还是产品都给行业带来了很多惊喜。此次参展三江集团确定了“科技创新”、“清洁能源”、“重工装备”三大主题。每个主题都展示了近些年三江集团研发的许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此次参展的车辆除了重型运输车外,其余产品均是首次在国内亮相。
三江产品的优势在于揉和了军工技术,例如此次参展的WS2300YH森林远程灭火弹发射车,在民用产品上是首创。我们的目标是能通过自身技术替代进口,促使军工技术向民用转化。
《专用汽车》:专用汽车市场的低迷,使得众多专用车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三江集团今年出口情况如何?
曹敬武:“走出去”,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是三江车辆产业的市场战略之一。我们的产品面向国外的中高端用户,近几年,三江集团通过参加专业展会、发展海外代理商等方式,产品行销美国、欧盟、巴西、韩国等10多个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近两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下降达到50%。
《专用汽车》:近两年,我国专用车处于低迷时期,这给三江集团带来了哪些影响?三江集团又是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危机呢?
曹敬武:目前全球经济整体不景气,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外专用车市场需求低迷,三江相关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对企业转型升级乃至国家产业升级是一种促进。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有其内在规律,从长远看,国内专用车、特种车市场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认为,当前正是梳理业务、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提升能力、转型升级的良机。三江已在升级产品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完善渠道提高服务响应速度、整合资源拓展业务领域方面采取行动。如从集团层面成立了三个民用项目研发中心,出台了支持二级企业民用研发中心建设及产品研发的相关政策,三江集团研发的系列LNG清洁能源车辆正在进行试验和公告,明年将全面推向市场。
《专用汽车》:三江集团在民品领域的未来规划和战略是怎样?
曹敬武:在充分研究内部能力和资源现状,调研分析外部产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经认真梳理和充分论证,目前,三江集团民用产业确立了“技术创新抢占高端,资本运营集约资源,突出主业塑造品牌,转型升级提高效益,壮大规模跨越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重型工程装备、特种(含专用)车辆、LNG清洁能源装备、固态激光器及应用、高端游艇等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支持各单位发展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装备、光纤陀螺器件、微波器件、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生物技术等产品和产业,努力谋求民用产业做强做大,将三江集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企业,到2015年,民用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
《专用汽车》:有业内人士认为,专用车行业现在面临着产品重复,企业小而乱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阻碍了未来中国专用车的发展?那么,您如何看待未来中国专用车的发展?
曹敬武:市场的发展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乱到治”的过程。目前的竞争态势说明:业内主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突出,产品同质化严重,专用车不专。当前,企业比较浮躁,急功近利,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这种状况阻碍了中国专用车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以及市场机制主导的行业洗牌,这种状况一定会改变。
目前国内专用车无论是在品种上还是在规模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国内专用车产品会更加细分,更加丰富,以更好地满足各行各业的特殊需求。专用车技术发展,将突出专用装置与专用、特种底盘的有机结合,在效率、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取得突破。专用车企业可能会向两极化发展,一极是多品种、小批量型企业,这类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小型化、专业化、产品附加值高;另一极是规模型生产企业,这类企业以市场规模较大、通用性较强的产品为主,突出规模效应。
《专用汽车》:现如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更有专家分析未来新能源汽车最实际的切入点在专用汽车领域,您认可这种说法吗?三江集团又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何举措?
曹敬武:我本人比较认可这种说法。三江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以LNG为燃料的矿用自卸车、重型牵引车等已经广泛地面向市场,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在我个人看来,不同于纯电动等二次能源,因电池带来的二次污染,以LNG为燃料的新能源专用汽车是现如今最适合的切入点。因为LNG燃料具有资源储备高,续驶里程长等优点,适宜于城际运输等长距离的运输,见效快,性能稳定。目前该产品在国内刚刚开始起步,在出租车、专用车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未来将会成为最适宜于大规模使用的新能源。三江集团这几年也加大了以LNG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步伐,我们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信共赢”的原则,已经强强联合在湖北武汉组建了“LNG产业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在天然气液化、LNG储运及LNG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等三个方面积极开展核心技术研究与重大装备研制,共同推进LNG产业发展,目前三江集团LNG相关产业几乎涵盖整个产业链,已在LNG净化、液化、LNG储运、LNG加注装备、车辆、船舶LNG燃料改造及LNG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获得多项国家级专利。
《专用汽车》:您认为三江集团将在未来中国专用车的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曹敬武:三江汽车业务已在重型运输装备等高端运输装备制造领域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在国内相关细分市场和应用领域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其中重型及超重型越野车、重型平板运输车、液压组合挂车、重型牵引车的市场占有率居于前列,大型非公路自卸车、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车、以LNG为燃料的车辆产品及舰艇产品和大功率液力自动变速器正在加速产业化。未来,三江汽车业务将继续按“特专结合”的思路,聚焦高端运输装备制造领域,积极巩固、提升和发展专业特长,在特种车及高端专用车领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这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强化三江在重型及超重型越野车、重型平板运输车、液压组合挂车、重型牵引车等重型运输装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三江在国内相关产品应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二是将全力推进大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车、大功率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力争用5~10年的时间成为国内相关产品应用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三是将盘活客车制造资源,择机进入新能源客车制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