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习惯

2012-12-29江玲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7期

  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估算能力是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能在一定范围内推断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同时,估算的过程也是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不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估算练习,让学生掌握各种估算方法,以开阔思路,丰富思维,而且在本节教学任务完成后,不是“教完即止”,而是突出估算的持续的“习惯性”运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
  一、坚持做好课本及配套练习资料中的估算题
  现行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及其配套练习资料在小学二至四年级分散安排了较多的估算题。比如(1)在做加、减法时,估计得数是几十多,或大约是几百;(2)在做乘法和除法时,估计积和商是几位数,或大约是多少。这些主要是算式计算方面的估算,随着参与计算的数的位数的增加,估算的难度略有增加。
  在教学中,我没有忽视和放弃这些看似简单的估算练习题,也没有对其进行简单处理,布置学生完成了事,而是分步处理,多次练习,力求强化学生对估算知识的印象。比如题目:“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489×21、104×49、212×79、45×101。”我先让学生完成估算,用铅笔在旁边轻轻地写出估算结果,约莫一周后再直接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对比上次的估算结果发现,通过这种拉开时间距离的方式,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反刍、消化,从而知新温故。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更多的学生越来越向“真正学会估算方法,培养估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的目标靠近,较好地协调了个体性与全面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的关系,使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并养成了一定的估算习惯。
  二、自觉运用估算学习数学
  要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要让学生认真完成课本和练习资料上安排的估算题目,而且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觉运用估算,完成教材及配套练习资料中的“隐性”估算题,这些“估算题”并不是直接针对估算能力训练的,但却包含了一定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的训练。这点如果做得好,更能引起学生对估算的关注,强化估计意识,培养估算习惯。当然这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引导,才能抓出GU5S2SVCTfDHeUDJUTPrCQ==成效。
  学以致用,能否自觉运用是衡量习惯是否养成的重要标志。在数学学习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做到不要求估算的也尽可能自觉估算,把估算当作日常的预测或检验的工具。不仅在整数四则运算中要经常运用估算,而且要引导学生把估算运用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中。
  进行小数计算,可用算整不算小或算高不算低的方法进行估算。如计算8+3.02,用8+3得11,估计结果比11多;计算3.6×2.8,用3×3得9,估计结果比9多。进行分数计算,可用■或1作参考来比较,估计计算结果。如■+■、■-■的结果都接近■;■+■结果接近1。
  笔者认为,非估算题的“估算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习惯,结果的对错不必急于追求,久而久之,学生会在一些错误中自动矫正,达到对估算的正确认识。因此,我主要采用疏密相间、化整为零、聚零为整的训练策略,即训练初期训练的频次多些,越往后训练渐趋稀疏,到最后则主要是在评讲练习前请学生进行自我估算,看看是否有明显的错误没发现。在题型的选取上,主要侧重计算题,然后是判断题,比如①两位数乘三位数,其中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②650×4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三、自觉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生活的提炼,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的“演习”。教师不仅应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估算,而且要创造机会,利用资源,引导学生把估算应用到丰富多彩而又偶然性极强的日常生活中去,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学校组织春游,让学生估计要租几辆车,带多少面包、多少水果、多少饮料,一共要花多少钱,平均每个同学要出多少钱等等。又如,提示学生平时与爸爸、妈妈到超市、菜市场买东西,要帮助他们估计要带多少钱。再如,结合家庭和集体用电、用水、用粮,通过调查,估计全班、全校乃至全市学生一年可以节约多少电、水、粮。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又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及数的运算就会形成比较强烈的数感,往往一看到两个数计算,就会很快想到结果大约是多少。这样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准确性的培养,以及善于关注实际情况的个性形成,促进顺利成长,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估算好懂,但习惯难养。在教学中,我沿着“明确的估算题练习——隐性的估算题练习——实际问题尝试估算”的步骤,逐渐拓展,通过反复强化,力图让估算的意识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估算习惯,遇到问题就会心中有数,具有一种使用估算的倾向性,积极、自觉地进行估算,从而持久地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感,为数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 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