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操作活动初探
2012-12-29李开就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7期
操作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操作活动的认识和做法。
一、操作活动的选材要求
操作活动材料的选择要依据教学内容,既要突显数学实质,又要便于学生操作、便于学生感知、便于学生揭示知识的发展思维。
二、为什么要进行操作活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某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成熟之间的矛盾,就要多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什么时候安排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发展思维。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感受认知冲突,产生操作的需要,从而使操作为提高思维能力服务。
1.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
操作活动能把学生的动作和脑的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做的,要求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引导学生折角,边折边问:角在什么地方?进一步弄清“角”的概念,继续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折的次数越多,角越来越小,然后再一层一层展开,就会看到角越来越大。总结归纳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为突破教学难点时
如“梯形面积计算”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可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使他们知道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引导他们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关系,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不变,接着借助他们已熟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经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悟出规律,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
3.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他们会随便用两个三角形来拼,有的拼成一个非平行四边形,有的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学生最后得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通过学习已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手是脑的老师。”随着操作活动一步一步推进,进行再思考,再拼组;再观察,再比较,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4.为避免思维的盲目性时
例:一根16米长的木棒,将它锯成4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几段?要锯几次?
解答这题时学生不善于分辨“段”与“次”的关系,思维存在盲目性,往往认为有多少段,就要锯多少次。若让学生每人拿出一段纸条或牙签,通过撕纸条或截牙签模拟锯木棒的实验,就会得出: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
四、怎样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笔者在教学中通常用以下操作程序:一是要学生听清要求,明确任务;二是要边思考,边操作,边记录;三是交流讨论结果,概括结论。如: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1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板,砌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把这些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入表内,再回过头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能是怎样的。经过分析验证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五、重视操作活动,更要做好引导和点拨,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活动不是单纯的游戏活动,是手脑并用的智力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观察、操作和思维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对知识内容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笔者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时,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26-4,从6根里拿走4根,剩下22根;36-20,从3捆里拿走2捆剩1捆和6根。经过操作,学生建立起感知表象,在这基础上,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表象中抽取出本质的东西——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数里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里减。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六、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
所谓适量,就是不要动不动就操作,操作不是越多越好,操作要恰到好处,要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适度是指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结论,实现由直观向抽象转化。
(责编 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