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人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探索
2012-12-29苏鹏春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7期
“同课异构”是以内容相同的教学素材为参照,由教师个体、群体在不同的理念、智慧背景下,进行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这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 “一人同课异构”是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由同一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在教研组范围内展开的全方位研讨的教研活动。
一、“一人同课异构”教研模式构想的提出
“同课异构”有多种模式,如异构研讨式:提供课堂实例—大家研讨—总结共享;放样回播式:多节课放样,观摩“同课异构”课—回班上课—再集中时间研讨;接力递进式:课例—研讨—再课例—再研讨;专家引领式:名师上课—教师上课—研讨交流;师徒结对式:师傅提供课例—徒弟提供课例—对比研讨;擂台竞赛式:教师上课—教师现场打分评比—网上博客研讨等等,“同课异构”形式多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同课异构”对年青教师的成长有非凡意义,但从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很多时候“同课异构”式的公开课更倾向于表演性质,很多教师只是围观,也有很多教师在活动中可以脱颖而出,但教研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由校长室会同教务处提出“一人同课异构”构想并监督实施,小学数学教研组具体制订实施方案,把“一人同课异构”,提升到教研的层次上,明确“一人同课异构”是学校教研工作的要求,更是学校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要求。
二、“一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施
“一人同课异构”实施过程中要逐步规范,并加强监督。“一人同课异构”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师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抵触情绪,所以必须有学校的相应制度予以保障,以一定的活动频率进行示范,明确最终要达到的教研目的是内化为教师的能力。
在“一人同课异构”实施的初始阶段中,强调点、线、面的结合,可求同存异,不强调所有一切推倒重来,重视课堂结构的优化、方法的形成。教学目标、教学引入、教学过程、教学小结、重难点的突破等等都可以成为“一人同课异构”的切入点。如在上《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对于“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师在A班上课时,设计用小棒实践操作,当出现两根小棒长度之和与第三根相等时,有许多学生把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是由于小棒的粗细和操作误差的原因),无奈之下教师只好用理论来解释,然后不了了之。活动是好的,但效果不理想,学生对这一结论显然还存在疑惑。小组讨论研究后,第二天到B班上课时,教师把“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改用课件演示,先让学生对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小于第三边分别进行实践操作,学生没有异议,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当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还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展开讨论,出现可以围成和不可以围成二种不同意见,接着教师直接用多媒体演示,学生很直观地发现当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是无法围成三角形的,在学生实际操作中发现可围成情况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教学难点得以有效突破。这是点上突破的有效教研,也是实施过程中特别需要强调的细节。
三、“一人同课异构”实施过程中的反思
一种教研模式的提出,必须有现实的意义,并要符合学校的实际。但落实到具体,各种问题总会接踵而来。从小学数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教师的现状,选择小学数学作为这种教研形式的切入点,其选择是合理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风格的形成等多个方面。
1.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一环。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
2.教学方法的变革
从现代教学方法的变革趋势来看,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创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教法学法的统一,突出师生教学的互动性;重视情知教学的整合,突出教学活动的生命性;重视教育技术的开发,突出教学方式的现代性。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有教师都有较好的表现,说明新课程理念已经得到较好的贯彻和实施。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对于“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否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点有哪些?如何看待实践操作与课件演示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效果好?怎样的情况下,课件演示的效果好?认识图形的课型,你认为有无大概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研活动中,同一数学教师在不同课时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但不同教学方法对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缺少明确的界定,存在一定的盲区。
3.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会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固有的教学风格,但这些教学风格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时,总会千差万别。所以“一人同课异构”关系到一个特定教师教学风格的“破”与“立”,好的可以模仿和继承,有问题的要求及时地予以变更。但这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惑与矛盾,许多教师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常感到纠结,变还是不变、改还是不改。也许这是活动中必须经历的一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