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中体
2012-12-29袁志龙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7期
案例:
题目:有一个容积是6000立方厘米的纸箱,这个纸箱的长是5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6厘米。把6盒长是9.5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19厘米的饼干筒装入这个纸箱里,能装下吗?
解法一:9.5×6×19=1083(立方厘米)
1083×6=6498(立方厘米)
6000立方厘米<6498立方厘米
答:这个纸箱不能装下这6盒饼干筒。
解法二:9.5×6×19=1083(立方厘米)
6000÷1083=5(盒)……585(立方厘米)
6盒﹥5盒
答:这个纸箱不能装下这6盒饼干筒。
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我没有急于讲解这道题,而是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木块,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现在要把这个木块锯成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最多能锯多少个?
学生由于有了上一题的经验,小组交流后,很快就完成了。经过巡视,我发现全班学生大部分是用这一种方法解答:8×6×4=192(立方厘米),2×2×2=8(立方厘米),192÷8=24(个)。我提出问题:“如果现在要把这个木块锯成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最多能锯多少个?”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答案:8×6×4=192(立方厘米),3×3×3=27(立方厘米),192÷27≈7(个)。巡视中,我发现生1和大家做的不一样,她是这样做的:6÷3=2(个),8÷3=2(个)……2厘米,4÷3=1(个)……1厘米,2×2×1=4(个)。
在讲评时,我把生1的计算过程展示给大家看,结果学生在下面纷纷议论,不知道谁对谁错,有的学生就“最多”争论起来。这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做一个切马铃薯(4×6×8规格)的实验:要求把马铃薯切成棱长是2厘米和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这道题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答案呢?学生们经过交流讨论,得出了结论:长方体锯成正方体,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简单的运用大体积除以小体积。今后遇到这样的题,我们可以选择生1的那种方法去解答,这样无论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否是正方体的整倍数,都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接着,又回过来看补充习题第22页第3题,我提出问题:“大家能把在补充习题上做的思路说一说吗?”
生2:我是先用纸箱容积除以饼干筒的体积,得到可以放5盒,因此这个纸箱不能装下这6盒饼干筒。
生3:我是先把6盒饼干筒的体积求出来,再与纸箱的容积比较,得到这6盒饼干筒的体积大于纸箱的容积,因此这个纸箱不能装下这6盒饼干筒。
师:饼干筒该怎样放入纸箱里?
生4:横过来放,宽和纸箱的高刚刚好同样长。
师:真棒!可以算出纸箱里能装入几盒饼干筒吗?试一试!
大部分学生这样列式:50÷19=2(盒)……12厘米,20÷9.5=2(盒)……1厘米,6÷6=1(盒),2×2×1=4(盒)。
生5:老师,我这样放是装5盒啊!50÷9.5=5(盒)……2.5厘米,20÷19=1(盒)……1厘米,6÷6=1(盒),5×1×1=5(盒)。
师:为什么这个纸箱有时可以装入4盒,有时又可以装入5盒呢?小组交流一下。
生6:摆的方法不同,可装的盒数就有可能不同。
……
反思:
1.关注认知起点,激发学生需要。
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新知不断碰撞的过程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长方体里有多少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是在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里有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的原理后,我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需要的诱惑”下进行操作实验,在实验中发现并总结出规律。这样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又 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大的长方体能锯成几个小正方体”这个问题我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处于 “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进而积极思维、探究,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这样做费时费力,但我认为这样做值得,因为这样做能让学生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认知水平,提高学习能力。
2.关注生本对话,自主交流构建。
在课堂教学中,“对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是学习个体自学的重要方式,也是自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度量、操作、计算后,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构建,体现了当今“生本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转换角色,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伙伴,大家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在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时,善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3.尊重个体差异,落实有效教学。
学生的思维方式、习惯等常常各不相同。我如果只讲解这道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一部分学生来说,的确是太简单的问题,他们不易产生很高的兴趣,而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却很难理解题意,他们会感到无从下手。这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展开不同的探究,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思维由单一走向多元,真正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
(责编 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