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领被都市拖延症“慢性毒杀”

2012-12-29更明

北京纪事 2012年2期

  这件衣服太合身了,攒钱换一部iphone的事情就再拖一拖吧;这些评论太苛刻了,提交修改方案的事情就再拖一拖吧;这些东西人家都有了,为好友准备礼物的事情就再拖一拖吧……似乎任何人都有拖延的理由,在未知的困难和复杂的事情面前,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紧张和压力,其中必然有那么几次不得不选择逃避。但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常态,当拖延成为一种习惯,便潜移默化影响我们,带给我们挥之不去的焦虑。这绝不是骇人听闻,拖延本无罪,但成了“症”就不应该了,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该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无尽的工作,拖延是一种选择
  凌晨3点,小王连关机的力气都没有,直接合上笔记本,他需要赶紧睡觉,5个小时之后,一个重要的会议就要开始。这已经是他连续一个月,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了。
  小王是一个标准白领,在知名创意公司担任文案。他所在的团队同时执行2个日常维护项目、1-2个单项传播或活动,还有其他项目组的临时求援。
  就拿今天来说,在团队日程规划中,小王需要完成一篇稿件。事实上在这一天里,小王一共经历1个客户的2次电话会议;3个项目的5场团队内部会议;1个团队周例会;3篇文案修改;2次方案修改;1篇临时稿件创作;以及最开始要完成的稿件。
  回到家,已经20点,吃完饭,大概21点。在小王的任务计划中,还有两个私活要做。他挣扎着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已然凌晨3点。这并不是最繁忙的一天,而是一种常态。在这种频率之下,小王把给手机充值拖延了一天,把购置冬衣拖延了一周,把跟朋友聚餐拖延了一个月,把重新配眼镜的事拖延了半年,把去人才市场交档案费拖延了2年。
  高压的工作给小王带来了说得过去的薪水,较为贴心的社会保障,但在工作之余,他只想休息,也只能做到休息,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其他的事情了。繁忙的工作让他忽视了女友,即便在分手那刻,他也不得不用极短的时间调整状态,回归到众多的客户中间。当然,还是繁忙的工作让他把再次恋爱无限期地拖延。
  
  现实让我“被拖延”
  午后1点,小胡从床上爬起。他已经习惯宿醉的感觉,但更习惯午后1点起床。
  小胡是一个大学生创业的践行者。从小就希望开饭馆的他,毕业之后来到一家串店做跑堂。半年之后,他通晓了一个串店前前后后的所有事情。这时,他发现自家周围正有一个底商寻求转租。因为是冬天,转租费便宜得诱人。干劲十足的他从家里、亲戚、朋友那里筹资2万多块钱——创业。
  装修、揽客、下厨、进货……在朋友的无私帮助下,小胡自己的串店起来了。冬天客源稀少,小胡相信春天已经不远。时光如梭,春天来了,周围的底商迫不及待地拉开大排档的架势。本来周围只有小胡一家串店,可是这时候不管是做羊蝎子的,还是做成都小吃的,甚至是驴肉火烧的,门前都摆着一个写满沧桑的烤架。除此以外,各种凉菜、铁板烧、麻辣烫悉数上阵。小胡串店的生意反而还不如冬天。
  毕竟是小本买卖,第二个冬天来临之前,小胡决定关门大吉。一年前转租广告的下面写上了他的手机号。这时刚刚毕业一年的他身背数万元外债,门店迟迟盘不出去,再找工作他却发现自己毫无竞争优势。
  都市中有限的资源打败他了,在等待转租的时间里,他喜欢一个人在店里喝到天亮。他能够理解这种竞争,但无法理解既有魄力,也兢兢业业的自己为何不能赢得争斗。门店无法转让,他就无法还债;无法还债,找工作的事情只能一拖再拖。
  
  逃避,让拖延蚕食梦想
  下午5点,小迟拖着愈加发福的身体起床,是该吃饭的时候了。他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睡觉。
  他是区文化馆的一名职员,因为家里的关系,毕业之后他就来到这里。他曾经以优异的成绩从一个普通高中考进中戏戏文系,成为同学中最光鲜亮丽的佼佼者。因为家庭环境优越,小迟从小生活在褒奖之中,他也就格外在意别人的议论。
  在普通高中里,小迟是出类拔萃的一员,他的文学才华闪耀全校,这也奠定了他渴望成为一名作家的目标。中戏与普高不同,思想在这里碰撞,风格在这里雕琢。可是小迟无法忍受纤毫的否定。这种状态延续到毕业,所以他理所应当地进入“温柔乡”。
  在文化馆,除了节假日主持一些“面子晚会”,实在没有什么工作。这本应是成就一名作家的理想环境,但小迟无法动笔,因为每一笔似乎都预示着别人的议论。而在这个“温柔乡”里,虽然没有质疑,但也没有褒奖,他的全部激情也一并消失。
  如今,他一周只需要上一天白班,值一天夜班。在这样流言横飞的大都市里,他最大化地逃脱了外界的议论,似乎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去做,而他的写作理想已被他无限拖延。
  无论是小王,还是小胡、小迟,他们不仅一时拖延,更因为无法完成想做的事情而陷入长久的焦虑。我们无法判断他们的对错,因为除了“现在就去行动”,我们似乎也无法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只是感慨,时下火热歌曲《老男孩》中所唱,“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不要一次次、一代代地传诵。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