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北京“的哥”见闻(三)
2012-12-29智生
北京纪事 2012年2期
上世纪80年代,北京“的哥”称白领阶层,腰,每天驾着皇冠车北京城里满世界转悠。挣钱再多,那也是一公里一公里跑出来的。透露个秘密,那会儿扫马路的“的哥”拉人民币,挣不到钱。真正会挣钱的“的哥”挣美子,挣外汇,所以为什么大饭店门口排老远的出租车队。
每天,北京“的哥”披星戴月长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起早贪黑,挣钱辛苦,那叫有失有得,不失者不得。有苦有乐,才叫生活。出租车上的故事千奇百怪,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太阳又要西下,我在友谊宾馆门口又足足蹲了两个小时,挣外汇,搭工夫,没辙。一个年轻小伙子一呆两个多小时,他憋闷,压抑,内心的烦躁情绪一阵儿一阵儿的。等活儿时这种心情最痛苦,唯一能使心里平衡的一把钥匙就是期望,可能拉一趟美活儿,甜活儿,最好是大单程送客人去机场……
排到第一个,宾馆里走出两位客人,门卫招招手,我开皇冠车上去,一位洋小姐拉车门上车,坐在我身边的座位上,一位男士坐在后座上。洋小姐轻轻一笑说:“去香格里拉接人,再去王府。”
我点头一笑,很满意,这位洋小姐一准儿是个北京通,常坐车的主儿,她知道“的哥”挣外汇排饭店。友谊宾馆上车到香格里拉,她把车给脱掉,我这两个多小时就拉一个起价,您说倒霉不倒霉?这活儿每天都有,遇上也没辙。
后座的那位像外籍华人,挺帅,穿一身西装,眼镜嵌着金边儿,他坐在后边和洋小姐讲英文,听起来很文雅,时间似乎比不过“皇冠”激昂的奔跑。转眼到了香格里拉,男士下车翩然走进饭店。
我问:“他是中国人吗?”
“O K!”
“你们都从英国来吗?”
“Yes。”
英国小姐低头拿起我放在车上的一本书翻了翻问:“你在看《追忆似水年华》?了不起!普鲁斯特是很伟大的作家,会法语的人都看这本书。”
我高兴地点了头,听到外国小姐的赞扬,心里自然舒服。心想,北京“的哥”这帮人,藏龙卧虎,他们可见过世面,真有本事的大有人在。我说:“我很喜欢普鲁斯特,17年写了这部《追忆似水年华》,没有等书出版,他死了,留下这部世界名著。”
洋小姐点点头,我接着说:“语言非常优美,情节好,不过太复杂。”
“对,需要认真看,二遍,三遍。”她很真诚地说。
我正和洋小姐谈到兴头,从饭店里走出一位四十多岁的英国女士上了车,她坐在后座上。我回头瞅了她一眼,表示友好地说:“How are you?”
“你好!”她用不熟的中文说,自己笑了。
我突然觉得她像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一幅永远不衰的油画,令人有无穷的回味。
她俩用英语聊起来,气氛和谐优美,有说有笑。我被晒在了一边,‘司机’就是一个开车的,80年代的骆驼祥子。驾着“皇冠”上了三环路,与洋小姐聊天的话题就断了,她勾起了我的聊天欲望,又一下子冷淡了我,我臊不搭理儿的,憋着。
咱北京人懂礼貌,善解人意。尤其满族人理儿更多,接话茬儿,打搅人家说话,都是不礼貌。宽容别人,理解自己,我虽半天没说话了,真想跟人聊会儿,闷得慌。这时才能理解“难耐的寂寞”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了,没辙,这就是你的工作。
我傻帽儿似的开着车闷闷不语。
这两位像外星球来的游客,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笑不停。我回头瞅了她俩一眼,不自觉地冒出一句话:“你们的说话像唱歌一样。”
上帝是公平的,理解了我,给我释放语言的机会。后座的英国女士把刚戴上的茶镜又摘下来,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些什么。坐在我身边的英国小姐翻译道:“你们出租司机里有多少人看《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书?”
后边的女士把一只话筒送到离我嘴边很近的地方,录音机放在另一只手上,我明白她要采访我。英国小姐介绍,这位女士是著名的高级记者,她写过很多小说,但她不会用中文翻译小说的名字。我思考了一下说:“我有三个朋友看这一类的书,遇到一起也谈论这些。”
英国小姐马上冲话筒翻译英文,又说:“在英国几乎没有司机看普鲁斯特这样的书。她想录下你的话,登在英国的报纸上。”
我点点头,转头看了一眼正在等红灯的那些拥挤的车辆。正值下班高峰,这个话题我还没顾得上理会,又听到她问:“你为什么不出国留学?”
“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当然愿意出国留学。”我答。扪心问着:什么是机遇?机遇是准备,每个人都是有机遇的,关键是在机遇来临之前你所作的准备如何。想出国,第一要有物质基础,第二要会外语,第三要有本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她问。
我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真实地说了:“我是初中毕业,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流行‘读书无用论’,我是被耽误的那一代人。”
她俩同时点头,用同情的目光望着我。我一边开车一边和她俩聊,可以看出,她俩很喜欢像我这类的人。
我想:人生应该超拔,跳出去,纯净地生活。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人们狂热地追求享受的时候,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绿地,享受自己的人生。每天有一个好心情,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吃自己想吃的那一口了,不见得山珍海味。追求是无止境的,顺其自然,走自己人生的路。
皇冠车快开到“香港美食城”时,因塞车,后面的女士又递过话筒,身边的小姐问:“你最喜欢谁的作品?”
我读的书多了,什么书都看,出租车的后备箱里有我买的许多书。她问喜欢谁的作品,那一定是国外的啦!我很高兴地说:“我最喜欢卢梭的《忏悔录》、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斯特林堡的《女仆的儿子》、杰克伦敦的《马背上的水手》……”
“非常好!”她俩同时睁大眼睛惊奇地看着我。红灯变了,我起车问:“你知道中文的这些名字吗?”
“我们回去再找朋友翻译,没关系。”小姐回答我。
其实我只是对外国文学的一种欣赏,只是仅自己喜欢的那一小部分,宇宙浩翰,世界之大,我们主要是找到了共鸣。人家觉得北京司机能喜欢她们所熟悉的那些作家的作品,是一种猎奇吧!
王府饭店到了,身边的英国小姐和我结账,后面的女士递给我50块钱,我连连摇头:“NO!NO!不行,不行。”我理解成她要送给我小费。
身边的小姐翻译道:“她是让你去买书,买书吧!”
我很感谢这位高级女记者,越是高级身份的人越是没有架子。架子那个东西,真不是好东西。我曾经拉过一位船王,打出租车,吃自助餐,生活十分检点,待人和蔼可亲,真的受人尊敬。但我一时无法拒绝人家的好意,这是礼貌,连声道谢:“Thank y